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聯想還是有的放矢:被空頭盯上的聯想,為什麼是絕佳的靶子

聯想剛剛在2月20日公佈了季報,早就盯上聯想的做空機構很快就發佈報告,直指聯想財務作假。

由於聯想的股價在最近幾天連續下跌,做空機構Bucephalus Research大概已經獲利離場,只留下一地雞毛。

無端聯想還是有的放矢:被空頭盯上的聯想,為什麼是絕佳的靶子

» 聯想:絕佳的靶子,被盯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聯想都是一個理想的靶子。

實際上,無論做空機構說的是不是真話,聯想都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靶子,散發出的味道極端吸引嗜血的禿鷲。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做空機構是做什麼的。

做空機構首先找到目標,用顯微鏡找問題、寫報告,埋伏一手;然後借入目標的股票並賣出。之後,用報告打壓其股價,在低點買回來還回去。一出一進的差價,扣去融券的利息,就是做空的利潤。

很顯然,股價跌的越慘,做空方的利潤就越豐厚。

無端聯想還是有的放矢:被空頭盯上的聯想,為什麼是絕佳的靶子

個人電腦三巨頭,戴爾旗下有EMC、VMware等成員覆蓋服務器、虛擬化、數據中心、雲;惠普在服務器、存儲和小型機等門類市佔率也不低。

說白了,這2家都在吃企業級整體解決方案這碗飯,只剩下聯想自己苦哈哈地靠PC業務賺錢。由於PC業務早就成明日黃花,還有手機廠商向筆記本電腦跨界競爭。

要知道,手機市場的價格戰要比電腦市場激烈得多。因此對於聯想來說,PC業務是一個沒有想象力的好故事;而在資本市場,沒有好故事意味著被拋棄。

無端聯想還是有的放矢:被空頭盯上的聯想,為什麼是絕佳的靶子

實際上,聯想由於股價下滑嚴重,曾經在2006年和2018年2次被踢出恆生指數。再加上國內型號價格高、配置低“美帝良心想”的惡名,雖然近兩年也推出了多款性價比頗高的機型、讓一眾用戶高呼“真香”,但是口碑慣性並不是那麼容易扭轉。

而聯想從來都不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公司。

聯想曾經是卓越的大股東,2004年賣給亞馬遜之前,卓越的運營狀況要比京東好,聯想妥妥地錯過了整個電商紅利期;更厲害的是手機業務,2008年一億美元賣掉,結果在2009年又花了2億買回來,整合完成後換機潮也與聯想擦肩而過。

無端聯想還是有的放矢:被空頭盯上的聯想,為什麼是絕佳的靶子

因此,聯想被做空機構盯上並不意外。

» 聯想被盯上的理由

而寫報告需要契機。由於做空機構想要說服整個市場,因此必須要拿出強有力的證據,這一次是聯想的財報。去年四季度,在營收增長只增長0.5%的情況下,聯想應收賬款漲幅竟然高達39.7%,而且2019年4個季度的漲幅全都在30%以上。

無端聯想還是有的放矢:被空頭盯上的聯想,為什麼是絕佳的靶子

由於回款緩慢,聯想的現金流從去年同期的15億美元暴跌至5.38億美元。而聯想應收賬款佔銷售額的比例,已經連續增長了10年,而且速度越來越快。更引人注意的是,聯想的應收賬款收回來的難度越來越大。

由於存在賬期,很多企業在拿到票據之後,會通過第三方保理業務將應收賬款打折賣掉,立刻收回現金。然而在保理業務量下降的情況下,聯想的保理成本居然提高了2000萬美元、財務成本提高25%,意味著聯想必須開出更大的折扣,才會有人接盤。

無端聯想還是有的放矢:被空頭盯上的聯想,為什麼是絕佳的靶子

而聯想目前的利潤率並不高:993億元人民幣營收,換來27.5億元稅前利潤,利潤率只有2.77%。靠著這個利潤,聯想還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