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下的投資機會

疫情下的全球糧食格局

近日,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的影響,美國、阿根廷、巴西等許多國家實行嚴格管控,部分國際港口關閉導致蛋白原料價格飛漲,豆粕一個月漲300元/噸,魚粉今年漲1000-2000元/噸,同時菜粕、維生素等原料紛紛漲價。

此前,阿根廷總統府官員稱,阿根廷3月20日開始至3月31日全國封鎖。阿根廷為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國,在全球豆粕貿易中佔了40%以上的份額。此外市場擔憂,另一主要糧食出口國巴西可能也將全國封鎖。

除了南美洲部分國家外,亞洲的越南海關近日宣佈,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此外,在中亞,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糖、土豆和胡蘿蔔;在歐洲,塞爾維亞已經停止了其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農產品的出口;俄羅斯出口糧食的大門雖然依然敞開,但是該國稱也將每週對糧食出口進行評估,在全球來看,俄羅斯是北非國家的關鍵糧食來源國。

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擔憂,隨著疫情的擴散,或許會有更多國家跟進限制糧食出口的做法,給全球糧食供應帶來衝擊,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糧食“危機”下的投資機會

疫情並非糧食短缺唯一因素

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全球航運暫停,並非糧食短缺的唯一因素。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增多,病蟲災害呈高發態勢,尤其是去年全球旱災,使美國、阿根廷等多個主要糧食生產國出現減產,起源於美洲的草地貪夜蛾和起源於非洲的沙漠蝗,已肆虐多國,給各國糧食生產造成的危害更甚以往。

以近期飽受蝗災之苦的巴基斯坦為例,巴基斯坦糧食安全與研究部介紹,蝗災從2019年3月一直持續到現在,適合蝗蟲孳生的3000萬公頃土地已有38%被入侵,發生範圍、蝗蟲數量、危害程度均屬歷史罕見。蝗災肆虐,侵害了棉花、鷹嘴豆、油菜、向日葵、辣椒和其他糧食作物。相關評估調查仍正進行,但信德省農業商會稱,卡拉奇市周邊的蝗蟲群對大約50%的農作物造成了影響。

糧食“危機”下的投資機會

各國屯糧或致糧價大漲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高級經濟學家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各國民眾和政府恐慌性囤積食品,食品通脹可能即將來臨,一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可能一觸即發。

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深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稱:這不是供應問題,疫情引發了人們在糧食安全方面的行為變化。如果大宗商品買家認為他們無法在5月或6月收到小麥或大米發貨,那該怎麼辦?這可能會導致全球糧食供應危機。

在過去幾個交易日以來,大豆、燕麥和小麥等期貨商品價格一直在走高。隨著對主食(尤其是麵包、麵粉、麵食和餅乾)的需求上升,投資者開始大量買進穀物。

作為全球基準的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在3月份上漲了9%以上。美國牛肉批發價格本週飆升至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雞蛋價格也有所上漲。

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國泰國的米價,升至2013年8月以來最高。

我國口糧基本無憂

近20年來,我國建立並不斷完善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和協調機制,從目前來看,我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無論中央儲備糧還是地方儲備糧,都非常充裕。我國還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等引起的糧食市場異常波動,建立起了相應的糧食應急保障機制。

從大米和玉米分析如下:2019年國內大米產量約1.5億噸,進口約為255萬噸,出口約為275萬噸,中國屬於大米淨出口國。玉米2019年產量約為2.6億噸,進口不到500萬噸,出口量不超過10萬噸,進口占總供給不到5%。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28日接受新華社專訪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糧食“危機”下的投資機會


投資機會

從投資品種的彈性來看,個人是比較看好我國對外依存度較大的大豆、豆粕以及具有飼料成本上漲支撐的雞蛋等品種。

消息面上,阿根廷作為全球最大豆粕出口國,供給出問題後直接帶動全球豆粕上漲。而全球三大供應國當中,美國以及巴西的情況也堪憂。巴西是最大的對中國出口大豆國家,該國的農業組織已尋求政府的幫助,以便應對港口可能的中斷。受全球市場影響,近日,華中眾多飼料企業不堪重負,紛紛宣告了漲價通知,其中普通混養魚料上調200元/噸,顆粒蝦料上調200元/噸,膨化魚、蝦料漲幅在300元/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