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说起董卓占据洛阳,史书上有一个非常新奇的故事:董卓将三千兵马夜晚送出城,白天再引进城,如此反复,唬住了洛阳城内的各大势力,最终达到占据洛阳的目的。

董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雒中无知者。

这个故事可信吗?恐怕是不可信的。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董卓之所以能够控制洛阳城,主要是因为洛阳禁军选择站在董卓一边。史书上明确记载,董卓进入洛阳城后,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的部属,都归降了董卓。

俄而进及弟苗部曲皆归于卓。

何进与何苗死后,洛阳禁军为什么不选择站在袁隗等士族一边,而是选择了站在董卓一边呢?主要原因还在于:汉灵帝去世之后,局面过于混乱。

灵帝时期的朝堂原本是外戚、宦官和士族三大势力各擅胜场,主要是宦官和士族相互制约,外戚居中调节。但随着汉灵帝去世,留下了两位皇子刘辩(汉少帝)与刘协(汉献帝),该立谁为皇帝,三大势力意见不一。

外戚势力分成三派:

第一派以汉灵帝生母董太皇太后及其侄子骠骑将军董重为代表,这一派支持刘协;

第二派以何太后及车骑将军何苗为代表,这一派支持刘辩;

第三派以大将军何进为代表的,这一派也支持刘辩。

宦官势力分成两派:

第一派以上军校尉蹇硕为代表,这一派支持刘协;

第二派以张让赵忠等内宦为代表,这一派首鼠两端,对双方的态度都很暧昧。

士族势力分成两派:

第一派以太傅袁隗为代表,他们并没有过分在意皇位归属,而是心心念念要架空外戚除掉宦官,实现士族一家独大的美梦;

第二派以朱儁、皇甫嵩等人为代表,他们可以算是坚定的保皇党,并没有过多掺和这场争斗。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我在前文说过,灵帝时期的朝堂主要是宦官和士族相互制约,外戚居中调节。宦官想制衡士族,手里要有本钱,外戚想当调停者,手里也得有本钱。

他们的本钱是什么?禁军。

士族对于禁军的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上层,而禁军的中下层显然没有多少属于士族的力量,这些势力早已被宦官和外戚所瓜分。

在一切未定的前提下,士族一再蛊惑大将军何进,赶快把宦官杀光,我们支持你独掌朝堂!

何进也不是傻子,他很明白:自己和宦官集团不管有多深的矛盾,那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如果自己分不清头大眼小,那最终的结局自然只能为士族做嫁衣。

基于这种考虑,何进只是除掉了支持刘协的势力(蹇硕和董太后),但对于张让和赵忠等人却并未深究。其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刘辩登基的机会掌控朝纲,先想办法整合何氏内部(主要是何太后),然后再找机会收拾宦官,把宦官手中的军权夺过来。

对于何进的这种小心思,张让和赵忠等人一清二楚,他们不甘心坐以待毙,所以抱着拼死一搏的心理将何进击杀。这样一来,各大派系彻底失衡。

何进被杀之后,何苗很快也被杀,接着就是张让赵忠等宦官被杀。这些人全部出局之后,禁军中下层应该何去何从呢?

很显然,他们并未选择投靠士族,而是选择投靠初入洛阳的军阀董卓。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因为资料有限,很多读者难免会认为,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问题是,禁军选择站在董卓一边,显然有着足够的理由。

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董卓只不过是玩弄了一个小把戏(三千兵马反复出城),才得以在洛阳城站稳脚跟。

史书虽然这样写,但现实显然不是如此。

当董卓与丁原发生冲突时,董卓通过收买吕布火并丁原的方式,将丁原的部队收入麾下。或者说,丁原的部队被吕布收入麾下,董卓把吕布视为亲信。

卓又阴使丁原部曲司马五原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卓兵于是大盛。

后来,当曹操和袁绍起兵讨董时,皇甫嵩面对汉献帝的诏书征调(也就是董卓征调),竟然选择到洛阳听调。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愿意站在董卓一边的何止是洛阳禁军,还包括丁原的并州部队和皇甫嵩的关中军队。

有这么多力量相助,董卓想在洛阳站稳脚跟又有何难呢?只不过我们看到的史书是站在士族角度记录的,所以这一切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我们总认为:以袁隗等人为代表的士族集团才是真正代表东汉根本利益的,可在洛阳禁军和并州部队群龙无首之际,他们显然是支持史书中的“恶魔”董卓。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既然有这么多势力愿意支持董卓,他自然没必要玩什么“先出城再进城”的把戏。就算我们不从力量对比上分析,单看这个故事本身,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我们要明白一点:董卓派出城的将士,第二天需要全副武装、大张旗鼓地返回洛阳城,因为“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

这就意味着,董卓每天都需要把众多将士、武器和装备悄无声息地运出洛阳城,董卓率领三千人生地不熟的凉州将士,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呢?

士族根深叶茂,他们在洛阳的情报网远不是董卓所能比拟的。如果董卓在人生地不熟的洛阳,居然还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而不为士族所知,这些士族是不是太饭桶了?

蹇硕的叔叔蹇图就曾因违令夜行而被曹操乱棍打死,这其中固然有曹操向士族提交投名状的因素在内,却也道出了一个事实:洛阳城是有宵禁的。

在有宵禁的洛阳城,董卓居然还能命令三千人悄悄出城而不为人知,这哪是人生地不熟,分明是百分百掌控洛阳城的人才能做到的。

那么问题来了:初入洛阳的董卓,哪有这个本事呢?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东汉末年的史料大多可信,但唯独在董卓的记载方面抹黑颇多,这是由于士族有抹黑董卓的政治需要,一如民国时期需要抹黑袁世凯一样。

其实,对比一下董卓和袁世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他们俩真像。

无论是在早期群雄逐鹿之时,还是在后期曹刘孙三分天下之时,董卓都黑得像个碳头,好像袁绍杀完宦官之后,天下将彻底大治一样。结果老天非要弄出来一个董卓,从此生灵涂炭。

无论是康梁一系还是孙文一系,他们都以抹黑袁世凯为己任,好像大清倒台之后立刻就能实现民主自由一样。结果老天非要弄出来一个袁世凯,从此生灵涂炭。

这样一想问题,自然是简单又解气,可却无助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

董卓时期留下的史料较少,想给董卓翻案恐怕不太容易,但袁世凯时期留下的史料较多,我们虽然不能给他翻案,但为他重新下个定义还是简单的。

袁世凯有称帝复辟的黑点,这是没法洗掉的。但借用一下许劭给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这话放在袁世凯身上合适吗?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袁世凯没有两把刷子,他凭什么站在那个时代的舞台正中央呢?

我们不需要做太多工作,只需要把袁世凯的简历罗列一下,就能得出一个基本事实:无论我们如何评价袁世凯,都必须承认他绝不是什么侥幸成功的小人物,而是权重一时的狠角色,有能力改天换地的枭雄。

对于董卓的评价,我同样倾向于此。

能够联合除士族以外的各方势力,能够在龙盘虎踞的洛阳城打开局面,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是简单角色呢?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伎俩骗过全世界呢?

只要大家能够正确看待董卓,自然能得出结论:董卓控制洛阳城的过程,之所以会被记录成“三千将士反复进出”的童话故事,主要是为了模糊董卓的本来面目。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如果客观记录董卓控制洛阳的过程,必然要重点讲述他如何控制禁军、如何收复吕布、如何赢得关中军队支持等一系列事件。

如果把这些内容写出来,谁都不会认为董卓是简单人物了,士族还怎么抹黑他呢?

但可笑的事实就在于:这种做法不但抹黑了董卓,还抹黑了袁绍、袁术和曹操等未来的“大英雄”。

大家想想:董卓只用这样一个拙劣的小把戏,就能轻松掌控洛阳,那么此时身处洛阳的袁绍、袁术和曹操,应该怎么评价他们呢?

我相信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会被董卓这种小把戏欺骗;任何一个在洛阳有点势力的人,都不可能发现不了董卓军队夜晚出城的事,因为三千人的调动可是大事。

但袁绍、袁术和曹操等“大英雄”就是不知道,最终先后被董卓排挤出洛阳城。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说他们三个人的智商,能比白痴高多少?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这种写法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小说里这样的桥段实在是太多。

《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是智计化身,但当周瑜决定动手杀刘备的时候,他依然慌得不行,后来发现关羽在身旁,才感到安心。

在某一个时间段突出某一位主角的时候,其他人全部都要暂时沦为配角,为此不惜丑化和模糊。

这是小说的惯用套路,没想到史书里也玩出了这么一套,想想真是可笑。

应该如何评价董卓?东汉袁世凯,乱世开启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