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室貢茶——倚邦


初識倚邦茶還是在2014年,在蘇州吳江的朋友那裡品嚐到一款倚邦古樹茶。這個過去只在傳說聽過的茶,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開啟了我對清代普洱貢茶的探索之旅。

倚邦茶衝出第一道茶湯,就給我帶來了驚喜。花香濃郁沁人心脾,優雅不群,湯色呈淡琥珀色,晶瑩剔透,湯質濃稠似蜜。茶湯入口,苦甜交融,滋味醇釅,野韻十足,暗含覇氣。茶湯中有輕微的澀感,但入口即化,苦甜之味在口中不斷變化,形成了倚邦獨具的魅力。倚邦的茶湯能給口腔帶來很美妙的感受,舌面很快生冿,舌底如湧泉,滿口香甜,喉韻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十道水後,茶香依然暗存,湯水不洩,苦澀盡融,唯餘冰糖爽甜。

於是,我就迷上了倚邦古樹茶,盡我之力,在兩年間遍尋典籍,品嚐我能接觸到的各種渠道的倚邦茶。才終於明白,倚邦茶是古六大茶山中味最勝的茶。清代巜南詔備考》載:“普洱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六山,而以倚邦、蠻磚者味較勝”。這也解答了為什麼倚邦茶的滋味、茶氣要濃厚於易武茶(曼撒)的困惑。

清代皇室貢茶——倚邦

一、清代皇家貢品

倚邦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最北部,茶山面積約360平方公里,南聯蠻磚茶山,西接革登,東鄰曼撒(易武)。其中習崆、架布、曼拱、曼松等都屬倚邦子茶山。倚邦茶樹是具有特殊品質特徵的雲南大葉種茶樹中的中小葉品種。獨特的樹種也使它風格獨具,才能在雲南眾多普洱茶產區中脫穎而出成為清代皇家普洱貢茶。

在清代,古六大茶山只在倚邦和易武設置了土司署,《永安橋碑文》和《工價截止碑》所載的倚邦土司署分別是“軍功司廳”和“地方總理茶政兼管錢糧事務軍功都閣府”,明確了倚邦是清代管理古六大茶山的行政機關駐地,而易武土司署只是“軍功部廳”。原立於倚邦土司府衙內的《按茶抽收茶銀碑》中,多次出現“貢典”、“貢茶”字樣,還特別明確指出“土弁應繳貢茶”。咸豐時,雲貴總督張亮基奏稱:“思茅廳每年應辦貢茶向由藩庫請領銀一千兩發交倚邦土弁採辦運省解京。”多方面史料可以明證倚邦茶是清代皇家貢茶之一,並且是普洱貢茶中最重要的一種。

清代普洱貢茶主要有緊壓茶、散茶、茶膏這三類,包括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二錢五重團茶、瓶承芽茶、蕊茶、匣承茶膏等八種。清代雍正時期至光緒年間普洱貢茶的規格未發生過大的變化。歷史文獻中記載的普洱貢茶規格還有一種記載為:普洱大茶、普洱中茶、普洱小茶、普洱女兒茶、普洱珠茶、普洱蕊茶、普洱芽茶、普洱茶膏。從北京故宮現存的普洱茶實物來看,五斤重團茶就是普洱大茶,也被稱為“人頭茶”、“金瓜貢茶”;三斤重團茶即普洱中茶;一斤重團茶即為普洱小茶;四兩重團茶即為女兒茶;一兩五錢重團茶即為珠茶。芽茶、蕊茶則屬於散茶。此外,普洱貢茶中還包含七子餅茶等品種。

清代皇室貢茶——倚邦

二、 易武、曼松與皇家貢茶

對清代普洱貢茶到底是產自哪座茶山?茶圈中一直有一種說法,清代的皇家貢茶產自易武產區,並且持此種觀點的人大多會舉易武車順號茶莊“瑞貢天朝”的牌匾作為證據。在現存的史料中,確實明確有采辦易武茶作為貢茶的文字。清代道光年間的《普洱府志》中記載:“漫撒茶山協同倚邦承辦貢茶。”可見清代普洱貢茶不只包括一座茶,雲南的貢茶主要產自倚邦和易武,並且是以倚邦為主、易武為輔,易武茶山也是清代普洱貢茶的產地之一。

世人皆傳曼松為皇家貢茶,在清代曼松是倚邦茶山中五小茶山之一,包含在倚邦茶山中,清代貢茶主要在倚邦採買,一部分曼松茶也會因此入貢宮廷。倚邦末代土司曹仲益先生生前的回憶錄中寫到倚邦每年要向宮廷進貢二十擔曼松茶。由此可見,曼松茶確實作為貢茶曾經進入清代宮廷。

清代皇室貢茶——倚邦

三、倚邦茶中奇珍——貓耳朵

茶圈中近幾年流行追逐產地範圍小、年產量低、香氣滋味獨特的“微產區”古樹茶,例如:薄荷塘、同慶河高杆古樹、易武國有林、曼松古樹等。微產區茶往往被炒作成天價。倚邦產區也有一種外形奇特、香氣高揚、滋味甜潤、產量極低的古樹茶——“貓耳朵”。

“貓耳朵”鮮葉呈橢圓偏三角形,大開面的葉片同成人的指甲蓋兒大小,比正常的倚邦中小葉種茶樹的葉片要小很多,葉片形狀非常像貓的耳朵,於是就有了這個可愛的名字。“貓耳朵”是特定地域倚邦中小葉種茶樹的局部變異或整體變異。也就是說,在出產倚邦貓耳朵茶的茶樹上可能會出現部分枝幹生長出變異的“貓耳朵”型的小芽葉,另一部分則生長出正常的小葉種芽葉;也有部分茶樹整體變異為“貓耳朵”型葉片。但是,我們要注意一點,目前已知的正宗的貓耳朵茶全部出自古樹茶。

“貓耳朵”為倚邦產區獨有,年產量極低,僅有二三百公斤。貓耳朵茶產量低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倚邦產區能夠長出“貓耳朵”的變異古樹極少;另一個是,“貓耳朵”芽葉細小、採摘不易,一個採茶工一天僅能採出幾兩茶青,費工費時。同時,貓耳朵一般一芽兩三葉,芽頭很小,在殺青的時候,非常考驗功力和火候,一旦沒有掌握好力度,茶葉沖泡後的湯色、香氣都會受到影響,同時也會造成較大的損耗。

老楊在2018年夏季偶得了一斤正宗的倚邦“貓耳朵”,通過品飲發現“貓耳朵”確實在香氣和口感上獨具特色。“貓耳朵”在沖泡以後,香氣與倚邦古樹茶相似,但香氣更高揚、純正;滋味上苦澀輕微,遠低於普通倚邦古樹,但甜度更高、生津更快、喉韻更加顯著;茶湯入口更加順滑、水路寬,口腔中有清涼感和清新感,山野氣韻更強烈。老楊是個愛貓的“鏟屎官”,非常喜歡外形有些迷你可愛的“貓耳朵”茶。

清代皇室貢茶——倚邦

四、宮廷貢茶的味道

普洱茶界有一種說法:普洱茶熟茶的源頭是清代普洱茶通過茶馬古道長途運輸中,經過高溫、雨淋、潮溼、包裝破損等因素,形成了自然發酵,產生了類似現代熟茶和生轉熟老茶的口感,為京城的皇家貴族所喜愛,因此才有了後來的人工渥堆熟茶工藝。而事實上,清代宮廷貢茶“貴新賤陳”,尚未形成部分現代人對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認識,有著定期處理陳茶的貫例。因此在故宮博物院現存的茶葉只能找到清代晚期的樣品,最早不過光緒年間。而清代對普洱貢茶的包裝運輸又極為講究,茶膏要放於緞匣中,團茶以木箱盛放,“蕊茶”、“芽茶”更要用錫瓶密封,以防茶葉在運輸中變味。運輸時限極為苛刻,《欽定戶部則例》中記載,戶部規定雲南貢茶進京運輸的時限僅為一百一十天,以此來保證貢茶的色、香、味不變。

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記》中記述的:“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這裡名遍天下的普洱茶,正是運輸保存良好的雲南普洱茶生茶的新茶。

倚邦茶之美,在於它苦甜交融而又暗含覇氣的醇厚滋味,飽滿的口感讓人心醉,卓而不群的香氣隱現君子之風。倚邦的諸多美好體現出了君子的氣節與風骨,符合中國文人千百年來對品德和審美的追求。皇家貢茶倚邦是我心中的君子之茶。

清代皇室貢茶——倚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