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心說歷史|“大言不慚”這句成語竟和劉邦有關?

第六回 說到,劉邦想討老婆又討不到,只好去青樓解決煩惱。


就這樣混了幾年,有一天,蕭何等人來找劉邦,說最近有一位單父縣(今山東菏澤)的客人,姓呂名父字叔平,大家稱為呂公,因為避仇來到沛縣,還帶了女眷過來。縣令跟他是老朋友,就讓他在城裡安家。呂父安排了一場宴席,邀請本縣有頭有臉的人,共賀喬遷之喜,本縣的縣吏基本上都會去,當然也不能白吃,需要備點禮金去祝賀。

豬心說歷史|“大言不慚”這句成語竟和劉邦有關?

蕭何知道劉邦沒錢,本打算替劉邦出主意,找藉口不去。誰知劉邦一聽,馬上答道:“貴客到臨,本來就應該重賀,邦定當如約。”說完之後,哈哈大笑起來。


蕭何莫名其妙,不知道劉邦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既然他說去,自己已經通知到位,就告辭走了。

宴席那天,劉邦如約進城,打聽到呂父的住處,就昂首挺胸的走了進去。

蕭何正坐在廳中,替呂父收受禮金,一看到劉邦來了,就想戲弄他一下,故意當眾宣告:“賀禮不滿千錢的,只能坐到堂下”

劉邦聽到,早有準備,從懷裡掏出名刺也就是古代的名片,上面寫著“泗水亭長劉邦賀禮一萬錢”。

秦朝縣令的年薪オ幾千錢,一萬錢是一筆鉅款了。下人不敢怠慢,把劉邦的名刺拿給呂父,呂父一看有人送這麼重的禮,也覺得驚訝,就親自出迎。見到劉邦,看他身高體大,腰桿筆挺,額頭方正,鬍鬚很漂亮,長得儀表堂堂,不由得暗暗驚異,對他更是禮貌尊敬,特別優待。

蕭何知道劉邦根本沒錢,怕呂父上了當,故意在旁揶揄說:“劉季平時專門說大話,恐怕到時拿不出來。”

豬心說歷史|“大言不慚”這句成語竟和劉邦有關?

呂父明明聽到了,卻笑了笑,沒有理會,依然對劉邦禮敬有加,等到酒席開始,竟然請劉邦坐首座。


劉邦也不推辭,大模大樣坐下,充當起首位嘉賓來,其他人只得依次坐到他的下手。


看到泗水亭長這麼不客氣,有幾個地位較高的賓客覺得心裡不舒服,又不好發作,就藉著敬酒故意嘲笑劉邦。劉邦毫不示弱,拿對方開涮,說得對方面紅耳赤,只好閉嘴。

酒桌上是劉邦的強項,整場酒席劉邦談笑風生,機智風趣,喝酒豪放,指點起各位賓客,就跟自己請客似的。

成語“大言不慚”就是從這個歷史典故來的。“大言”就是說大話,指劉邦一分錢沒有,卻張口就說一萬錢,“不慚”指劉邦毫不怯場直坐首位。這也是劉邦的特點:臉皮厚,不怕人笑話,所以日後雖然多次失敗,也能屢敗屢戰,最後終於成功。

豬心說歷史|“大言不慚”這句成語竟和劉邦有關?


呂父看著酒桌上的這場鬧劇,並不生氣,只是在一旁暗暗觀察劉邦的言行舉止,認為劉邦有膽有識。

酒終席散,客人紛紛告辭,劉邦也準備起身回家,呂父有意留他,便向他使了個眼色,叫他稍安勿動。


欲知呂父為什麼留下劉邦?請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