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公元761年春,幽州城。

又一个春天,但作为安史之乱发源地的幽州,严冬的肃杀却并未散去。幽州的城墙坚不可摧,上面却布满了疤痕和早已干涸的黑色血迹。不知道血迹的主人是烈火燎原般突然崛起的契丹人、是北方草原的老牌蛮夷奚人、还是享有盛名的突厥人?他们都在大唐的幽州城折戟沉沙,含恨而归。

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然而此刻的幽州城却并不太平,竟有两股大军在城中对峙。一方是中书令突厥人阿史那承庆和昭武九姓的户部尚书康孝忠率领的藩汉联军。部落军的胡人骑着高头大马,神情蛮横粗野。而汉人步军却是目光游移,并无战意。

在他对面的是城旁汉军的统领高鞫仁。他麾下是幽州的汉军主力,有骑兵也有步兵,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剽悍善战,并不比胡人的精锐主力逊色多少。

两边就这么沉默地对视着,没有一个人说话。间或传来战马不耐烦地刨地声。没有人说话,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打破这可怕的鸦雀无声,就该兵戎相见了。

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众人中地位最高的阿史那承庆和康忠孝对视了一眼,缓缓开口道:”高鞫仁,你一个小小的城旁汉军统领,聚集这么多人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打算兵变吗?你这个卑贱的汉奴,你忘了殿下(史朝义)对你的提拔之恩了吗?要不是殿下慧眼识人,你现在还在给我的突厥拓揭放马呢!你是不是忘了我的马鞭是什么滋味了?“

阿史那承庆的话让突厥拓揭们爆发出一阵恶意的嘲笑,夹杂着十分下流的突厥话。高鞫仁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怒火,但很快又平静了下来。

他缓缓的说道:“没错,我曾经是个卑贱的汉奴。那时候,你们这些胡人在幽州肆无忌惮的奸淫掳掠,可以说是禽兽不如。幽州的法司管不到你们,毕竟事情闹大了你们可以躲在羁縻州。那里是部落制,你们的酋长难道会秉公执法?更别说前有昭武九姓的安禄山和安庆绪,现在又有突厥人史朝义袒护你们这些心腹......"

康忠孝怒喝一声,打断了高鞫仁的话:“你竟敢对陛下直呼其名?高鞫仁,你这头白眼狼,是不是想叛乱!”

高鞫仁闻之怒目圆睁,近乎控制不住情绪的吼了出来:“殿下?史朝义对待幽州汉人横征暴敛,拿我们汉人当卑贱的奴隶。偌大的河北之地,因为不愿意跟着安禄山造反,悍然起义的汉人又有多少惨遭屠戮?你们是不是忘了燕南的一片焦土?“

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在他戟指怒骂时,对面的汉军有人惭愧的低下了头,而胡人却大多得意洋洋无动于衷。

高鞫仁顿了顿,继续说道:“没错,史朝义对我有恩。于情于理我都不应该背叛他。但我永远没忘记自己是汉人!如果为了荣华富贵,毫不在意同族百姓的苦难,那我高鞫仁当真是禽兽不如的汉奸了!我们汉人和你们胡人不一样,虽然有一些看起来毫无必要的执着,但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是谁!”

他扬了扬手,部下随即举起一个插在长矛上的头颅。那头颅血迹未干,表情惊恐,竟然是高鞫仁的顶头上司,范阳留守张通儒!

阿史那承庆和康忠孝面色大惊,知道消息已经走漏,今日是绝难善了了。

果不其然,高鞫仁说到:“张通儒这个汉奸该死!史朝义命我等诛杀史朝清及其母辛氏等几十人。这个死狗奴居然害怕办事不利,想要诛灭辛氏九族!这样牵连下来。一旦士卒杀红了眼,幽州城中十之八九的汉人都要遭殃。这不仅是屠城,还是对汉人的大屠杀!

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弟兄们,我高鞫仁和你们一样,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但这种帮助胡人屠杀汉人的事情我们干不得,什么都能当,汉奸当不得!?

胡人在幽州这些年为非作歹,心里憋的这口鸟气你们能忍吗?

我们汉人,难道真的低人一等,天生就该被他们胡人作践欺凌吗?

你们愿不愿意跟我一起,杀胡人?“

城旁汉军集体大吼:“愿意!”,就连胡人部落中裹胁的汉军中也传来了一些喊声。

高鞫仁手臂一挥:“传我令!杀胡者重赏,凡高鼻深目者皆杀之!”

目瞪口呆的阿史那承庆和康忠孝,忽然发现自己阵中的汉军倒戈了!

“杀!”......城旁汉军发起了冲锋。一个个胡人像被收割的青草一般纷纷倒下。真庆幸,现在是唐代而非宋代,是汉民族尚未丢失血液里的勇武和血性的时代。

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幽州位于河北,是唐朝东北方向的重镇,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发起地。

在安史之乱前,河北地区(这里提到的是唐代的概念,非今天的河北)最大的问题就是东北边境的安稳。讽刺的是,安史之乱前河北最大的威胁是两藩崛起(契丹、奚),而非唐朝的死对头突厥。

武则天时代的营州突厥之乱,直接导致了羁縻州被大量迁往幽州。幽州于是迅速成为了整个河北胡人最多的地区。

羁縻州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等同于县的地区,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允许内附的胡人以部落的形式自制。营州之乱中的契丹人首领李尽忠就是营州契丹松漠都督。这些羁縻州在唐朝军力巅峰期的太平盛世可以岁月静好,但当时局动荡时,画风就不是这么美好了。

幽州和营州的羁縻州、边军,始终是支撑安禄山叛乱的主力。

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让我们暂且跳过安禄山,把时间推进到公元761年。这一年安禄山已死,史思明也刚死。

但史思明的死因却和安禄山截然不同。因为和纯粹的胡人安禄山不同,身为突厥人的史思明内心深处居然是向往汉文化的。他发迹后迅速娶了幽州的汉人豪族辛氏之女为妻,非常宠爱辛氏所生的幼子史朝清。史思明甚至全盘模仿唐朝宫廷搞了礼制改革。

我们无从得知史思明是否真心喜欢汉文化,但他明显从安禄山的失败中学到了经验,试图用汉文化加强统治。这一做法迅速激化了他和长子史朝义的矛盾。并促使史朝义为了夺权最终弑父。

史思明死后,史朝义只是密敕在幽州的张通儒等人清洗史朝清及朝清母辛氏等不附己者数十人。但这件简单的事做完后,幽州的局面却迅速演变为失控的民族仇杀。

留镇幽州的高级将领——张通儒、高鞫仁辛万年、向润客、阿史那承庆、康孝忠等纷纷陷入其中。761年的幽州之乱,因阿史那承庆等与高鞫仁的相互攻杀,引发了著名的杀胡事件: 承庆、孝忠出城收散卒……径诣洛阳自陈其事,城中蕃军家口尽逾城相继而去。鞫仁令城中,杀胡者皆重赏。于是羯、胡俱殪,小儿皆掷于空中,以戈承之,高鼻类胡而滥死者甚众。

我们缺乏对幽州灭胡事件的更多史料。但从安禄山处处以胡人自居通过宗教笼络胡人和史思明的突然逆转推行汉化,史朝义背后的阿史那承庆等胡人枭雄和史朝清背后的汉人豪族辛氏....这些让我们可以看出幽州地区是胡汉博弈的关键。庆幸的是,此时幽州的汉人尚未丧血性。而平时积累的大量矛盾,是激发“幽州灭胡”的关键所在。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解释一次普普通通的斩草除根,会突然演变成火山爆发式的灭胡事件。

安史之乱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此时距离冉闵灭胡,已经412年过去了。幽州的灭胡事件持续了几个月,规模也并不大,这却是幽州汉人的最后挽歌了。这之后几十年,胡人不敢留在幽州而大量逃亡营州、云州的比比皆是。

此时,距离沙陀人石敬瑭割让幽州(当时已名为燕州)在内的燕云十六州,还有17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