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真相是这样,秦始皇史上最大背锅侠,两千多年!

秦皇帝在各种历史著作中,都是暴君的形象,但是即使他做了很多令人惊奇的事情,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印象,人们对秦始皇的崇拜一直没有像汉武帝、李世民等人那么强烈。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杀死了很多人,并毁了许多书籍。秦始皇做出这种事,能够想象他在读书人的脑心中留下了多少阴影。但是秦始皇真的很残忍吗?


所谓的坑儒事件,第一次在史书上出现,是秦始皇的35年,也是公元的212年,这一年,秦始皇48岁,扶苏大概是不到30。这个时期的秦始皇有点怕死了,因为身体不好了,所以他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了求长生,求不老之上。



方士,那就是古代的气功师,也是古代的化学家。今天的山东济南一带,那时候叫琅琊台,琅琊台的景色,非常的漂亮,碧波蓝天,奇山妙境,秦始皇应该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很兴奋,所以他在这整整住了三个月没住够,不想走,然后在琅琊台上修筑,搞了三万移民在这块定居,减免他们的赋税,相当于是把琅琊台建了一个自己疗养的这么一个城市。在琅琊台,秦始皇见到了历史上很著名的方士徐福,就是后期带着童男童女出海的人,徐福看着秦始皇之后跟秦始皇说我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这实际是一个引子,我告诉你,我的见识很多,然后你来问我吧,你想知道什么,然后我再根据你所喜好的东西,我给你编瞎话,或者说我再去迎合你。然后秦始皇的目的非常的明显直接问一句,可得长生吗?这词儿挺熟悉,是不是徐福一听就明白了,皇帝想要的是什么?想要的是长生不老,他就开始说了,我曾经出过海,茫茫的大海之上有三座神山,这三个神山一个叫方丈,一个叫瀛洲,一个叫蓬莱,为什么叫神山?是因为里面神仙居住这些神仙,他们有一种长生不老的仙药,吃了仙药,他们就过着天长地久,无忧无虑,没有病痛的快乐生活。这么一说,秦始皇能不心动吗?,本来他身体就不好。


那我怎么样才能长生?徐福就说我们干脆去求点儿药吧,你单找仙人,你当面跟他说,你给我点儿,这不能这样。我曾经问过,我们大王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能不能长生不老?结果大王,你猜仙人怎么说了?说你们大王太抠了,你们大王都不带见面礼来,这什么意思。空手来的白要东西,什么道理,秦始皇一听那来把童男童女,金银财宝全给你,你要多少来多少,让这些人随同徐福一到入海求仙,徐福这一下就成功了,等于说他就发财了,徐福一发财消息迅速的就传遍了他的同行。大家一看,噢,原来这么干能发达,皇上喜欢就是都去找皇上去了,这样方式就兴盛起来,在全国各地有很多人号称自己有能耐,我又见过神仙,我又会法术,很多人都这样说,而秦始皇回去之后还不断地在想事儿,说徐福怎么还不回来?要不然我再找别人问问吧,他就流露出这样的意愿,那皇帝有这样的意愿,大臣们该怎么做?大臣们就迎合皇上的喜好,于是就有大量的方士被叫到了咸阳,这些人在城里面进进出出非常的方便,比普通人身份地位要高一点。


当时方士鼎盛时期有300多人,其中有两个特别著名的一个叫卢生,一个是侯生,这两个人非常会说,可能也有点真本事,秦始皇很赏识。他们两个也受命为秦始皇到处去寻找不老的仙药,咱们知道这些药上哪儿去找去,时至今日真正说找那也太虚无缥缈,所以所谓的仙药那是肯定找不着的。但是方士们用来解释我为什么找不着,理由非常多,卢生他们就跟秦始皇就说了,我们那为殿下去找那些仙药仙人,灵芝,天山雪莲应有尽有,那些东西我不是没找着,我碰上了,但是我得不到,因为有恶鬼在中间阻拦看来陛下,你得避开恶鬼。秦始皇说那我怎么避开恶鬼?卢生他们就说你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秘密你的行踪,让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恶鬼就找不着了。所以你要是想求药,出入的时候不搞那么大牌了,悄悄地出门,声张的不要,这行不行?如果说这还不够,这只是形式上的隐蔽你的心,你没能够做到平静,所以你自然吸引不来真人。秦始皇说那我怎么才能吸引真人?卢生他们说你别光出行不能让别人知道,你连住的地方都不能让人知道,就只有你自己孤寂的时候,真人才有可能出现,不死之药才有可能得到。


按照卢生这想法,秦始皇你作为一个皇帝,你能做到说出行不大牌吗?你能做到说深居寡出吗?是不可能的事,最起码你还有那么些外交的业务,当你做不到的时候,他就要说了,你看你没做到,这不赖我,我给你方法了。可他没想到秦始皇求药心切,他真信了,直接下旨宣布我仰慕真人,从此以后,我自称真人,我不再自称朕了。今天咱们知道朕是皇帝专用的自称,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制定的法定的称谓,一般人不能叫的,而且他的皇帝的这名字也是他自己给自己封的秦始皇。是秦代的初始的皇帝,那么这样不可一世的一个人,连朕法定的皇帝的专属词都不用了,他得多么求贤若渴,就能看得出来,40多岁的秦始皇,他对于求药的热衷程度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处理国家事务。皇上远远没有神仙更迷人,而由此扶苏,秦始皇的行踪从此成为了绝密,要是敢泄露秦始皇在哪?直接就杀死,秦始皇他是一个严格认真的人,现在他按照你卢生的话办了,好,那么你卢生给我解释解释为什么仙药还没来。就按常人来讲,卢生他们碰到这种情况,肯定蒙了,那我上哪给他整药要去对吧?但是卢生到底是能够忽悠得了皇上的人,压根没在意,皇上,你不这么干了吗?你不是说你没碰到真人吗?不应该,我碰着了,皇上,我明白了肯定是皇上你的正气太强了,真人不敢上你那去,但是真人来找我来了,真人把他的房子给我了,这样皇上,我替你练药。又把这秦始皇给唬过去了,他开始做那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多聪明的一个人,你骗他一次行两次行,还总让你虎了,所以一看进行到这一步,那秦始皇就知道了这事,估计我是被骗了,但是还存着一丝侥幸,说你炼药可以,我得让别人吃,我得验验,而且制定了一个法律说这种所谓的方士带来的方子,其药必须验验,要是不验,或者说验出来不好使,直接砍头,。法令出来了,这下卢生他们可真是不行了,没招可想了,我这药能有什么反应,就算是有治个头疼脑热的功效,治个脚气的功效,增强的抵抗力,过敏性鼻炎好了,但是这也不是长生不老,不好我就得死。卢生他们当时都要疯了,这怎么办?后来实在没招了,干脆把咱们跑吧,于是他们一块大逃亡了,他们这么一跑,秦始皇怒了,御史台给我查这件事儿,谁沾上边儿收拾谁。动用国家力量去追拿这些方士其实并不难,所以在追查他们的过程当中,那些有头有脸的方士,那些方士们带出来的方子,包括他们的理论,包括他们的言论都被牵扯进来。


结果到最后逮起来460多人,然后一审,这些人都有罪,在咸阳的东郊活埋了,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坑儒事件的来龙去脉,焚书焚没焚,焚了,焚的是什么?因为秦始皇受到方士的欺骗,所以把逮捕起来的这些方士的书都给焚烧了,但除此之外秦始皇肯定是毁灭掉了一些不利于自己统治的书籍。秦始皇的祖爷爷秦孝公就做过此事,不过秦始皇烧书烧的规模比较大,不过并不像教科书上说的,除了秦国的书,其他的书都给烧了。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当时秦始皇只烧诗,书和百家语,还有民间私藏的六国史,也就是诸侯的史记,除此之外算卦的书,医疗的书,种植业的书,还有先秦的诸子著作这些都不烧。从一个统治者来说,这是也不是天大的错误。书籍这类东西就算能烧毁,也能牢记于很多人的心中。秦始皇也并不是一个蛮夫,知道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其实他当时烧毁的书大部分是儒家的书籍,因为在秦始皇眼中儒家除了空谈,简直就是没有一点的用。

其实这也和当时秦朝统治的法制有很大的关系。秦朝是以法家治国,而大家都知道法家和儒家的矛盾。所以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会烧毁儒家的书籍也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了。毕竟在很多时候,思想和宗教战争,更胜过于其他的利益矛盾。


这就是历史上焚书坑儒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