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簡直就是從心理學邏輯對尼采哲學的 “註解”。


《被討厭的勇氣》:簡直就是從心理學邏輯對尼采哲學的 “註解”。

所謂自由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這是一本從心理學邏輯上自我啟發、自我勇氣、自我改變的一本書,用尼采的一句話可以概括——“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賀史健以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探求阿德勒心理學本質進而將內容呈現的.


在這2020年的疫情期間,我連續讀了兩遍本書,可是越讀越奇怪,讀著讀著腦海中總是蹦出尼采的一些話.


接下來,我從三個方面簡析:

| 一、弗洛伊德的“決定論”和“阿德勒”的“目的論”

就像“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在我們總是問“為什麼”的時候,不知不覺就順著為什麼去找原因了,而不會去思考他那樣做的目的是什麼?至少我在讀這本書之前沒有系統地去分析過。


比如:他為什麼閉門不出呢?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種問法:他閉門不出的目的是什麼呢?


現在,我們區分一下“決定論“和“目的論”,再討論一下“閉門不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決定論”: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也就是說: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目的論":先有了對自身而言有好處的“目的”,才有不願改變而出現的一些症狀。


如果順著“為什麼”去找“閉門不出”原因,那麼首先也許想到的就是心理創傷,如父母的某些原因,如朋友無意間的一句話等等,那麼這種找原因的邏輯便是:由於別人怎麼樣怎麼樣,我才這樣的!


如果換一種問法:他閉門不出的目的是什麼呢?

那麼,最顯而易見的便是:不願改變自己,得過且過。一方面,正因為“閉不出門”的目的,製造了不安的情緒或身體一些不適,既可以集父母的關注於一身,又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之的照顧。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門一步,都會淪為無人關注的“大多數”,都會成為遜色於人的平庸之輩,而且,沒人會重視自己。這些都是閉居者常有的心理。你看,不改變的好處很多呢!


讀到這裡,如果我們把“為什麼”換一種問法也許慢慢地就可以練就一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慧眼。


在讀完第二遍“決定論”與“目的論“的區別之後,我想:攔在路前方的一塊石頭,既是阻礙前進的屏障,同時也可以是讓你起飛的墊腳石。石頭就在那裡,讓大腦的慣性慢下來,認真思考自己的目的:是把錯怪在一塊石頭身上停滯不前,還是利用“石頭”去積累如何解決這一困難的方法奮發向前?


此時,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 二、所謂情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而己。

書中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天母親和女兒在大聲爭吵。正在這個時候,電話鈴響了起來‘喂喂?’慌忙拿起話筒的母親的聲音中依然帶有一絲怒氣。但是,打電話的人是女兒學校的班主任。意識到這一點後,母親的語氣馬上變得彬彬有禮了。就這樣,母親用客客氣氣的語氣交談了大概5分鐘之後掛了電話,接著又勃然變色,開始訓斥女兒。”

人人平等,但人的思想層次有高低之分:

當情緒是反應時,動機是真實的。

當情緒是手段時,動機具有迷惑性,是非真實的——除了真實的一面任何一種可能性。

此時,尼朵說:“誰若孜孜於尋找,誰越容易迷失自己。”

| 三、關注自我、改變自我的策略:分離課題。


《被討厭的勇氣》:簡直就是從心理學邏輯對尼采哲學的 “註解”。


網上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我想是這樣的。書中的觀點: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假如宇宙中只有你一個人,也許在那種情況下連煩惱的概念都沒有吧!


無論是家人,朋友,同事,關注自我,同時把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分離開來,或許豁然開朗——空氣是那麼清新,陽光是那麼溫暖,他們是那麼可愛。

此時,尼采說:“你要搞清楚自己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如果你還在迷茫,如果你想探尋自我,如果你想聽從你內心微弱的聲音:不再做別人期望中的樣子,而做自己想成為的人,不妨看看這本書。(我不是賣書的,僅分享自己所思所想。希望看到的朋友都能成為自己更好的樣子!加油!)

《被討厭的勇氣》:簡直就是從心理學邏輯對尼采哲學的 “註解”。


人生就像一張自我較量的心電圖,願你能平衡它們進而靜看花開花落。 ——各自軌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