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茶禪一味”在今天,廣為人知,哪怕你並非茶道中人,也耳熟能詳。但若尋根究底,茶禪之味,到底是哪一味?

是苦味?是清味?是無味?抑或空味?還是……

則恐怕就會出現,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情形。

這是北宋當初悟創此語的園悟克勤禪師不能料及的,連他耗費20年心力所編輯的“禪門第一書”之《碧巖錄》裡,也沒有相關片語。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茶禪一味

雖未曾明言,但依個人臆解,盞中茶味,可能況如禪意般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方符合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

那麼,一盞茶中,是怎麼開始有了氤氳禪味的呢?

本文試從茶以實際功能進入僧人生活開始,後成為日常習慣,進而與佛教禪理相融合,最終“茶禪一味”,茶成為佛理與心靈溝通的橋樑,這樣的歷史過程來講述兩者淵源。

一、 茶與僧人結緣伊始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最初之發現,並不是作為飲品,而是作為中藥。

茶經》上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而茶由藥轉化為飲品,時間無考,但史籍資料可以確定的是,西漢時,茶葉已經成為商品,並有煮茶方法和相關茶具了。

而佛教一般被認為自漢代傳入我國,僧人與茶之結緣,最早的記載來自於唐房玄齡《晉書.藝術傳》:


單道開,敦煌人也。……日服鎮守藥數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薑桂伏苓之氣,時復飲荼蘇一二升而已。自雲能療目疾,就療者頗驗。

這條記載也為陸羽的《茶經.七之事》所記載,但仔細辨析,單道開的事蹟,似乎更近乎道家。

陸羽在《茶經》中也還載: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元嘉中過江,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永明中,敕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以上後則釋法瑤,應該是關於僧人飲茶的最明確,無爭議記載了。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茶經和陸羽

唐代封寅的《封氏聞見記》,對於僧人飲茶的原因,則有了更進一步的說明:


南人好飲之,北方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寢,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上述記載表明,僧人飲茶與禪教大興和不寐提神有關。

佛教本來戒律就多,禪宗修禪更是要求研習者專心精進,不能瞌睡。

此外,又有傳自印度的沙門風俗“過午不食”,這難免會使得僧人於禪修中易發睏倦,而茶葉專有的提神效果,則這時就派上了大用。

所以後來轉相效仿,寺院飲茶興盛,乃至後來每天,還安排出了專門的飲茶時間。

不僅漢族寺院飲茶如此,藏地的密宗佛教僧侶,也有固定的飲茶時間。

據《西藏社會狀況》一書記載,藏地寺院的日常生活,早晨從五點到七點,全寺喇嘛就會到磋欽大殿唸經吃早茶……到九點或十點,每個扎倉的喇嘛,又會各集於扎倉大殿內誦經吃午茶,時間大致3-4個小時之多。

​到了午後三四點鐘左右,每個康村的喇嘛,各集於自己所屬的康村殿中誦經吃茶。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喇嘛飲茶

可見,飲茶能提神不倦而利於修行,這是禪茶結緣的起點。

二、 飲茶習俗演化為禪門文化

飲茶在中唐時期,開始成為僧人習俗。而隨著唐代的禪門興盛,飲茶風氣不僅浸入民間,引領了民間的飲茶風氣,而且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禪茶文化風景。

唐代元稹有首很有意思的寶塔詩《一至七字詩.茶》,就說明了茶、僧人和詩歌之間的文化關係。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一至七字詩.茶》

這首詩裡也反映,茶因與詩人、詩歌結合,也開始上升為一種高級脫俗,具有文化品位的飲料。

外人看待禪茶若此,而飲茶的禪門,自然也少不了脫俗的詩人。

在唐代詩人中,就有這樣一位愛茶脫俗的詩僧。他不僅愛茶,還與作為晚輩的茶聖陸羽,傾心相交40多年。由此我們很容易猜想,陸羽的《茶經》,應該也得到了他的影響和指點。

他就是唐代詩僧-皎然,其才華璀璨,文采斐然,僅《全唐詩》收錄其個人詩作,就達500多首。這就是在群星燦爛的唐代詩人中,也是並不多見的。

他在一首《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道出了僧人飲茶的三般境界,同時也首次提出了真正形而上意味的“茶道”概念。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在皎然筆下,飲茶相對於世人飲酒自欺,無疑體現著更為“清高”、脫俗的精神追求。

同時,僧人飲茶由茶能提神、滌昏寐的功能性追求,上升到了“清神”和“破煩惱”進而“得道”的更高境界。

這也使得僧人飲茶所得之“道”,才成為了真正精神意義上的參天大道。禪茶的層次境界和文化意味,也大為提升。

後來禪門總結為茶有“三德”:


一是坐禪可通夜不眠;二是滿腹時能幫助消化;三是為“不發”,即可以抑制性慾,令人平心靜氣。

這和皎然的“茶道”一起,使得飲茶在宋代,已經正式成為“和尚家風”。所謂“

和尚家風”,出自宋代普濟的《五燈會元》: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後三碗茶。

而在宋代道原的《景德傳燈錄》裡,所記載的和尚每日生活,哪又何止三碗了事?《景德傳燈錄》卷二六“溫州瑞鹿寺本先禪師”條下說:


晨朝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禮拜。佛前禮拜了,和尚主事處問訊。和尚主事處問訊了,僧堂裡行益。僧堂裡行益了,上堂吃粥。上堂吃粥了,歸下處打睡。歸下處打睡了,起來洗手面、盥漱。起來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東事西事了,齋時僧堂裡行益。齋時僧堂裡行益了,上堂吃飯。上堂吃飯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東事、西事了,黃昏唱禮。

這時,禪僧生活已經處處離不了茶,茶飲幾乎已經成為寺院清規。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茶禪意境

而在宋代伊始,許多寺院中,開始專設茶僧,闢有茶堂,設置茶鼓,甚至在寺院裡,專門形成了一套莊嚴肅穆的普茶儀式,成為禪寺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就禪茶儀式影響力而言,全國以杭州餘杭徑山寺茶宴和四川永興寺食規最蔚為大觀。

三、 “禪茶一味”的精神交集

僧人飲茶,開始是飲茶除煩,之後發展成“和尚家風”,而在此過程中,又不自覺會將茶與禪宗理念、佛教戒律、世界、人生等認識觀念融為一體,進而形成茶、禪之精神交集的“禪茶一味”。

這個過程是自然發生的,也許並沒有先後過程,這也符合禪宗思想意識“頓悟”的特點。

另方面,“禪茶一味”者,不在於單純的茶味品禪或以禪喻茶,更重要在於“因茶悟禪、因禪悟心、以心證道、達乎涅槃”。

茶能悟禪的途徑,通常是茶性、茶味、茶品、茶緣、茶情、茶心、茶境,僧人再由此中,感悟茶所蘊含著的禪理、禪味。

禪味者,因飲者、悟者的不同,境界、冷暖、高下自然也會顯現不同。如趙州禪師的法語“吃茶去”,就最能典型代表茶禪精神。

據《指月錄》記載:


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 曰:‘曾到’,師曰:‘吃茶去’。 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趙州禪師吃茶去

筆者粗淺理解,僧人認為飲茶能夠平心靜氣、利於由感悟茶理直通禪境,至於更高深的解釋,也就見仁見智,自品自味了。

四、“禪茶一味”中日間的差異

禪茶一味”當初克勤禪師穎悟後,書此四字真訣,再贈送日本弟子,現被收藏於日本奈良的大德寺。這直接開啟了後世日本茶道之大興。

坦而言之,今日之“禪茶一味”,更加得力於日本茶道的極力推崇。而日本則將茶味和禪理,一一融合在諸項繁複、嚴謹、無比精緻的茶道儀式之中,岡倉天心甚至稱日本茶道為“唯美的宗教”。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日本茶道

相對於儀式,茶的味道和功效,反而不再重要,甚至被忽略了。對比日本茶道的上下一致性,而在中國,茶文化至少呈現出了“民間茶”、“文人茶”、“寺院茶”等三種不同文化形態。

一盞茶中,是何時開始有了禪味?中日“茶禪一味”的箇中差異

圖:日本茶道用具

某種意義上說,日本茶道是先由茶精神而建立一種世界觀,進而極力尊崇;而在中國,茶則先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其次才上升至不同的精神境界。

五、結語

小小一杯茶,與佛教交融,竟能包融若許滋味。

僧人最初用茶淨心除煩,再進而悟道。瞭解了上述歷程,我們再來理解禪茶之味,也許並不在於明確最終是哪一滋味,而在於飲茶人在對茶與禪理的次第理解。

由茶進而證道的過程中,因茶葉與心靈間的激盪、交融不同,而層次各異,有味到無味,再到有味的這個過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