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廣信區茗洋學校徐慧琳同志防疫事蹟


"別擔心,我們一起想辦法……"每當有人告知遇上困難事時,九零後姑娘徐慧琳總這樣說。她當班主任,又擔任七年級語文教學,2019年剛成為茗洋學校中學部歷年來最年輕的教務主任。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防疫期間,這個朝天椒般的辣姑娘蛻變得越發沉穩。她說,磨難是人生路上的歷練。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 · 把事做實的班主任
  • 學校一接到"停課不停學"通知,先佈置班主任統計學生上網課情況。有的班主任把通知往微信群裡一貼"家長各自上報上網課情況",然後把吭聲了的家庭結果一收,交差了事。徐慧琳這班主任卻是挨個想方設法聯繫,69個山裡孩子啊,硬是一個沒漏。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十幾個小時對著手機:登記學生聽課方式;記錄不能上網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挨個教怎麼下載關注app,怎麼進入直播平臺……徐慧琳的嗓子,總是撕啞的。

    茗洋是相對落後的山區。沒電腦沒手機沒電視的;有電視卻沒安機頂盒的;有手機卻非智能機,或家在偏僻處手機根本沒信號的;還有家中兩三個娃不同年級都得上網課卻只一個手機的……問題出現了,一個一個解決。終於,2月10日上午第一節課,69個娃都正常收看到網課。在家正進行自我隔離的慧琳長吁一口氣。

    卻不料,一天課下來,又發現新問題。山中百姓接受新事物的動作總要慢上幾個節拍。就說打卡吧。有家長根本就不會用智能手機,沒安裝微信也不懂如何進班級群。慧琳又電話一一教,終於是讓學生自個都學會截圖打上卡。

    夢娟,是七1班比較特殊的一個女生。無父無母,隨年邁奶奶生活在茗洋地勢最高的白石村。奶奶沒手機。網課通知下達後,為能讓夢娟按時上網課,簡直大費幾番周章。慧琳先從老家在白石的城裡同事那要到另一個白石村村民電話,再讓這村民聯繫上夢娟奶奶。可夢娟家還是沒條件上網課啊,怎麼辦?幸好,又打探到夢娟的三姑姑因防疫封禁不能出山恰好在孃家。慧琳又聯繫上這三姑姑,夢娟的網課終於給解決好。

    因為從小缺人陪伴與管束,夢娟學習基礎薄弱,缺少主動性和自覺性,聽聽網課只當新奇,幾乎不做任何老師佈置的作業。慧琳想:"我這語文作業都不做,那其它作業還會下手?趁她三姑姑在家,得給她好好糾糾。"於是,慧琳用微信"纏"著夢娟的三姑姑,每天把班級小管家上的各科作業,重新截圖下來私發給三姑姑。在慧琳和三姑姑的一起監督下,夢娟如今每天都能自覺認真完成當日作業了。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 · 全能型的輔導教師

    從教五年,自姜山小學的一、二、四年級,任教到茗洋學校中學部的六、七年級,徐慧琳常說自己是與學生一起成長。

    只能宅家的防疫期間,她是七1班主任,每天督促學生進行各科線上學習;作為語文老師,她與學生一起聽課,及時佈置鞏固練習,每天晚上及時反饋學生作業情況,難點還用小視頻補充講解,及時解惑。這些,可能有人會說教育戰線上很多教師都能做到,但一定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慧琳一樣——

    擔任七1班數學教學的是茗校即將退休的一位本地老教師。由於年紀大,也不善用智能手機。教語文的徐慧琳,理所當然地與學生一起聽數學課,設計相關練習,每日批改作業,又講解數學難點——全包。疫情下,她成了孩子們的義務專職數學輔導員。

    茗洋的大部分學生,常年是留守兒童。2020這個春節,卻因為疫情得以能與父母呆在一起那麼長時間。相處,是需要學問的。留守慣的青春期少年們,又很容易與長輩鬧矛盾,徐慧琳兩頭勸說要彼此珍惜能相處的珍貴時光。她又成了家長和孩子間的勸解員。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 · 把事做全的中層幹部

    2月中旬,學校主管辦公室的徐副校長順口邀了句慧琳一起回訪線上學習情況。彼此一直都網上聯繫的徐副校長當時以為慧琳在茗洋老家宅著。其實那時徐慧琳身在楓嶺頭鎮,她卻一口就應承下。

    由於交通管制,進出茗洋的班車早已全部停運。次日,在姜山碰頭時徐副校長才知道,慧琳是央求老爸直接用摩托車一大早送她回的姜山。那日,山裡氣溫頗低,時有小雨,坐在摩托車上寒風呼呼刮臉。出門前老媽心疼父女倆,不情不願。慧琳火急火燎:"回訪線上學習情況,本來就應該是教務處的活,我沒經驗沒想到,當這主任還能不帶頭?"

    那幾天,姜山村四十多戶春節期間有學生的家庭,慧琳和徐副校長的回訪足跡挨個出現。他們打傘爬坡的身影,被52個孩子目送過。這些孩子,有茗校的各年級學生,也有在城裡各公立、私立學校上學的中、小學生和高中生。他們每個都被一視同仁叮嚀:"注意保護視力,加強鍛鍊身體,還要學會提醒家人做好疫情防護……遇上學習困難可以來找我們。"

    三年級女生雨仙,家中無人使用智能手機。前期在村幹部幫助下能用家裡唯一的電視機看視頻教學,可線下練習卻一直無法進行。探訪到雨仙家時,徐慧琳當時就仔細指導雨仙如何操作電視,用筆紙記錄下流程,方便隨時回看線上教學,並用自己手機上的電子課本,當場出了相應練習檢測雨仙的聽課效果。隨後幾日,慧琳不定時到雨仙家,為其鞏固課堂知識,又出題又批改又講解。直到從書店買到相應練習送給雨仙后,才沒再去單獨督促。雨仙的家人感動不已,數次拉著慧琳要她留下吃個便飯。慧琳笑笑:"我是咱茗洋的讀書人呀,這芝麻事不過就是舉手之勞。"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上,90後姑娘徐慧琳用最樸實的行動,踏步在山鄉教育戰線。在她心中,芝麻事都是尋常事,哪能是先鋒。(文/徐珍)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疫”路先鋒:大事做於細,踏行山鄉的90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