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談崩?預料之外,情理之中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司馬遷《史記》

3月6日,OPEC+在奧地利維也納的會議談判談崩了,原本是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需求降低,希望做出更多的減產目標,結果這一崩,原本的減產計劃也擱置了,4月之後你們愛誰誰,產量隨你們定,各自管各自的。市場譁然。當時是中國時間的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凌晨,我們的期貨市場是關閉的。美國歐洲市場正常開放,給出了誠實的反應。全球恐慌指數暴漲,原油瘋狂下跌超40%,慘遭拋售的原油跌出天坑。這個時間點筆者寫這篇文章主要是來梳理一下OPEC+從2016年來減產的時間線和效果,以及談崩的內在根本原因,再引申探討一下國際局勢以及他們重新回到談判桌的可能。畢竟油在以前、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裡,和水一樣是生命線。 2016年年初,原油價格跌到令產油國心寒的最低27美元/桶,OPEC成員國和俄羅斯扛不住了,於是坐下討論怎麼托住油價,OPEC+減產計劃應運而生。

時間線

1、2016年11月30日,炒作了大半年的OPEC凍產協議達成,減產幅度120萬桶/日,自2017年1月1日實施。這份協議是自2019年以來OPEC首次達成的凍產協議,也是俄羅斯15年來首次加入。自此,形成了OPEC與俄羅斯攜手對抗美國頁岩油的格局。

影響:從2016年3月開始提及凍產計劃,成功將油價從30美元/桶左右的低點抬升至50美元/桶。但2017年1月1日正式實施後,油價反而震盪後下跌,2017年上半年WTI指數從53美元/桶回落至43美元/桶。2017年減產執行率:OPEC成員國平均在91%,趨勢是緩慢升高,尤其10-11月減產執行率都在100%。其中,沙特年均減產執行率在120%。非OPEC國家以俄羅斯為例,從2017年1月逐月上升,全年平均執行率在81%。

2、2017年11月30日,OPEC與俄羅斯等產油國聯合聲明:(1)將減產協議延續到2018年年底,減產幅度不變,其中OPEC為120萬桶/日,非OPEC為55.8萬桶/日;(2)2018年6月對減產協議的效果進行階段性評估。(3)豁免國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將接受從2018年1月1日開始限制產量。尼日利亞已經接受180萬桶/日的產量上限;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的產量上限之和為280萬桶/日。 影響:從2017年7月起至2018年10月,原油迎來一波小牛市,WTI指數從43美元/桶來到76美元/桶。各機構當時預計,因2018年減產執行率較17年高(125%),2018年下半年會迎來油市的供需平衡。 3、2018年6月22日,OPEC宣佈將減產執行率重新調整為100%。 影響:這段時間的價格邏輯已經從OPEC減產的目光中拔出,更多的是對美國製裁伊朗做出的反應,5月末美國提出制裁引發多頭狂歡,到10月油價高點至76美元/桶後,11月美國卻給出8國豁免導致牛市結束,長期原因則是2019年經濟增幅放緩需求下降。OPEC+減產的效果邊際遞減。
4、2018年12月3日,卡塔爾宣佈自2019年1月1日起,卡塔爾退出OPEC組織。 影響:昭示OPEC日益突出的內部矛盾。退出原因:(1)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抵消OPEC減產努力,減產效果已經邊際遞減;(2)減產主動權掌握在沙特和俄羅斯等大國手中,OPEC其他成員國話語權微弱;(3)卡塔爾專心開發LNG去了,這是個朝陽產業。 5、2019年12月6日,OPEC+達成深化減產5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且沙特承諾若OPEC+其他成員國執行率100%,沙特將自願再減產40萬桶/日。自此,共計最多能達到降低210萬桶/日的產量。但俄羅斯凝析油被列為豁免。 影響:2020年1月減產執行率達到158%,共計深度減產81.5萬桶/日。但被新冠疫情打亂節奏,隨著東亞石油需求國的短期癱瘓,原油或將重回供大於求的局面。6、2020年3月6日,沙特希望俄羅斯方面承擔更多的減產任務,俄羅斯拒絕,沙特以減產聯盟解散威脅,會議沒有達成協議。油價會崩到哪裡?崩到什麼時候能讓OPEC+再次回到談判桌?

談崩了的原因

從三年多時間的減產情況可以看出幾個問題,一是超額完成的減產執行率一般是靠沙特主動減產和委內瑞拉、伊朗、利比亞等地內部問題或被制裁被動完成;第二,俄羅斯在減產執行率上很難做到100%;第三,伊拉克等國急迫的想增產以回攏資金;第四,美國因OPEC+減產而擴大市場佔領份額,實際的油價並非完全受OPEC減產影響上下波動,且減產影響邊際遞減。

1、沙特主動減產的原因大部分是為了沙特阿美上市IPO的市值,目前沙特阿美已經在沙特證券交易所掛牌,估值2萬億美元,成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併發行了1.5%的股票籌集約256億美元,用以為沙特經濟轉型,減少對石油收入的依賴。換句話說,沙特減產的目的基本是達成了,之後再減產對其緊迫性已經少了很多。

2、俄羅斯對於減產態度一直曖昧,年均減產執行率很少達到100%,且對於仍然要承擔的額外減產任務並不買賬。2017年年均減產執行率為81%,2018年年均減產執行率在82%,2019年據稱除開凝析油外,俄羅斯減產執行率能達到100%。凝析油這個外掛以後另起一篇詳細說,大家只要知道俄羅斯原油產出已經向凝析油傾斜就行。足以見得,俄羅斯對減產的緊迫性並不像沙特那麼強,油價只要在50美元/桶,俄羅斯都有的賺,且和卡塔爾一樣,俄羅斯從傳統石油向凝析油的產業轉變對其長期百利無一害。同時,俄羅斯在OPEC+得到的利益已經非常有限,反而是通過犧牲OPEC+來達到遏制美國頁岩油商更有利。且俄羅斯嚴格的財政政策也使得其在經濟上更能忍耐低油價帶來的後果。3、伊拉克等國的減產執行率更是低的可怕,同意減產的原因在於沙特超額減產的量足夠達到目標減產量,跟著蹭就完事了,OPEC內部國家有的甚至偷偷增產,比如,2019年11月伊拉克減產執行率23%,12月56%,都是相對極低的數據。
4、美國頁岩油的增產2019年達到150萬桶/日,創下1300萬桶/日的高產記錄,基本抵消了OPEC做出的減產努力,從價格也能看出OEPC減產會議對價格的提振影響越來越微弱。而OPEC減產的這部分市場份額自然被美國吸收消化,2019年8月美國完成了從淨進口國到淨出口國的轉變。

不難看出,老大哥們都各懷心思,剩下的OPEC國家也撈不到好處,自然談判很難成功。加上新冠疫情對國際原油需求的慘痛打擊,以及外部美國頁岩油不斷增產的壓力,都對這個岌岌可危的臨時同盟造成打壓,談崩雖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實屬情理之中。


後市預測

抄底需謹慎,油價跌出天坑,可這坑遠沒到底。全球疫情病例已經超過10萬人,除中國之外的疫情重災區日本、韓國、伊朗等地都是原油需求大國,對原油需求的打擊不可估計。再加上沙特為了威脅俄羅斯再次打響價格戰,沙特阿美大幅調低其4月賣往亞洲、美國、西北歐市場的原油價格,最低的折扣擴大至8美元/桶,堪稱史無前例。這是直接向俄羅斯油企開戰了。而降價的同時必然會增產,沙特及其他OPEC國家在數週內的增產能力或以百萬計。

截至發稿,美國WTI主力價格32.65美元/桶,布倫特主力價格35.96美元/桶,而沙特下調的現貨價格更是達到最低10.25美元/桶。這一場原油價格的崩塌會持續多久?一步到達2016年年初的底部區域這種跌法是否反而讓這場戰爭速戰速決?美國頁岩油在這其中又會有怎樣的回應?俄羅斯面對即將滑向20美元/桶區間的油價是否會被迫回到談判桌?沙特阿美在這中間起到什麼作用?各個資產間的聯動會不會導致全球再度陷入新一輪經濟危機?歷史的大輪似乎推著我們進入到新一輪衰退當中,全球資產都在不可避免的陷入困頓,且行且珍惜。


免責條款

本報告基於安糧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公開信息和資料,但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可隨時更改報告中的內容、意見和預測,且並不承諾任何有關變更的通知。 本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所述內容的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來判斷是否使用報告所載之內容和信息,獨立做出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