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四個要領”,這些細節你需要了解

抬頭繁星點點,低頭花落皆休。簡單,未必有東西,但有東西的簡單,叫做純粹。功法專一,時間就單純了。先單純,後全面,人就進步了。不求綜合,先練出純粹。比如抱撐,撐開肩胛的同時,後背張力要出來。持一個勁,未必是不動,動起來也不丟勁,持一個動態,變化出頻率。豐富對於初學,不是好事兒,感覺學得多,很過癮,其實不紮實。成為高手,前提是功力,後是綜合素質。高手對高手,就得比學問了,這個不行,陡然一變,又來一套。有兩年,我晚上在三元橋下練拳,有兄弟倆,練八卦掌,東西很正宗,一看師父就不俗。裡外交代很清楚,一板一眼,透著系統。有時候,倆人常摸手,由於差不多,老翻臉,玩著玩著就急了,非要分個高低,手上有了煞氣。我一看,過去拉架說,練拳而已,何必呢,你們師父看見不高興,他倆也聽勸。由於老動真格的,動靜太大,咣咣的。我待不下去,於是換了地方。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長進沒有。比你高的人,沒的說,跟人家學。兩個差不多的,就沒必要了,都下不來,分寸很重要,想拉開差距,從功力下手。動了真格的,感覺不一樣,有一股勢裹著你走,換了合人似的。不需別人承認,多認可別人。海闊天空,你的江湖就大了。

太極拳的“四個要領”,這些細節你需要了解

小陀螺,大旋風。意氣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外頭松,裡頭整活,還得放出來。輕輕摸空氣,漸縮丹田,蓄背勁,心裡深靜,尾椎敏銳,耳力遠,四面八方的。後腰一催,突然一竄,隨即就停,一股暖流,瞬間流遍身體,這是慣性刷勁。空間先要大,大到一定程度,感覺抻不上了,不是扽洩了,是空間具備了,可以走勁路,充壓強了。訓練意變,縮短剛柔變化時間,練出速變。上翻骨盆,也可出增固核心區,側腰有勁了,後腰擴張了,也很不錯。盆腔,像放珠子的盆,玩的精深,兜翻一側骨盆,謂之傾盆,隨著倒換,重心就活了,發力莫測,角度很突然。整勁靠兜盆,有些弱,還得充實內壓。裡頭整密,外頭松活,這是柔裡剛。落扣,落步內扣腳。不僅扣腳,一條線兒,旋開大轉子,內角支撐。一扣腳,就撐大轉子,這種力道,謂之裹。內裹,外撐,調盆兒,脊柱勁螺旋升降。說是肘勁,實是肋勁,能做以肋打肘,功夫又上一層。會玩肘肋了,也就找到了後背挒勁,挒別人之前,先挒勁上身。找到了背,也就懂了靠勁。靠勁放出來,就是個崩。掤是擴張力,還是彈性勁。力,持久穩定。勁,活性隨機,都是一個東西,叫做能,動有動能,靜有靜能,表現形式不同。

太極拳的“四個要領”,這些細節你需要了解

人會喜怒哀樂,拳是掤捋擠按。一,掤中彈。肱撐,肘沉,尺橈旋,三個勁都是好的,但受力點不在手臂,在肋骨。有句話叫,撐在肋間,轉在腰髖。手臂撐,不算完,要先撐而後抖,才算合格。關節空間不夠,只能撐,而不能抖。搭手,手臂放鬆,肋骨接住勁,才能還回去。搭手,沉掛,還有後續彈勁,需竅內空間大,有放勁餘量。二,按合腹。無論下按,還是前按,掌要碾推,同時合閉腹肌。掌根一錯,軀幹前合後開,周身一整,按勁要出整沉。按勁速發,手臂走個下弧,突然下挫,加大摩擦力,迅速按出。有些高手,喜按人肘彎,冷不丁一按,勁給拿死了,受力者膝蓋一軟,能坐地上。三,擠是吃中。擠勁,開背合胸,兩臂抱圓,向中線擠壓。擠,壓迫其空間,空間變窄,人皆變形受制。擠勁,要合胸撐肘,兜就是擠勁,好似擠一個氣球。肘往外撐,掌往裡合,胸肌閉合,內圈壓力增大。擠勁發力,多是交錯勁,突然將其肘與頭,迅速反方向擠壓,中沒了,人就變形了,破壞其中定,可截拿其腰脊。四,捋縮背闊。太極有個捋勁,輕搭上,不用小臂拽,陡然沉肘,壓縮背闊肌,換髖,勁走個下弧。放鬆梢節,壓縮根節,順勢牽帶,捋就巧了。捋一般和掤互用,放出去,再拉回來,一個來回,人就飄了,散了架子。太極浮屠。千拳不離功,萬法不離勁。如何出功,怎麼用勁,多思考,多體會實踐。此正是,落葉秋風醉,天寒雨露痴。湖邊清涼霧,何人演太極。

太極拳的“四個要領”,這些細節你需要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