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買得越多越便宜,就越划算?那你聽說過貪賤吃窮人嗎?


稻盛和夫:買得越多越便宜,就越划算?那你聽說過貪賤吃窮人嗎?


1

從前,日本的貧寒人家都會"按日購入"生活必需品。

丈夫在外拼命工作一天後,把當天的工錢交給妻子,然後妻子去買當天所需的米、豆醬和醬油,由於家中無積蓄,因此無法一斗一斗(1鬥即10升,約等於18公制升)地買米,只能一升一升地買,豆醬和醬油也只能少量地買。

按照當天生活所需購買,這便是貧寒人家典型的生活狀態。

在京瓷,我故意效仿貧寒人家,把"只購買當前所需的量"作為原則。

絕大多數企業在資金充裕時,往往會"大量低價"地購入資材。

"買得多,價格就便宜,於是就越划算",這被視為購買的常識。但我卻反其道而行之,堅持"按需購入,決不多買"。

2

與大量購入相比,這種方式的採購價格勢必很高。想必不少人對此疑惑不解。為了讓大家明白其意義的真髓,我經常會講一個關於我母親的小故事。

當時日本還未全面發動戰爭,我還是個小學生,父親經營著一家不大的印刷廠,僱用10名左右的工人。

那時,父親老家的鄉親們經常會拉著大板車或挑著扁擔,來鹿兒島市裡叫賣紅薯和蔬菜。如果有賣剩下的,拿回村裡也太麻煩,於是常常會去市裡的朋友或親戚家中休息。

我們家也一樣,父親的親戚經常登門拜訪。在城裡負重叫賣了一天,想必又累又餓,於是我母親讓他們坐在家裡的廊子處休息,還用茶和糕點招待他們。而他們每次都會對母親說:"夫人,這些蔬菜是我們賣剩下的,便宜點兒賣給你得了。"

母親覺得這是他們對於熱情招待的回饋,每次都會非常樂意地買下。包括父親僱用的工人在內,當時家裡吃飯的人很多,需要不少食物,所以母親覺得自己是在做利人利己的好事。

一天晚上,家裡人坐在一起吃飯時,母親對父親說:"今天(你們)村裡的親戚又來拜訪了,他們把賣剩下的菜便宜賣給了我,挺好的。"

我也覺得不錯,可父親卻繃著臉發火:"怎麼又這樣?!真是蠢貨!"我當時很不解。母親熱情招待對方,作為回報,以便宜的價格買到了東西,這難道不是好事嗎?可父親為什麼要罵母親是蠢貨呢?面對父親的態度,母親也很不高興,噘著嘴一聲不吭。

3

打那以後,我時常思考父親當時生氣的理由。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對此恍然大悟。

一天,我放學回到家,母親在庭前大喊:"啊?不好了。"然後開始掘庭園的土。湊近一瞧,原來那些便宜買來的紅薯和芋頭一直被埋在土裡保存,可它們已經開始腐爛了,所以母親慌忙地把它們都給挖了出來。

她用菜刀削掉紅薯腐爛的部分,把剩下還能吃的小塊兒蒸熟,然後放到竹簍裡。她對我說:"去把你的小夥伴們叫來。"當時我是孩子王,所以一邊抖著威風,一邊對小夥伴們喊道:"有紅薯吃了哦!"於是一幫小孩兒來到我家,享用母親的"紅薯款待"。看著他們個個吃飽回家的開心勁兒,母親很高興,說又做了件好事。

4

那一刻,我明白了父親生氣的理由。他整天在印刷廠裡忙碌,並沒有親眼看到母親招待父親親戚及買入蔬菜時的具體情景,但直覺告訴他:"雖然老婆總說撿了便宜,但恐怕是在無謂地浪費錢。"正因為如此,父親才會在那天吃飯時破口大罵。


母親當時可能覺得"因為是老公的親戚,所以才出於好意買下的,可居然還要被罵……"因此一臉不悅。雖然我沒有確鑿證據,但父親很可能認為,熱情招待是沒錯,但不能讓錢打水漂。

母親為了處理掉開始腐爛的紅薯,把它分給我的小夥伴。這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雖然一次買得多能便宜點,但卻會招致如此大的損失"。

由於"購買時下所需"的方式往往無法爭取到較為便宜的價格,因此被認為是"違背常識"的做法,但其實並非如此,它才是真正合理的購買方式。

5

"購買時下所需"雖然花費較高,但購買量是真正需要的數量。

人是非常有趣的。一旦手頭的東西都是必不可少的,就會認真使用,加倍愛惜。反之,如果所需物件在倉庫中堆積成山,則往往會出現浪費。

母親買了一大堆紅薯,卻讓它們白白爛掉,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又比如要組裝某件產品,組裝數量為1000個,組裝所需的螺釘和螺栓部件分別只有1005個。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只是掉了一枚螺釘,工人也會努力把它找出來。反之,如果螺釘和螺栓數量充足,那麼即便丟了一兩枚,也沒有人會在意。

原本衝著便宜的價格而大量購入的部件,結果卻由於損耗而導致成本不降反升。可見"購買時下所需"的採購方式是具有優勢的。

6

不僅如此,如果真正做到了"按需購入",就不再需要倉庫,從而省去了倉庫管理費用,也不會產生所謂的"庫存資金佔用率"。

京瓷公司一直遵循"購買時下所需"的原則,對於企業經營,具有非常大的正面推動作用。

本文摘自《京瓷哲學:人生與經營的原點》


稻盛和夫:買得越多越便宜,就越划算?那你聽說過貪賤吃窮人嗎?


稻盛和夫:買得越多越便宜,就越划算?那你聽說過貪賤吃窮人嗎?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 部。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名KDDI,是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這兩家企業都進入過世界500強。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僅一年就讓破產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並創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學:人生與經營的原點》《思維方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