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秦腔《出五关》中应不应该取消《古城训弟》一折?

萌萌小笑笑


  • 《出五关》是秦腔中非常典型的一出老爷戏,关羽斩颜良后得到大哥刘备的书信,遂挂印封金,保护皇嫂前往河北找兄。全剧有三出戏可以说是《出五关》的戏核,那就是《灞桥挑袍》、《古城会》和《古城训弟》。

  • 其实现在大家普遍看到的版本都是以兰州市秦剧团张江中和张安学的版本为蓝本的。这个版本在剧目结构中不仅仅取消了以前剧本中《古城训弟》一折,而且也删减了以前剧本中的第一折戏《三辞曹操》。并且在唱腔结构上完全的取消了以箫管伴奏的昆曲曲牌。目前在秦腔音像资料中我们只能看到原甘谷县秦剧团杨安民老先生录制的一折《古城训弟》,可以一睹秦腔中关羽观春秋时用昆曲曲牌演唱的风采,在现实舞台上已经难觅秦腔的这种演唱技艺。

  • 《出五关》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关于《古城训弟》这一出戏对于全剧来说,其作用我们应该从《古城会》一折延续的看,当时马童进古城报信时,刘备其实并不在古城,只因为没有见到刘备只见了张飞,所以才闹出了关羽和张飞的矛盾,等关羽斩杀了蔡阳,一切烟消云散后,张飞才后悔不及,于是乎等刘备回到古城后,张飞向刘备说明原委,希望刘备从中斡旋,求的关羽的谅解。
  • 刘备为了桃园情义,献计张飞,让张飞头戴误杀,身穿官衣,以古城县令的身份头戴香盘向关羽赔罪,但是关羽一肚子的委屈,硬是不允,最后还是刘备亲自出面讲清,弟兄们才重归于好。


  • 我们知道,关羽出五关是为了前往河北找兄,其目的很明确,在原先的剧本设计上,几乎是遵循了《三国演义》的原著,因此上在《古城会》一折上其实刘备是没有出现的,现在的演出剧本上虽说是取消了最后一折《古城训弟》,但是为了说明出五关河北找兄的目的,所以在最后结尾时,硬生生的拉出了一个刘备,在整个故事情节上感觉非常的突兀,使得全剧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大大折扣。

因此上愚下且以为,不论是从故事的完整性上,还是在矛盾冲突的表现上,《古城训弟》这一出戏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取消。就整个《出五关》这出戏而言,《古城训弟》一折不仅能够展现出刘关张弟兄三人深厚的情义,而且能够舒缓观众在出五关斩六将中紧张的情绪,在弟兄矛盾貌似嬉戏打闹的过程中,关羽多年的委屈得以释怀,这也符合这出戏的核心意义和观众的审美需求。


秦腔须生


首先,肯定是不应该

众所周知,出五关是妥妥的武戏,从头到尾节奏感很紧迫,如果在斩蔡阳处戛然而止,有点临渊拽马。

古城训弟,

从内容上呼应前面马童报信时张飞断然不信和古城下张飞羞辱关公卖主求荣。

其次,从形势上,观众在从头至尾紧张的气氛中看完出五关,也需要舒缓一下,活跃下氛围

最后,站在关羽角度,多年在外,一路拼杀。终于回到了兄弟身边,有了慰籍。

古城训弟。多么熟悉的场景。就好比我们每年在外,过年抢票回家,不就是为了挨父母那几声言不由衷的骂


夜話秦腔


不能,训弟才是点晴收官之笔!


纷吾内美


这个环节不可以取消,因为大家都知道关老爷直,张飞粗

取消这个环节关张合好也无法展现给观众,所以不能取消。

个人看法,不代表它人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