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八卦掌,為什麼總是繞來繞去的走圈

八卦掌是中國著名的內家拳法之一,它以掌代拳,步走圓形,突破了以拳為主、步走直線的傳統拳法,為中國武術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有很多朋友納悶,說八卦掌為什麼老是繞來繞去的走圈圈,這能打得到人嗎?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明白:這轉圈是什麼,八卦掌“走轉”的好處,以及“行圈”對於八卦掌的意義。

八卦掌,為什麼總是繞來繞去的走圈


其實,這種轉圈在八卦掌裡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趟泥步。八卦掌是一門“邊走邊打,走打為妙”的功夫,身法、步法的訓練在八卦掌裡尤為的重要。八卦趟泥步是八卦掌身法練習最基本、最重要的功法,分為直行步、擂步、走圈等步法。

傳統八卦趟泥步是先走八步,功力深了步子再走小,舊時的八步等於現在的十六步,一步走一卦位,即是現在的兩步走一卦位。直徑五尺的圈,按八步一圈走轉。裡腳直出,外腳里扣,外腳里扣隨時能扣步轉身,裡腳直邁可隨時外轉對付圈外之敵。

走八卦趟泥步時要求穩重低沉同時慢慢體驗用胯走轉,練時是速度慢、步法低,前腳趟泥如搓麻繩,夾胯而行,若正確走轉會感覺腰後部有熱漲感。練時不能蹲身要坐身,蹲則腰滯,坐則腰活。

練習趟泥步能夠快速提高腰腿力量,氣機下沉,能站得穩,如落地生根。

八卦掌,為什麼總是繞來繞去的走圈


八卦掌也叫轉掌,有些人形象的稱之為“推磨門”。董海川先生八卦掌歌訣有云:“混元一氣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離腳變化,站住即為落地花。”左旋右轉不停地走圈,是八卦 掌這一拳種的主要特點和重要功夫。

練八卦為什麼要強調不停地走轉呢?因為八卦掌以易理為拳理,天體運動、宇宙變化、四季循環、晝夜更替、生命傳遞、人體結構、時空觀念、社會變遷等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從外象到實質,無一不是圓的運動---當然不是機械的、簡單的軌跡重複,而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八卦門強化圓的運動,是八卦先輩從大量客觀現象中,從人與自然長期鬥爭的切身體會中,從人與野善和人類自身相互爭鬥、廝殺的實戰經歷中悟出來的。圓運動極符合自然萬物變化之規律。時時強化圓的觀念,處處強化圓的運動,是武術運動健身與克敵的訣竅, 是習武之人“登高”“大成”“防衰”“致勝”鍛鍊天人合一的要道。

八卦掌,為什麼總是繞來繞去的走圈

我們從自身的體驗中,也充分體會到,走轉之法可以使周身各部關節、肌肉、韌帶、血管、神經、臟腑、經絡等受到強力的旋轉擰拉,對祛病、強身、提高人體素質和提高抗暴能力、技擊技巧等極具功效。

著名武術家,已故“北京八卦掌研究會”會長李子鳴先生,在國內外講學時總是強調“走為百練之祖”、“百練不如一走”、“走為強身健體、技擊取勝的法寶”,教誨弟子“進了八卦門,要終身走轉不停”。他說:“八卦先輩的功夫都是經年累月、左旋右特地走出來的。走到一定程度,整個人體和九節(掌、拳、肘、腕、肩、腰、胯、膝、足)之處,就如同一個旋轉自如的金剛球體,別人不能碰,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或打擊。”他在講述八卦掌接手過招的戰術時說:“八卦掌與人接手過招的戰術是,你不來我要你來,你要來我閃開”當代著名武術家王培生先生在給弟子講授八卦掌技擊戰術時也經常強調“搭手交十字”、“邁步必循圈”、 "接手如魚撞網”等都是強調“走轉”二字。毛澤東主席運用游擊戰、運動戰使國內外的強敵一敗塗地,實際上用的也是“走轉”之法,是大八卦戰術。走可以靈活機動,可以集中自己的優勢打擊敵人的薄弱環節,使敵人頭尾不能相顧,或疲於奔命,處處被動,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

八卦掌,為什麼總是繞來繞去的走圈

李子鳴老師在《梁振普八卦掌》一書中指出:“要理解八卦精義,達到內外一家、功夫上身,最少得二三年的時間。其鍛鍊方法具體講來要有四多。

一、多看。先看老師如何教練,從而模仿之;再看他人所練,從而分析其是否正確,取其長改進自己之短;還要多看理論書籍來提高自己。

二、多聽。老師的教導,同學的鍛鍊經驗,要虛心聽,從而分析消化為我所用。

三、多想。這是去蕪存精,提高自己的最好方法。

四、多練。這是實踐的必要過程,因為內家拳的鍛鍊是一個複雜的工作,必須如此才會有所得。它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因此既不能急躁,也不能不加以研究。所以練內家拳要有長期打算。有句拳諺說:練拳容易,拳理難明。又說:拳練千遍自然熟。董先師等八卦先輩轉掌歌訣雲:‘要得所學純功到, 己人三年試驗深’,‘水 到渠成三載力,鋼須有煉始削堅。”

八卦掌,為什麼總是繞來繞去的走圈

根據董先師和八卦先輩的實踐體驗和教誨,每個有志於八卦掌的同門,不要眼花繚亂,要息心靜氣,踏踏實實地練上三年走轉功夫,才能領略到八卦掌的無限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