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八卦掌,为什么总是绕来绕去的走圈

八卦掌是中国著名的内家拳法之一,它以掌代拳,步走圆形,突破了以拳为主、步走直线的传统拳法,为中国武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有很多朋友纳闷,说八卦掌为什么老是绕来绕去的走圈圈,这能打得到人吗?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明白:这转圈是什么,八卦掌“走转”的好处,以及“行圈”对于八卦掌的意义。

八卦掌,为什么总是绕来绕去的走圈


其实,这种转圈在八卦掌里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趟泥步。八卦掌是一门“边走边打,走打为妙”的功夫,身法、步法的训练在八卦掌里尤为的重要。八卦趟泥步是八卦掌身法练习最基本、最重要的功法,分为直行步、擂步、走圈等步法。

传统八卦趟泥步是先走八步,功力深了步子再走小,旧时的八步等于现在的十六步,一步走一卦位,即是现在的两步走一卦位。直径五尺的圈,按八步一圈走转。里脚直出,外脚里扣,外脚里扣随时能扣步转身,里脚直迈可随时外转对付圈外之敌。

走八卦趟泥步时要求稳重低沉同时慢慢体验用胯走转,练时是速度慢、步法低,前脚趟泥如搓麻绳,夹胯而行,若正确走转会感觉腰后部有热涨感。练时不能蹲身要坐身,蹲则腰滞,坐则腰活。

练习趟泥步能够快速提高腰腿力量,气机下沉,能站得稳,如落地生根。

八卦掌,为什么总是绕来绕去的走圈


八卦掌也叫转掌,有些人形象的称之为“推磨门”。董海川先生八卦掌歌诀有云:“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左旋右转不停地走圈,是八卦 掌这一拳种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功夫。

练八卦为什么要强调不停地走转呢?因为八卦掌以易理为拳理,天体运动、宇宙变化、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生命传递、人体结构、时空观念、社会变迁等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从外象到实质,无一不是圆的运动---当然不是机械的、简单的轨迹重复,而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八卦门强化圆的运动,是八卦先辈从大量客观现象中,从人与自然长期斗争的切身体会中,从人与野善和人类自身相互争斗、厮杀的实战经历中悟出来的。圆运动极符合自然万物变化之规律。时时强化圆的观念,处处强化圆的运动,是武术运动健身与克敌的诀窍, 是习武之人“登高”“大成”“防衰”“致胜”锻炼天人合一的要道。

八卦掌,为什么总是绕来绕去的走圈

我们从自身的体验中,也充分体会到,走转之法可以使周身各部关节、肌肉、韧带、血管、神经、脏腑、经络等受到强力的旋转拧拉,对祛病、强身、提高人体素质和提高抗暴能力、技击技巧等极具功效。

著名武术家,已故“北京八卦掌研究会”会长李子鸣先生,在国内外讲学时总是强调“走为百练之祖”、“百练不如一走”、“走为强身健体、技击取胜的法宝”,教诲弟子“进了八卦门,要终身走转不停”。他说:“八卦先辈的功夫都是经年累月、左旋右特地走出来的。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和九节(掌、拳、肘、腕、肩、腰、胯、膝、足)之处,就如同一个旋转自如的金刚球体,别人不能碰,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或打击。”他在讲述八卦掌接手过招的战术时说:“八卦掌与人接手过招的战术是,你不来我要你来,你要来我闪开”当代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在给弟子讲授八卦掌技击战术时也经常强调“搭手交十字”、“迈步必循圈”、 "接手如鱼撞网”等都是强调“走转”二字。毛泽东主席运用游击战、运动战使国内外的强敌一败涂地,实际上用的也是“走转”之法,是大八卦战术。走可以灵活机动,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使敌人头尾不能相顾,或疲于奔命,处处被动,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八卦掌,为什么总是绕来绕去的走圈

李子鸣老师在《梁振普八卦掌》一书中指出:“要理解八卦精义,达到内外一家、功夫上身,最少得二三年的时间。其锻炼方法具体讲来要有四多。

一、多看。先看老师如何教练,从而模仿之;再看他人所练,从而分析其是否正确,取其长改进自己之短;还要多看理论书籍来提高自己。

二、多听。老师的教导,同学的锻炼经验,要虚心听,从而分析消化为我所用。

三、多想。这是去芜存精,提高自己的最好方法。

四、多练。这是实践的必要过程,因为内家拳的锻炼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必须如此才会有所得。它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因此既不能急躁,也不能不加以研究。所以练内家拳要有长期打算。有句拳谚说:练拳容易,拳理难明。又说:拳练千遍自然熟。董先师等八卦先辈转掌歌诀云:‘要得所学纯功到, 己人三年试验深’,‘水 到渠成三载力,钢须有炼始削坚。”

八卦掌,为什么总是绕来绕去的走圈

根据董先师和八卦先辈的实践体验和教诲,每个有志于八卦掌的同门,不要眼花缭乱,要息心静气,踏踏实实地练上三年走转功夫,才能领略到八卦掌的无限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