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哲學從宗教的黑暗中走向科學的暑光


數學哲學從宗教的黑暗中走向科學的暑光

人類在遠古時無法解釋宇宙的奧秘,只能相信在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於時人類抽象出上帝這個崇拜偶像,宗教由此產生。

人類在很長時間裡藉助於上帝之口去解釋宇宙的奧秘,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還處在愚昧階段,無奈之下憑藉想象和思辯去揣摩上帝,這是哲學的萌芽。

在思辯過程中,思辯者心裡想的與語言並不是一個意思,用文字表達語言,往往語不達意。可謂是“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那麼是否有一種專門的哲學語言?它不同於母語,像計算機有其語言一樣?

人類試圖找到這種哲學語言。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做了這種嘗試。他認為宇宙的本質是數,堅信數一定能揭示宇宙的奧秘。

華夏對數的研究及實踐有著悠久的歷史。農耕文明收穫中有了數的概念,土地丈量產生了幾何學。在長期農業文明進程中總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結論。古埃及早華夏1500年已開始用勾三股四弦五經驗來建造金字塔,但與華夏一樣無法論證勾三股四弦的普遍性原理。

然而,畢達哥拉斯在前人不計其數的實證面前作出了大膽假設,然後用邏輯思維的演繹法論證其正確,從此變成定律。為了肯定他對數學的貢獻,將A^2+B^2二C^2命名為畢達哥拉斯定律,根據該定律推論出無理數。

畢達哥拉斯把數學推向輝煌後,堅信球與圓是幾何中最完美的圖形,而上帝創造的宇宙也是最完美的,所以他推斷星體是球體,軌道是幾何圓,運動是勻速。以上帶有宗教色彩的結論在現行高中物理教科書中還在延用。愛因斯坦如是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瞎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跛子。”他說的就是以上的道理。從此,畢達哥拉斯開闢出數學哲學的道路。

華夏與近代科學無緣是因為儒學與道學之後無自然哲學,尤其是無原創數學哲學。錢學森世紀之問的答案在於現在中學不重視哲學,不重視數學哲學的緣故。

我們很多中學生獲奧賽數學金牌,之後再與諾貝爾獎無緣,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學理科的學生學點哲學文學和藝術等人文知識,學文科的學生學點科學精神,這是很有必要,只有如此,才能在學術上才走得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