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爆发,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政策


鸦片战争的爆发,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政策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还处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浑然不知中国已经从世界的主宰者变成被主宰者,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炸醒了这个“天朝美梦”。

鸦片战争的爆发,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政策


很多学者认为,满清统治者的愚昧无知,误我中华三百年,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

鸦片战争的爆发,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政策


1793年,英国使者马嘎尔尼访问中国,他此行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希望清朝开放通商口岸,扩大贸易往来,以此扭转中英的贸易逆差,为此马嘎尔尼做了精心的准备,他为乾隆皇帝准备了大量的精美礼物,其中不乏当时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其中有地球仪、气压计、蒸汽机、棉纺机、榴弹炮、卡宾枪、步枪等等,他们觉着这些东西必然是中国所需要的,而且市场巨大,然而这些费尽心思准备的先进科学技术,却被乾隆皇帝认为是奇技淫巧,对于通商的要求,更是被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至此,清朝丧失了一次通往强国的机会。

鸦片战争的爆发,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政策


乾隆皇帝虽然好大喜功,但也并非昏庸无能之辈,他虽为满人,但自幼学习汉人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历史,他深知“愚民政策”对于稳固政权的作用,如果让这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必定会导致民智大开,那对百姓的管理将会变的极为困难,更何况,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本来就不满清朝的统治,如此通商必然会动了满清的统治基础。

鸦片战争的爆发,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政策


那汉政权是不是可以避免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制度中,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民族执政,维持政权稳定都是摆到第一位的,无论是开国的皇帝还是接任的皇帝,想稳定社会,让老百姓安安分分的辛勤劳动是在好不过的,而马嘎尔尼带来的科学技术,显然不符合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思维,所以,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愚民政策”。

鸦片战争的爆发,误我中华的不是满清,而是两千多年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