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案例:我不是冷漠,我只是生病了

帕金森患者,你是否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心硬”,對自己、對周圍環境的變化都視若無睹;對自己的病情漠不關心,似乎病情好轉或惡化都與他無關;

帕金森患者家屬,你是否發現,你的家人對你每天的問候不再理會,似乎帕金森病是個黑洞,將感情慢慢吞沒;

如果你自己或身邊的帕金森患者出現上述變化,應該意識到,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之一——情感淡漠。情感淡漠是帕金森的非運動症狀之一,表現為目標指向性行為減少,面具臉或時而不由自主地做出怪相,這常給帕金森病人的社會接受度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數據統計,20%-36%的新發帕金森患者存在情感冷漠。患者在接受多巴胺能藥物治療後,情感淡漠會有所減輕;但隨著病情進展,在發病5-10年後,情感淡漠的比例將再次增加。其中,不伴痴呆的患者中40%存在情感淡漠而伴痴呆的患者中60%存在情感淡漠。

帕金森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情感淡漠

帕金森病案例:我不是冷漠,我只是生病了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如圖所示,上方的3個圖表示皮質區域和黑紋狀體(藍色)、中腦緣(黃色)和中皮層的多巴胺能通路與情感淡漠各亞型相關。下方的3個切面圖表示皮層下基底節功能環路與情感淡漠各亞型相關。

臨床意義上的情感淡漠通常與雙側功能障礙有關。背外側前額皮質-尾狀核環路是導致情感淡漠的關鍵解剖基礎。

情感淡漠是帕金森患者的常見症狀,不僅對患者本人產生不良的影響,還會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由於帕金森患者自己不會主動表述這種症狀,而家人和朋友也可能因為對疾病的不瞭解而對患者產生誤解。因此,應加強對情感淡漠的認識,對其進行早期診斷併合理選擇藥物。

1、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權威雜誌Lancet上發表的綜述提及,吡貝地爾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情感淡漠,且支持證據的推薦級別較高(B級推薦,Ⅰ類證據)

;而同為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羅匹尼羅等的證據的推薦級別為C級,可能需要更多研究加以驗證。

2、其他多巴胺能藥物

病例報告顯示,哌甲酯可有效改善早期PD患者的情感淡漠(U級證據)。另一項研究顯示,大劑量哌甲酯治療3個月可明顯改善PD情感淡漠(U級證據)。

帕金森病案例:我不是冷漠,我只是生病了

附:帕金森患者情感淡漠的診斷標準

出現以下≥3種症狀至少4周,且症狀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活動(社交、工作或其他個人社會活動):

  • 主動性降低,可觀察到自主性活動或興趣降低;
  • 自發的或由環境引起的想法或好奇心減少;
  • 對於主動發起的目的性行為,或由外部刺激(其他人/事)引起的活動,較難維持;
  • 對於對認知能力有要求的活動,難以參與或勝任;
  • 情感鈍化或無情緒波動、對積極或消極事件缺乏情緒反應;
  • 感情性行為減少;
  • 對個人問題缺乏關注。

另外,如果帕金森患者滿足情感淡漠的診斷標準,醫生還需要進一步評估帕金森患者是否存在抑鬱或認知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