太極拳功法之一,“沉肘活髖”,這種功勁對你有幫助

蛇入洞盤曲,鳥出籠飛騰。人有人性,拳有拳性。同一套拳,看似一樣,由於個人秉性不同,其實千差萬別。心浮之人,勁滑。心窄之人,勁癟。心粗之人,勁破。練好一門東西,從心滅掉壞習性。太極拳首要靜功,中正安舒,沉澱功勁,積澱功力。松靜乃太極拳魂,意識集中,輕觸遊走,綿綿韌韌,此起彼伏。拳頻出於一心,從心運出一種波力。慢輾轉,緩擴散。松身聚意,螺旋塌縮。大門關得緊,冷風吹不進。收視返聽,專一心志。不為外物所擾,凝神於動靜中,一勁運使。靜心沉澱,理解頻率,以心運法,用身養拳。能快,一閃即逝。能慢,似雲變幻。能整,如如不動。能松,身似霧化。太極混成,本具兩儀。負陰抱陽,外靜內振。外松靜,內振奮,方為修養。反差無處不在,剛柔無處不駐。圓力行駛,開發內空間,裡外摘開,形成一種反差勁。表越松,裡越沉。開合含著擰,松裡透著沉,找這麼個狀態。外越疾,內越整。剛時勢若雷轟,柔時大氣盤旋。雪大不壓山,再沉的勁,也掛在軸上。中勁弱,人不立,掛不住東西。立起脊,鬆開膀,運開髖,旋起腰,穩住襠。肘臂是掛鉤。秤砣是內壓。骨盆調平衡。脊柱管傳導。身是通道,勁是流體。

太極拳功法之一,“沉肘活髖”,這種功勁對你有幫助

一拳一世界,一式一太極。能量守恆,告訴我們,外在形式可換,能量不增不減,不來不去,就在哪裡。所有功法,都在做一件事兒,開發潛能。潛能,潛在之能。體有潛能,心亦有潛能。人本具潛能,用功法開發激活。籬笆不隔音,烈馬不毀鞍。多年前,我住天通苑,有天晚上練完拳,看不遠處,有個人也練拳,定睛一看,這路子挺熟。他過來和我聊,我說你這路子眼熟,他說不是我的,是你的。我說怎麼是我的,他說你一練拳,我就遠處跟你筆劃,小半年了,想學,又不好意思。我居然沒發現。看他年輕,人靦腆,有股執著勁。心想別耽誤了,後來引薦到師父處,他練得不錯。是拳就要鑽,是掌就要翻。尺橈是小臂骨,一共兩根,可以擰轉。不著急攥拳頭,先松膀,擰小臂,臨到一兩寸,後背一撐,聚指一捏,瞬間整上去,減少路途消耗。舊時,剛勁也叫宗勁。宗,彈性的剛勁。主導權在陽剛,所用之法歸柔。柔與剛,一個東西,剛就是活化的柔。練拳四個字,剛整柔活。

太極拳功法之一,“沉肘活髖”,這種功勁對你有幫助

拳松肘得力,髖活腳下靈。肘是沉的,髖是活的。步子大,髖不開不行。有個經驗,但凡轉腰,抄上髖,讓胯骨軸兒運動起來,骨盆就用上了。骨盆自重很沉。能撐大轉子,縱力就強,能活動髖臼關節,重心速變又好了。整不難,整透著活,不易。我有位朋友,善舉石鎖,五六十斤,拋起來,接住放下,玩兒似的。他問我,這個力量大不大。我說大,但大是大,整是整呀。一個方向也許大,若同一時間,多個方向都有,身子必須膨脹。整還不夠,要想用,腰還必須練活。我說你別老一個勁的拔腰,換換腰勁,左右擰擰,持住合一會兒,再拔一拔,就更好了。拳是怎麼回事,整在內功,活在腰腹,膨脹運化在背,沉肘牽掛在臂。身勁不離胯勁,什麼是胯法。打個比方,跑著跑著,身勢一沉,擰腰擰胯,突然變線。活髖可卸力,還能換勁,進而助力腰脊。下頭換胯,手上不耽誤,依舊沉肘,小臂觸鬚般的。來個力,手上掛沉吃住,換胯消其力,不用躲。沉肘,小臂掛人,別壓鎖骨,要抻斜方肌。沉肘松肩,隨時禿嚕膀子,肘要沉,肩軸要活,後面肩胛放勁。你看八卦掌,走轉為能。一圈圈兒的,上身沉肘持樁,踏鬥布罡,步步滑行,暗暗調胯走弧。學會用腰胯帶拳勁,這是好的。太極浮屠。沉勁給對方,活勁是自己。人感覺壓力,你感覺松活,這就對了。

太極拳功法之一,“沉肘活髖”,這種功勁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