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的淺容易醒,中醫用陰陽失調理論告訴你原因

我們今天分別來講睡眠障礙的兩種形式,

一種形式就是入睡困難,另外一種形式就是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

首先講入睡困難,在古代的時候其實有一種說法,有一個病名叫做不得臥,因為古人沒有失眠這個病名,但是它有一個類似的病名叫做不得臥。就是這個人躺下以後不能入睡,躺下來又得翻身坐起來,翻身坐起來,又得一會又躺下,躺下以後又左翻右翻,反正就不能夠很平穩地安臥,有的時候可能要起來溜達一晚上。那麼這種情況就屬於入睡困難。

睡的淺容易醒,中醫用陰陽失調理論告訴你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人睡著以後,他的睡眠的狀態比較淺,他的心神還比較敏感,別人都聽不見有聲音,它可能就老能聽見有水滴聲、門聲或者外面有風等,這說明它存在一種心神外躍,過於敏感,本身心神是下班了應該去休息了,但是他卻不能安穩的休息,還是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能夠感受到,這說明心神的鎮潛有問題。

睡的淺容易醒,中醫用陰陽失調理論告訴你原因

這兩種問題,在古代的時候都有一個認識,首先睡字我們上期已經進行了解釋,那麼寧-繁體字寜,它的繁體字裡面,上面是一個寶蓋(寶蓋代表的是家),家下面是心,心下面是一個皿,皿下面是丁。這表示人丁都回家了,也吃飽了,然後這個時候心就可以寧了。

所以古代的時候,我們把女兒回家省親叫做寧。所以我們經常說到一個詞叫做雞犬不寧,其實有的人理解為是雞飛狗跳的意思,其實它準確的含義,就是說雞和狗都不回窩,不能歸入本來就應該歸入它本身的這個位置。

當睡覺的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的心神收回到家裡。什麼家?就是心是主血脈的,白天的時候,血脈要發揮它的作用。到晚上的時候,要藏於肝中(血藏於肝),所以說心神要通過血藏下來,鎮潛到肝裡面。如果不能很好的鎮潛,心神往外浮越,他就會感覺他的身子有所覺醒,所以它就會很敏感地聽到一些聲音,受到一些干擾。

睡的淺容易醒,中醫用陰陽失調理論告訴你原因

總體來說,中醫認為正常的睡眠是人體的陰陽和諧,陽主導覺醒,陰主導睡眠。到晚上的時候陽氣入於陰,陰能涵助陽,這時候就會有一個很好的睡眠狀態。如果出現了體內臟腑的氣血的失衡、陰陽的失調、心神不寧,則會出現這些睡眠的障礙,或者是睡眠以後,出現睡眠的質量不佳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