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暴跌,危機迫近!

2008年那種方式的金融危機,我卻認為很難再現了。

在信用貨幣時代,“錢”其實想要多少就會有多少,只有某個人、某個機構存在著“缺錢”的問題,整個市場上從來不會“整體缺錢”。

當代不會發生雷曼倒閉式的“信用冰凍”危機,但並不是說不會發生其他類型的金融危機,比方阿根廷式、委內瑞拉式……

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上週五全球股市普遍大跌,原油暴跌,黃金暴漲……

有人對比了2008年美股下跌,與最近兩週的美股下跌,特別是發現美股波動率指數升高到2008年時期的水平,不由得驚呼——

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要來了!

全球暴跌,危機迫近!

老實說,我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傳播和蔓延也十分不樂觀,也認為美國乃至全球的股市泡沫很可能會遭遇迎頭痛擊。

但是,2008年那種方式的金融危機,我卻認為很難再現了。

01. 當代金融體系是如何運轉的?

當代信用貨幣體系之下,因為央行掌握著“貨幣供應”的點紙成金大法,其地位在經濟中舉足輕重。作為一個公共部門,央行要向整個社會展現自己的公平公正,除非遇到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涉及金錢的往來,央行不會與商業銀行之外的其他任何金融機構或個人發生聯繫。

沒錯,在具體的錢的出入的事兒上,央媽向來只與商業銀行單線聯繫,其他任何個人和機構都沒有資格和央媽聯繫。正因為只針對商業銀行開展業務,而且是直接提供資金的方式,所以央行被稱為“銀行中的銀行”、“最後貸款人”。

全國主要的商業銀行,都會在央媽這裡開設賬戶,央行則會通過再貸款、回購逆回購、資產購買等方式,在商業銀行提供了資產做抵押的情況下,將貨幣注入到商業銀行。只有央媽將貨幣注入商業銀行之後,這些錢才會流通到社會上,形成所有金融機構或個人的現金、存款、工資、利息、貸款、債務……

當央行將“錢”注入到商業銀行之後,任何社會上的人和機構(除在央媽那裡開設戶頭的商業銀行自身),就可以在銀行裡開設賬戶,進行相關的買賣和轉賬操作,由此形成整個社會上的資金流動,現代經濟體系就在這一套貨幣體系的支撐下,最終形成了整個社會的債務債權關係,生產、消費、貿易等相關經濟活動也得以正常運轉。

現代經濟體系中,中央銀行提供了最源頭、最基礎的貨幣,但整個社會的信用,卻並不僅僅侷限於這些基礎貨幣,而是在商業銀行對資金的來回存貸操作中,形成了擴大數倍的信用,這個擴大的倍數,我們稱之為“貨幣乘數”,而形成的社會信用總規模,通常被稱為“廣義貨幣供應量”。

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口中所謂“錢”,其實絕大部分並不是央行印出來的,而是由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而形成,其實就是“信貸”。如果整個社會經濟繁榮,意味著“錢”的流轉很快、很通暢,大家都能掙到錢,也願意付給別人錢,也願意從銀行借錢,而商業銀行也可以貸出去更多資金,使勁兒擴張自己的信用……

如果信貸的流通受阻,甚至因為某些原因,突然在某個關鍵鏈條上斷掉了——這就是金融危機。

02. 雷曼兄弟倒閉,為何引爆金融危機?

理解了現代金融體系的基本運作模式,就可以談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如何爆發的了。

2008年破產的雷曼兄弟銀行,雖然名字叫“銀行”,但卻並不是什麼商業銀行,而是投資銀行,對應著我們中國的證券公司,這家公司買賣了名義價值高達上萬億美元的資產,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資產,是利用自己大投行身份給別人提供擔保,比方說,擔保房價不會下跌。

2007年之後美國房價暴跌,而給別人擔保房價不會下跌的資產都出了大問題,意味著雷曼要賠償幾百億美元給客戶,雷曼根本沒有這麼多錢,於是就只有破產清算。

一家企業破產本來並沒有什麼問題,更何況雷曼兄弟說白了不過是一家證券公司而已,破產就破產唄,過去的幾十年間,美國什麼樣的公司破產沒見過,不都輕鬆過去了麼,至於那些買了擔保房價不會下跌的CDS的客戶,得不到賠償也只能自認倒黴……

問題在於,投資銀行一直被譽為美國金融體系皇冠上的明珠,整個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美元債權和股權融資、資金流通,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依賴於美國五大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貝爾斯登)而進行,雷曼兄弟正是這五大投行之一。

作為大名鼎鼎的五大投行之一,除去那些公司或個人客戶之外,雷曼兄弟還與其他最大型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有著千絲萬縷而又互相糾纏的龐大業務往來,若雷曼兄弟倒閉,就意味著這些機構得不到雷曼的款項支付。

因為涉及到上萬億美元的資產,如果這些機構得不到雷曼的款項支付,他們自然也無法支付自己的相關機構和客戶。

就這樣,雷曼兄弟破產之後,資金融通的鏈條傳遞下來,相當於整個美國的金融體系突然被凍僵了,資金流通突然消失了,所有人都等著別人支付給自己現金。

為了得到最寶貴的現金,美國股市發生了大規模的拋售浪潮,其他幾乎所有資產也都在同時發生了大規模的拋售浪潮,包括黃金、白銀、原油、銅……

這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

當時整個社會信貸傳遞鏈條因為雷曼兄弟破產而突然僵凍,由此在金融市場形成急劇的信用收縮,所以我稱2008年的金融危機叫做“信用冰凍”危機。

03. 美國如何從2008年危機泥潭中爬出的?

有人可能會問,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為什麼會允許雷曼兄弟破產這樣的事件發生?

他們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事件發生。

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前的2008年3月份,已經有另外一家投行貝爾斯登,幾乎面臨和雷曼兄弟一樣的問題,在即將破產之際,在美聯儲的安排下,被賣身給了當時的摩根大通銀行。

就在雷曼兄弟破產的前一天,另外一家投行美林證券也是遭遇了雷曼兄弟一樣的問題,同樣是在美聯儲的安排下,在破產前夕被賣身給了美洲銀行。

雷曼兄弟在破產前夕,因為知道面臨的風險,美聯儲和美股財政部也召集了美國主要的金融機構一起開會,商討雷曼兄弟收購事宜,甚至還找了接盤俠——英國的巴克萊銀行。

但是,因為雷曼兄弟是自負盈虧的投資銀行,並非可以直接與中央銀行打交道的商業銀行,所以美聯儲明確表示不會給雷曼兄弟以救助和收購的資金保障,巴克萊銀行的收購被英國金融監管當局所否決。

在來不及的情況下,雷曼兄弟無法為相關的機構客戶支付款項,就只有宣佈倒閉,然後,其倒閉所引發的資金融通鏈條斷掉,金融體系信貸冰凍,最終引發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說到底,其實就是因為雷曼兄弟破產,引發資金流通中斷,然後金融機構之間的互不信任,引起信用急劇收縮,最終引發了全球危機。

既然問題是這樣,那麼解決問題,也要從這些方面入手。

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國財政部申請了7000億美元財政資金,採用政府股權投資的方式,強行入股當時處於風暴眼中的大型金融企業,主要包括美國國際集團、花旗銀行、富國銀行、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確保這些大型金融機構暫時的資金支付不會產生問題。

然後,美聯儲宣佈將當時碩果僅存的兩大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變身為商業銀行,以便他們可以像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美洲銀行、富國銀行等一樣,隨時可以向美聯儲申請資金援助,確保危機時刻的資金融通不出問題。

再接下來,因為按照中央銀行的操作規定,所有人向央行申請資金,必須提供相應的抵押物,通常情況下,央行會按照市場價值來為這些抵押物估值(Market to Market),然後貸出相應的資金。但金融危機期間因為資產價格暴跌,各家銀行根本沒有足值抵押物提供給美聯儲,於是美國會計師協會特意出了一個聲明,說以前按市場估值的方式並不合適,如果一家銀行持有的資產並不出售的話,那麼其資產可以按照購買時的價值來估值——這相當於幫助銀行提供了得到資金的充足抵押物。

然後,美聯儲宣佈實施大規模的QE,為市場提供足夠資金,美聯儲所購買的資產中,既有國債這樣的傳統品種,更有當時被視為垃圾債券的關於MBS產品,用充足的基礎貨幣補充因為信用冰凍而消失的社會信貸。

……

這一連串的組合拳打下來,美國的金融體系逐漸開始解凍,資金再度開始在金融體系內正常流通,其中的一部分也再度流向企業和股票市場。

就這樣,金融危機最嚴重的階段過去,隨著整個經濟體系內的信用緊縮得到緩解,美國經濟開始逐漸復甦,其股票市場更是開啟了到2019年底長達11年的長牛之路。

直到最近的這一輪股票暴跌的發生。

04. 為何“信用冰凍”的金融危機不會再現?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聯儲和美國政府都意識到了大型金融機構的問題。

2009年3月10日,時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伯南克說:“必須對美國金融監管體系進行改革,以加強對銀行、共同基金和大型金融機構的監管。”

2009年6月,美國政府正式公佈全面金融監管改革方案,從金融機構監管、金融市場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危機處理和國際合作等方面構築安全防線,期望以此恢復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心,這拉開了美國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體系改革序幕。

2010年6月-7月,這項名為《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的金融監管與改革法案先後在眾議院、參議院通過,到當年7月21,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該法案。

根據監管法案,將由財政部牽頭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負責監測和處理威脅國家金融穩定的系統性風險,委員會有權認定哪些金融機構可能對市場產生系統性衝擊,從而在資本金和流動性方面對這些機構提出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

法案還極大強化了美聯儲權力,監管範圍擴大到所有可能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的企業,除銀行控股公司外,對沖基金、保險公司等也將被納入美聯儲的監管範圍(純粹的投資銀行2008年之後已經在美國消失),對金融企業設立要求更嚴格的資本金,大型、關聯性強的企業將被設置更高標準,法案還賦予美聯儲監督金融市場支付、結算和清算系統的權力。

在新的監管法案之下,由一家金融機構破產而導致整個信貸市場陷入冰凍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換句話說,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已經力圖避免第二個雷曼兄弟出現。

即便是出現了類似於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案例,因為美聯儲已經有了2008年處理雷曼兄弟破產的經驗和教訓,美聯儲也絕對不可能允許其引發整個信貸市場冰凍的事情發生。

關於這次美國股票大跌,很多人動輒說市場是因為市場“缺錢”。

我特別要強調,在信用貨幣時代,“錢”其實想要多少就會有多少,只有某個人、某個機構存在著“缺錢”的問題,整個市場上從來不會“整體缺錢”。如果市場真的“缺錢”,由此造成市場利率高盛,因為央行可以無限印鈔,確有必要,央行在鍵盤上敲下數字即可解決。

前面說過,不管買或者賣,擁有債權或者是債務,歸根結底,這個“錢”都體現在我們在商業銀行所開立的賬戶上,而商業銀行又都在央行開立有自己的賬戶,可能會有某個銀行“缺錢”,也可能會有某個銀行有富餘的錢,於是央行就把所有這些賬戶集中,每天都要進行一次結算,缺錢的銀行從富餘的銀行借錢,滿足自己的資金借貸平衡——既然借錢,當然要支付利息,這就是“隔夜利率(Overnight Rate)”。

整個商業銀行體系而言,他們在央行所開立的賬戶上的“錢”的總量,幾乎每一年都在增多,所以根本不存在市場缺錢問題。不管個人還是機構(除商業銀行),你可能會缺錢,甚至會導致破產、清算,但根本不會影響市場整體的錢有多少。

更何況,如果哪家商業銀行真的在每天的結算中缺錢了,只要提供合格的抵押品,央行完全可以按照基準利率給你提供新的資金,馬上就不會缺錢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美聯儲願意,美國當前最多隻會有個別公司因為缺錢而出現問題,但整個市場是不可能因為“缺錢”而發生“信用冰凍”危機。

我說當代不會發生雷曼倒閉式的“信用冰凍”危機,但並不是說不會發生其他類型的金融危機,比方阿根廷式、委內瑞拉式或者津巴布韋式的經濟危機。這些危機同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完全不同,但我們都知道,那真真切切的也是危機。

馬克吐溫說過:"歷史不會重複自己,但會壓著同樣的韻腳。"

就在我寫文章的時候,傳來布倫特原油暴跌30%,WTI原油暴跌27%,再接下來是澳洲股市暴跌、韓國股市暴跌、日本股市暴跌……

這當然也是危機——

只是誰也想不到,這個危機並不是由某個人類的機構發起,而是由病毒發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