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焗鸡:广东粤菜的代表菜式之一,味香浓郁,皮爽肉滑,骨肉鲜香


梅州盐焗鸡是广东久负盛名的一道汉族传统佳肴,也是广东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属于粤菜系 - 客家菜。流行于广东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现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经典菜式,特别是在广东籍华侨集中的海外地区久负盛名,今天就来聊聊这道非常有名的盐焗鸡。

盐焗鸡:广东粤菜的代表菜式之一,味香浓郁,皮爽肉滑,骨肉鲜香


一、盐焗鸡的来历

相传从前梅州长乐(今五华)有一个商人,为人谦恭诚实,游走于岭南各地,以贩卖日杂食品为生。梅州长乐(今五华)商人信誉好,交游广,结交了不少以诚相待的朋友。这一年年关,梅州长乐(今五华)商人完成一次货物贩运,还采购了一批当地特产准备回家。当地朋友情重,特地以一肥鸡相送,此鸡名曰“三黄嫩鸡”,乃当地特产,十分难得。梅州商人便欲带回家给妻儿尝尝,但梅州长乐(今五华)路途遥远,活鸡不易携带,于是他便将鸡宰杀制成白切鸡,用盐包封在包袱里。

盐焗鸡:广东粤菜的代表菜式之一,味香浓郁,皮爽肉滑,骨肉鲜香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与梅州客家人的迁徙生活密切相关。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搬迁到一个地方,经常受异族侵扰,难以安居,被迫又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在居住过程中,每家每户均饲养家禽、家畜。在“逃亡”、迁徙过程中,活禽不便携带,便将其宰杀,放入盐包中,以便贮存、携带。到搬迁地后,这些贮存、携带的原料可以缓解原料的匮乏,又可滋补身体。盐焗鸡就是梅州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运用智慧制作,并闻名于世的菜肴。

起初,梅州人将宰净后的原只鸡先用盐堆腌制、封存,要食用时,直接蒸熟即可,即现在的“梅州客家咸鸡”。据传,有一位客家妇女儿女成群,其中一位小孩体弱多病,因当时缺乏各种营养食品,就将用盐腌制后的鸡,用纸包好放入炒热的盐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后,身体逐渐恢复,强壮起来,并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后来这种菜肴家喻户晓,成为每位客家妇女都能烹制的拿手菜肴。为方便烹调,适应大量生产,经客家厨师不断改良创新,创制出另一种风味的东江盐焗鸡。

盐焗鸡:广东粤菜的代表菜式之一,味香浓郁,皮爽肉滑,骨肉鲜香


梅州盐焗鸡是客家人的常用名菜,常用于筵席,素有“无鸡不成筵”之说。昔时,食用盐焗鸡是一种奢侈,一般人家在逢年过节才能享用或当贵重礼品馈赠亲友或长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盐焗鸡已成为常见的传统美食,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2008年8月8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盐焗"中国盐焗鸡之乡"称号,这是全国目前唯一获得"中国盐焗鸡之乡"称号的乡镇,也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一次把"之乡"称号授予给镇级。

最后也欢迎大家来梅州做客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