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腔和甘肃秦腔哪家发展的好?

秦腔须生

甘肃和陕西是都是秦腔的大省,两地为秦腔的发展和再次繁荣都在努力奋斗,那么怎么样才算发展的好,个人认为应该同时具备以下的条件才能算得上好:

一、精准的市场定位,深厚的群众基础。作做为从业者,心理要明白秦腔来自哪里?千百年来是谁养育了秦腔?谁才是秦腔正真的衣食父母?搞不清楚这几个问题,你再有本事,也是无头苍蝇,一起都是徒劳。

二、丰富的剧目储备,优秀的人才培养。剧本是任何一个剧种的根,在现在的演出市场,不转变思维跟上市场的需求,必然被市场淘汰。而优秀的人才是撑起一部剧目的核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敢糊弄观众,观众就可以把你束之高阁而置之不理。

三、严谨的传承,敬畏的革新。万丈高楼平地起不,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有着它客观的发展规律的,违背了规律,就是无本之源,没有任何的生命力。

综合上面所说的三点,我们再客观的对比看看陕西秦腔和甘肃秦腔到底那家发展的好。

一、从市场定位上来说,甘肃的秦腔演出主要是神佛庙会演出为主,城市惠民补贴演出为辅,其是演出的体量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其体量的庞大足以容纳陕西、甘肃和宁夏的秦腔演出团体,这从陕西秦腔演出团体常年盘踞在甘肃演出就可以看出来。

从群众基础上来说,甘肃的观众更加的尊重演员,观众结构老中青搭配趋于合理,使得演员有着归属感。观众和演员沟通交流更加平繁。

而在陕西的演出市场,则主要集中在咸阳以北和向西的宝鸡地区。市场体量相对来说较小,观众结构老龄化严重。

二、在剧目储备上,甘肃的剧目依据实际的市场需求,恢复排演了很大的传统老戏和烟火戏以及神鬼戏,同时精心的保留了大部的传统骨子戏。在人才的培养上,近年来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在加强基本功的塑造和突出甘肃派秦腔的特点上,填补甘肃秦腔唱腔弱的现实情况,得到了出入出戏的全面发展。

而在陕西,做为现代秦腔“西安乱弹”的发源地,大团云集,名家云集,却不出戏,常年累月的那基本戏,观众已经形成了审美疲劳,这样的怪现象是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一些名演在本单位无戏可演,经常的搭班子跑江湖,造成了极度的资源浪费。而这种情况在西安以西就不会出现。这从咸阳宝鸡各地剧团常年累月在甘肃,宁夏的演出可以证明。

三、在传承上,陕西秦腔尤其是中路秦腔主唱不重演,使得演员基本功欠缺,在聚集人才后又不出戏,却是一门心思的排演不伦不类的新剧,脱离市场需求,脱离群众。

而甘肃秦腔素以刀枪把子取胜,尤其是本土演员唱功和对唱腔的处理过于简单粗暴。这也是为什么陕西秦腔能在甘肃秦腔分得演出份额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甘肃的大团开始注重唱腔方面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文武兼备的新秀,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综上,单就市场体量、剧目结构和群众基础来说,甘肃秦腔要比陕西秦腔好。从人才储备上来说,陕西优于甘肃,但问题是陕西空有那么多名家,却不出戏,岂不怪哉?


秦腔须生

陕西秦腔名家李梅《再续红梅缘》剧照

秦腔到底起源于甘肃还是陕西?这些年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与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到现在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从各方的观点来看,秦腔起源于今天的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一带,也就是忽略行政区划的“西秦”区域,这一点应该多数人能接受。这是“源”的问题。

陕西秦腔名家侯红琴《火焰驹》剧照

再说“流”的问题。秦腔发源于“西秦”后,逐步向东西南北扩散,以至于深刻影响了包括京剧、豫剧、晋剧、昆曲、绍剧等等众多地方剧种,所以有人称秦腔为“百戏之祖”。

陕西秦腔名家惠敏莉《柳河湾的新娘》剧照

单就陕西和甘肃来说,秦腔在“西秦”形成后,一方面,一路向西,辐射扩展覆盖到了如今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另一方面,在陕西,则形成了中路、东路等多路秦腔。在现当代,则归为“中路秦腔”一统,实际上也是各路各流派秦腔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产物。尤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西北其他四省区的知名秦腔演员,绝大多数是陕西籍,或自幼在陕西学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建国后秦腔是陕西毫无争议的“地方戏”,而甘肃的“地方戏”是陇剧。

宁夏秦腔名家柳萍《花儿声声》剧照

再说发展的问题。一个剧种发展得好不好,或者如题主所问,“陕西秦腔和甘肃秦腔哪家发展的好”,到底该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恐怕难有定论。我个人并未将“陕西秦腔”和“甘肃秦腔”看成两样东西,我认为,他们同宗同源,如今已是同一个剧种,只是有些细微差别而已。

青海秦腔名家屈巧哲《赶坡》剧照

从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甘肃和陕西的秦腔各有特色和侧重。就陕西来说,秦腔发展的基础雄厚、社团众多、名家云集,创新意识强成果多,“向上趋雅”的意味很浓。

新疆秦腔名家王玮《白玉楼》剧照

相比之下,甘肃及其他几个省区的秦腔,更侧重于继承传统、师承古人。在陕西看不到的传统本戏,陇东南的好多县级剧团仍在经常上演,而且一些剧团在想方设法努力挖掘复排消失多年的剧目,力求以此闯出一条秦腔“复兴”之路。

甘肃秦腔名家窦凤琴《斩秦英》剧照

此外,甘肃人对秦腔艺术深入骨髓、渗入血液灵魂的热爱,真是一种罕见奇特现象。特别在天水、定西、平凉、庆阳、陇南一带,只要有秦腔名家演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场景十分震撼。从这一点来说,甘肃有发展秦腔极其广泛深厚群众基础!这也许正是传统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所在!

窦凤琴在甘肃省甘谷县演出谢幕情景

最后,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我个人认为:目前秦腔还是在陕西发展得更好一些!


行摄驿站

1.实际上陕甘宁青新五省均有秦剧团,可以说起源同体,当然在日后发展中各自有独特的脉络和风格。

2.具体到陕西和甘肃,一定要讲哪家发展的好,很难有很标准的说法,不过可从一个方面来衡量:秦腔演员梯队,特别是优秀演员的水平上,得到一个结论。毫无疑问,陕西在秦腔人才方面更胜一筹。省戏曲研究院,易俗社,三意社等囊括了文艺界梅花奖的大部分秦腔获奖演员。甘肃方面稍逊风骚,人数方面少一些。

3.陕甘两家在秦腔表演上也有区别。自1983年打出“振兴秦腔”的口号来,陕西近年来一直在努力突破“秦腔不出西北”的局面,连续推出结合新时代的戏剧,如反映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的《大树西迁》等现代戏,在全国范围内巡演。反观甘肃,对于传统古戏的继承则非常专一,比如对于西周封神榜故事的演义很多。陕西秦腔这边相对来说,这样的古戏就少一些。

4.其实谈论陕甘哪家更好没有意义,两省间,不论是剧团,还是演员的沟通上一直很频繁,互相支持,在西北这片热土上,把祖先留的这笔财富共同携手发扬下去。


秦腔故事

我认为甘肃秦腔一直继承了古老秦腔的精髓,基本上是原生态的,粗狂豪放,苍劲阳刚,讲究做工架口,身段亮相。在角色行当中突出净角,曾涌现过刘茂森,米新红,黄新闵,张兰秦等杰出的秦腔净角泰斗。原汁原味的秦腔寄托了西北人对古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陕西秦腔委婉细腻,做工花俏阴柔,在角色行当中突出生角和旦角。近几年,陕西西安几家秦腔大剧院在秦腔改革上步子迈的很大,这本来是好事,但是这些改革大师们为了渴求现代时髦,为了强拉年轻观众,结果用生硬的套式很牵强的揉进了歌舞成分,结果把原本很精湛很严谨的秦腔曲子改了个面目皆非,特别是原本按照古老秦腔的调子唱下去很过瘾的唱腔,突然间给你来一句似现代歌曲的旋律,在一句唱腔中,前半句还像秦腔,观众正在跟着调子如醉如痴的哼唱着,正在陶醉期间,突然后半句嘎然而变,变得既不像秦腔,又不像歌曲,怪腔怪调,煞是难听,完全没有秦腔戏曲的一点味道。对人的感觉好些正在喝着一杯甘甜的蜜汁突然间变成马尿了,那种难受的滋味确实太伤人了。如果这样改革,不但不能吸纳年轻的新戏迷,就连原来的老戏迷恐怕也会跑光的。所以,甘肃秦腔好还是陕西秦腔好,不能一言以概之。就看秦腔人对秦腔执着的热度和审慎的态度。


山野逸云

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那么我觉得陕西秦腔应该是好一点,理由如下:

一、“秦腔”之名向外省流传,更有利于陕西秦腔的发展,因为大部分人会认为,秦腔是陕西省的文化招牌,很多不了解甘肃省的人,提到甘肃的戏曲,会第一时间反映是不是陇剧?

二、陕西秦腔名家要明显多于甘肃,在很大的程度上,一个戏曲的走向,是要看戏曲名家是不是能够好好的传承,所以对于戏曲来说,人才特别的重要。

三、我一直认为,戏曲是需要打破传统,推陈出新的,而这一方面,陕西做的比甘肃要好太多,陕西善于推出新的剧种,而甘肃总是守着老秦腔,不肯创新。

四、陕西的戏曲主力基本上全放在秦腔上面,而甘肃还要兼顾陇剧,有不少原先唱秦腔的演员,被掉到了陇剧团。

五、陕西秦腔多为自创人才,甘肃秦腔多为引进人才,谁的创造性更强,一目了然。

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陕西人常常自诩秦腔传承了几千年,为什么近些年,发展势头都快要被甘肃、宁夏给反超了,谁能告诉我?


戏曲说

从目前发展现状看,西北五省秦腔已不是陕甘争霸,陕西独占鳌头了。现在是陕西和宁夏在争夺影响力,陕西影响力无法撼动,因为西安是秦腔的京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宁夏秦腔在中国剧协副主席戏曲二度梅花奖宁夏文化厅副厅长的带领下,在全国大放异彩。他们的现代戏三部曲狗儿爷涅槃花儿声声王贵与李香香蜚声全国剧坛,成就直接叫板陕西戏曲研究院的西京三部曲。他们的梅花奖六朵,柳萍李小雄屈莲英侯艳张晓琴韦小兵,其中柳萍是当之无愧的二度梅花奖。反观甘肃秦腔,前几年还有窦凤琴谭健勋张兰秦撑门面,现在随着他们的退休和出走,剧坛死机一片。再加上政绩的驱使,甘肃在人造剧种陇剧上大做形式和文章,秦腔基本是自我发展,基本没有大动作。但我发现,甘肃电视台的大戏台栏目近期异军突起不但在甘肃卫视晚间黄金段播出,而且节目质量超过秦之声,是目前甘肃秦腔的唯一亮点。


我是谁109253111

当然,是我们陕西的秦腔艺术发展的最好。如:我们陕西的三大剧院,已经打破世界纪录。秦腔乐队庞大,乐器齐全,优美动听,令人陶醉。2017年八月份研究院和三意社把秦腔艺术唱到丹麦去了。我期待陕西的秦腔艺术永远走在辉煌的道路上。甘肃的秦腔乐队本来就欠佳,演员唱腔干巴巴无韵味。


凤150187527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剧种。作为一个甘肃人,但我不得不实事求是的说,陕西的秦腔氛围要比甘肃的好,走到陕西哪里都有秦腔的影子;但是甘肃民间也是非常喜爱秦腔这种艺术的,近几年再加上政府以及各团体的重视,秦腔在甘肃也发展的非常好!


印象麦积

陕西秦腔发展得很好!艺术水平高,这是有目共睹,是事实。但已经变味了,每年秦腔大赛太多,好的演员,好苗子都往西安大 剧团跑了,大剧团待遇好,轻松。各地方县剧团演员水平差些,老百姓欣赏水平高的不愿看。想看名星演唱的,没好多钱请不来,哪怕宁愿闲着也不会去下到农村去演出,已经完全脱离群众了。钱少你还想看好戏,做梦去吧!宁愿到外国去演出,也不会委屈求全去农村的,外国人能听懂你唱的啥玩意!甘肃秦腔发展的差一点,但他们艺术家们经常下到农村为老百姓演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得很棒!祝愿秦腔事业能够发展壮大!


用户50242237159Zhang

不邀义答。能叫秦腔你想想?为什么不叫甘腔呢?你再想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