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逐渐消失的希望之光

导语:

那是一个无比强盛的朝代,到处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到处交叉着繁荣的贸易,到处传递着友好的交往讯息。

开放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八方的宾客,各异的面孔,这就是唐朝!

唐朝——中国历经时间最久、国力最为强大的王朝。

繁华的街道,错落的人群,喧嚣的朝市,交融的人文,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个浓缩的世界。

历史上的大唐王国,它尊荣、华贵、富强、辽阔,历经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辉煌时期,它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艺术又是如此开放且多元发展,好一个时代中最强大的"王者"。

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逐渐消失的希望之光

(唐朝疆域)

唐朝的盛开,就如同命运认定一般,在它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呈现恣意自由的神态,它注定了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深刻印记和宽阔背景。

即使是在安史之乱的中晚唐时期,大唐仍旧保持着一个大国应该有的气度和风范!

从建立之际,到败落之时,这朵鲜花,仍然散发了无比的芬芳。

一个让人产生无尽联想的朝代,它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但是,每一个华丽的光鲜背后,总有一些黑暗的来临。

历史总是相似的,如今的唐朝,正经历着每一个朝代应该经历的衰败!

国之将亡

唐朝在唐玄宗统治下,逐渐从强盛迈入了盛世时期。

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逐渐消失的希望之光

(唐玄宗李基隆)

随着国家无事,政治清明,统治者逐步丧失了向上求治的意识,开始不思进取,享受权利带来的奢华满足感,进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忽略了国家大事。

一个统治者,每当他无所事事,沉醉于酒肉池林,熟知历史后果的读者都知晓,这个朝代必将日落西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朝代的衰败是从唐玄宗立杨贵妃开始。

杨贵妃,凭借倾国倾城,丰盈身姿,深深吸引到了唐玄宗,如此风流韵事实属常见,也并不稀奇,一个美貌女子,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但是弊处也就出在她的身上,她的族兄杨国忠,在她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专权误国,败坏朝纲,坏事做尽,民不聊生,更甚至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安史之变

杨国忠除了摆弄权力和贪污索贿外,除此之外不干任何事情,而他也是压根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朝政。长久发展下去,一个触及范围及其广大的贪污网就建立起来。

安禄山是一个粗犷而干练的将领,对于朝廷的腐败深知于心,他恼恨于皇帝的不思进取和众多官员的碌碌无为。当时的杨国忠向安禄山索取巨贿,安禄山自然不答应,两人因而发生了矛盾,自此结下梁子。

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逐渐消失的希望之光

(安禄山)

杨国忠多次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的坏话,并且还将造反的名头污蔑于安禄山。

755年,杨国忠派遣部门包围了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杀死了安禄山的客人和奴仆,得知消息的安禄山怒火攻心。由于各种因素掺杂其中,最终,同年,他联同史思明发动叛乱。

安史之乱开始了!

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逐渐消失的希望之光

(安史之乱)

本以为能够凭借造反名头绞杀安禄山的杨国忠对于安禄山的行为大感振奋,他终于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安禄山缉拿归案。

然而,事情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打下多座城池,最后攻入长安。唐玄宗率众逃至成都,杨国忠连同全家被安禄山处死。

在这个过程之中,唐玄宗的儿子李亨登基,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

李亨并没有兵力可以于敌人对抗,因而之下,他向建国的回纥汗国第二任可汗英武可汗乞援,付出的报酬即是城池中的百姓生命。

此时的安禄山因为眼病而双目全盲,在大开杀戮之时,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反杀。

李亨连同援军,果然压制住了安庆绪等大军,最后因为史思明的叛变,安禄山兵变。史思明循着安禄山南下旧路线,他在这个过程中也被其儿子史朝义反杀。

唐朝的内部已经开始稳定下来,李豫遵守约定。

繁华盖世的东都,再罹浩劫,百姓苟且偷生,万物生灵涂炭,灰色与血红色交杂,这是历史上的悲剧!

一百年的岁月,一百年的荒凉!

藩镇顽疾

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息,但是属于唐朝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长达九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上,都大大减缩。均田制的瓦解,使唐朝的府兵制转变为征兵制。

藩镇,原本是为了唐朝抵御边界的纷乱而设置的。在安史之乱之前,此类军区式构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为抵御叛军的事宜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宗李豫在三地设置新的藩镇,史称"河朔三镇"。这些藩镇表面上依附朝廷,实际有很多自己的自主权。

藩兵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在背地里自行扩大军队,强大的财力赋税使他们能够自置官员,朝廷对此无力过问。

藩镇割据,一般是指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安史仍有若干名手下。但是有若干当节度使的大将仍然手握重兵和武器,皇帝对此不敢轻举妄动,命他们继续担任原职。

安史之乱——大唐王朝逐渐消失的希望之光

节度使对于眼下这种政治形势了然于心,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肥肉"。合理合法下的割据,让他们将自己范围统治下的军事、财赋等通通垄断,再加上自设立之时起,节度使便依照传统上政策形成了父死子继,这种种的情形之下,藩镇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独立王国。

藩镇越演越烈,让皇帝难免有种自己的王国失去控制。

唐德宗力图平藩,但此事很快就被藩镇势力所知,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五年的战争使得整个王朝的半壁江山糜烂。

双方约定,河朔四镇保持世袭的规定,而他们,取消王号。

唐朝又恢复大一统的局面,但是,从此以后,中央王朝再也不敢触怒任何藩镇。

名义上的光鲜亮丽,背后的糜烂不振。

正像一个个正在修补残缺的木匠,把门和窗户都牢牢钉死,但是屋顶上的横梁确是破败不堪。

唐朝,日落下山。

结束语:历史上辉煌的唐王朝在唱响高潮的同时,历代王朝皇帝却没有意识到,守卫比攻打更加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