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投資失敗中汲取的5點教訓

回想自己這些年的投資歷程,沒有成功的經驗,只有失敗的教訓。唯一年產生盈利的年份是去年,相當於多掙了半個月的工資。目前通過跳坑,埋葬自我,學習突破,自認為走上了正確的投資之路,但自己還在實踐中,成果還需時間驗證,不敢輕易分享。等到檢驗完成果再來和大家分享,現在只能說說我走過的哪些失敗的坑,你可以參考,避免重複的犯錯,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遠

,雖然是一個失敗者,也不是巨人,哈哈。

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成功中吸取經驗!

希望通過我自己的分享,你可看到投資錯誤的邏輯和思維,避免自己出現同樣的錯誤,使自己少走幾年彎路,少虧點錢,更夠更快的走上正確的道路。巴菲特說過:保住本金,保住本金,保住本金!

我自己投資失敗的5點經驗教訓。

1,先學習在進場。

股票是一個低門檻市場,低到你只要年滿18週歲去證券公司開個賬號就可以。現在更方便,直接通過手機就可以線上開戶,連營業廳都不用跑。如此之低的門檻,加上到牛市的時候媒體報道某某股票漲了多少,誰誰翻了多少倍。一瞬間,發家致富的門路就在眼前,還能在錯過嗎?立馬開戶進場交易,第一買賣連怎麼買賣都不知道,費用也不知道,買的是啥股票也不知道,只知道股票的名稱和代碼,買入的價格。

我想大部門股民都經歷過這麼第一次,很少有人能在學習之後入場,況且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學什麼。這麼懵懵懂懂進入市場,不割你韭菜,割誰韭菜?

我們畢業去到世界500強找工作,去當公務員,哪個不是先看學歷,再看簡歷,再一面,二面,三面的,哪個不得經歷千軍萬馬才能就得去。

門檻高的市場進去的,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早已將大部分人擋在門外了,能進去的都是能掙錢的。門檻低的市場,是個人都能去,還都是懷著發財夢進去的,盈利只能發生在少說人身上。這就是七虧二平一盈利。

越是門檻低的市場,越要先去學習,瞭解市場,瞭解規則。這也不代表著只要學習了就可以避免虧損了,理論距離實操還是有一段路程要走的。學習能減少虧損的概率和數量,但並不能避免虧損。

2,技術指標的滯後性。

在股票市場賠錢以後,就尋找掙錢的方法,在書店看到技術指標之後,感覺到了天堂。均線,MACD,KDJ,布林通道看上去和K線結合的那麼完美,運用這些指標還能不掙錢嗎?抱著書本樂呵呵的去記筆記,背口訣去了。學完之後,去驗證歷史,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但是用到現在的時候又迷茫了。

怎麼回事呢,我拿MACD這個指標舉例。


我從投資失敗中汲取的5點教訓

看這張圖片,咋一看去MACD這個指標準確的預測了股價的上漲和下跌,死叉時賣出,金叉時買入,就可以在高點低點之間高拋低吸。

那麼在來看看放大的圖片。當股價走到這裡,MACD指標提示死叉,你是賣呢還是不賣呢?

我從投資失敗中汲取的5點教訓

幾天之後,股價走到了下面這個階段。股價由29.82上漲到了33.48,如果按照死叉賣出的原則,你就少掙了10%的收益。那麼股價走到現在,MACD又提示金叉,你是賣呢還是買呢?

我從投資失敗中汲取的5點教訓

幾天之後,股價是這樣的走勢。

我從投資失敗中汲取的5點教訓

用技術指標驗證過去完全沒有問題,但用技術指標來判斷現在和未來就有很大的問題。所有的技術指標都是根據過往的價格,通過一系列算法推導出來的指標。用過去推導未來,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切記是根據過去的價格,算法計算的。

技術指標的作用是用來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的,而不是根據技術指標來做判斷的。

所有的技術指標裡,我關注的有均線和MACD,其他的個人感覺太不靠譜,失效的可能性太大。

3,減少交易頻次。

因為股票市場的交易規則是T+1,當天買的不能當天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較少了交易頻次,保護了股民朋友們。而我在T+0的黃金市場上,一天能交易買賣兩三次,一會買漲一會買跌,自己都不知道是處於上漲的階段,還是下降的階段了。只是在價格的變動裡尋找買賣交易的刺激,贏了歡呼雀躍,輸了拍爹罵娘。

任何一個交易市場都是需要收取交易費用的,有的高有的低。對我們來說任何一筆交易對我們來說都是產生虧損的,因為有交易費用要付。雖然很少,但積少成多,交易頻次越高,一年折算下來對收益率的影響就會越大。

市場短期的走勢是很難判斷,就比如這次疫情,美股上千點,下千點,來來回回好幾次。頻繁交易者認為抓住市場的每一次波動,一年下來會是年漲幅的好幾倍。理論上確實沒錯,前提是你每次的判斷都正確,可惜的是短期的交易輸贏概率和拋硬幣差不多,都是五五開。

減少交易的頻次,把焦點放在長期趨勢上面,反而可以提高勝率。短期很難預判,但長期還是可以預判的,再者一旦趨勢形成,不是立馬就可以翻轉的,他是需要時間醞釀的。從19年下半年開始,國際黃金的交易我只買了兩次,到現在還沒有賣出,結果資金還翻了一倍多。如果交易公司都遇到我現在這種的一年不交易那麼幾次,估計都快餓死關門了。

4,股票市場不是零和博弈的市場。

很多人說股票市場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你掙的錢是從別人口袋裡拿出來的。對於這個觀點,我嗤之以鼻。

先說賭場的例子,賭場靠什麼掙錢呢,靠的是抽取贏家的百分比。一個賭局,到最後一定是有一個贏家,一個輸家,而賭場的抽成實際上是從輸家的錢裡面拿出了一部分,對於對賭的這兩個人來說並不是零和博弈,因為一部分的資金分流到了賭場。

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和賭場的盈利模式差多不多,不過他們不是抽贏家的錢,而是抽交易的錢。不管你在交易市場是否掙錢,你每次的買賣都得給開戶公司交佣金。這麼一個交易規則如何成為了零和博弈呢。

再說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假如一家公司上市,發行了100萬全流通股本,每股10元錢。你持有10萬股本,在今天的開盤,有人以11元的價格買了1萬股你的股本,股票的價格從10元漲到了11元。而這100萬股中,只有1萬股是以11元的價格成交的,剩餘的99萬股原本每股值10元,但由於每股價格漲到了11元,那麼這99萬股就從990萬變成了1089萬,而多出來的99萬就是憑空創造出來。

為什麼股票大跌的時候,媒體總報道市值蒸發了多少萬億,蒸發的資金,就是把上面的例子反過來理解就是了。

股票市場不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股票市場是一個創造財富的市場。

5,不要借超出自己界限的錢投資。

投資市場一直有一句話,不要借錢投資。我個人理解是不能借超過自己界限的錢投資,比如你一年只能掙10萬塊錢,而你卻借了100萬的資金進入市場,那這和送死差不多。

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自己的錢投資,沒有什麼心理壓力,但如果用了貸款的錢,信用卡的錢,借的錢,心態立馬變得不一樣了。

我自己的經歷是當時刷卡的錢,去做交易。心理還美滋滋的想著,卡的錢可以無息的用40到50天,掙了錢,再把本金還回去,銀行免費給自己提供資金。然後,沒有然後了,一個月之後把錢分期,而後慢慢還款。

投資的錢一定是在自己承受範圍內,不影響家庭生活,孩子教育,生病看病的。如果你投資錢涉及到了這些方面,建議趕緊撤出來,生活處處無意外。離我們最近的這次,疫情,網上曝出,很多人不能正常上班,沒有收入,房貸和生活都受到了影響。

投資的錢就當是沒有的錢,是改善生活的錢。掙了,我們皆大歡喜,可以犒勞一下自己。賠了也沒有關係,不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

用正確的錢,正確的心態去看待投資這件事。

投資不是發家致富的途徑,投資是讓財富合理增值的途徑。


總結:先學習在入場,不要相信技術技術指標,減少交易頻次,股票市場創造財富,不要借超過自己界限的錢投資這五點失敗教訓是自己血淚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讓你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