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血糖多高算正常?

墨梅165043446


段醫生答疑在線🔑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治療的第一任務——控制血糖,以預防各種併發症。但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血糖控制目標:40歲和70歲的控制目標不同,有心臟病和沒有心臟病的目標不同。那麼,不同的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在什麼範圍才是正常的呢?



看血糖控制情況的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1)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能看血糖控制情況,經常測量,可以隨時瞭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

(3)糖化血紅蛋白:反映平均3個月來的血糖水平,不受飲食、運動、情緒等的影響,看血糖長期控制情況的主要指標之一。糖化血紅蛋白與平均血糖水平(不是空腹血糖,是全天的平均血糖)的關係大約是:6%≈7.0,7%≈8.6,8%≈10.2,9%≈11.8。




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1)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建議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10.0mmol/L。

(2)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為<7%。

(3)糖尿病病程較短、年齡較輕預期壽命較長、沒有心腦腎眼等併發症、無合併心血管疾病、沒有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可以更為嚴格點,<6.5%。

(4)有嚴重低血糖史、年齡較大預期壽命較短、有顯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併發症、有嚴重合並症、糖尿病病程很長等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可以寬容點,<8.0%。

(5)兒童和青少年,空腹血糖<7.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儘可能控制在6.5%以下。

(6)孕婦,空腹血糖<5.3 mmol/L、餐後1小時血糖<7.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 6.7mmol/L。同時避免血糖<4.0。

(7)對多數危重症和擬進行手術的糖尿病患者推薦血糖控制目標為7.8~10.0mmol/L。



段醫生特別提醒:

(1)控制血糖的方法:以生活方式調整為基本措施,同時口服藥和胰島素降糖。

(2)糖尿病患者,還得同時控制血脂(總膽固醇<4.5,甘油三酯<1.8,高密度脂蛋白>1,心腦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1.8,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2.6)、血壓(<130/80)、體質指數(<24)。因為,這些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3)勤測血糖,為了測量方便,最好自備血糖儀,並定期和抽血結果進行對比。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的控制血糖穩定至關重要,血糖波動,降糖不夠或過度,導致的血糖高或低都會威脅人體健康,所以說,患者一定要注意血糖的控制。而血糖多高算正常,還需根據不同人群來定。

糖尿病人血糖多高算正常?

1、血糖控制目標應當“兩全其美”。

嚴格控制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好處多多,是減少患者併發症的發生和進展的關鍵,然而血糖降得太低的話,同樣不利於人體健康,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等。

(1)降血糖應以平穩為佳,血糖降太快,往往造成血糖大幅波動,而血糖波動大,同樣會導致併發症。一般建議糖友的血糖不要低於4.4mmol/L的為好。中國2型糖尿病指南曾明確指出,正常人群,低血糖的標準應該小於2.8mmol/L,而糖友血糖≤3.9mmol/L已屬低血糖。

(2)尤其對於血糖非常高的患者,機體習慣了高血糖環境,血糖驟降時,會出現低血糖,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甚至昏迷等。

(3)本著“兩全其美”的血糖控制原則,我國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4.4~8.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於6.5%。

2、不同人群,標準有別。

上述標準主要適用於普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而對於青少年、孕婦、老年人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血糖控制標準。

(1)糖尿病兒童:因為兒童飲食不規律,每天的活動量隨機性大,且兒童缺乏對低血糖的認知及處理,若血糖要求嚴格達標,易導致低血糖,還會因營養攝入不足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建議適當放寬兒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標準,餐前血糖在5.0~10.0mmol/L即可。糖化血紅蛋白低於7.5%最佳,最好在7.5-9.0%。

(2)糖尿病孕婦:血糖高會影響孕婦及胎兒的健康,所以,糖尿病孕婦的血糖建議應嚴格的控制,使其維持在正常水平。建議空腹血糖不高於5.5mmol/L,餐後1小時不高於7.8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6.6mmol/L。

(3)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更易患低血糖,且易出現“無症狀低血糖”,甚至出現昏迷,同時,老年患者並發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低血糖可誘發心梗或腦卒中,後果嚴重。所以,老年患者的標準建議放寬,空腹血糖低於8.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12.0 mmol/L。

(4)嚴重併發症的患者:對於已有併發症的患者,或血糖起伏大、低血糖頻發的患者,或病情嚴重不能自理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標準可放寬,空腹血糖低於8.0mmol/L,餐後2小時低於11.0mmol/L。


鹽酸索他洛爾


一、糖尿病診斷的標準

1. 糖化血紅蛋白A1c≥6.5%。

2. 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義為至少8h內無熱量攝入。

3. 口服糖耐量試驗時2h血糖≥11.1 mmol/L。

4. 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狀的患者,隨機 血糖≥11.1 mmol/L。 在無明確高血糖時,應通過重複檢測來證實標準1~3

二、正常血糖值(正常範圍)

空腹血糖:3.9mmol/L≤空腹<6.1mmol/L

口服糖耐量實驗時2h血糖:小於7.8mmol/L

三、潛在人群(口服糖耐量受損、糖耐量減低)

空腹血糖:6.1mmol/L≤空腹<7.0mmol/L

口服糖耐量實驗時2h血糖:7.8mmol/L≤餐後2h<11.1mmol/L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

它本質上是2型糖尿病的警告信號,即血糖水平高於正常,但還沒達到2型糖尿病的確診數值。雖然糖尿病前期尚未轉化為糖尿病,但同樣可能已對身體造成損害。


糖尿病前期有什麼症狀?

多數情況下糖尿病前期無明顯症狀,但脖子、腋下、肘部、膝蓋和關節皮膚變黑可能是個信號。如果出現過度口渴、疲勞、尿頻等,需要懷疑是否已變為2型糖尿病。


在此,介紹一種控糖穩糖、平穩降血糖的藥品“參花消渴茶”,國藥準字B20020426。

堅持服用“參花消渴茶”:

針對糖尿病前期的情況,服用

參花消渴茶堅持治療數個療程,糖尿病前期就可以恢復健康狀態,樂享美好生活。如果你覺得自己具有糖尿病前期風險,請及時到醫院檢查,請醫生確診。同時採取以上相應措施,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簡單快樂150558226


糖尿病患者,治療糖尿病目的是要通過飲食、藥物和運動等綜合手段使血糖值控制在理想的水平,減少長期高血糖導致的各種併發症。


不能說糖尿病患者血糖達到什麼水平算正常,應該說血糖達到什麼水平比較理想。

由於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具體病情有區別,相應的理想血糖水平也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新診斷的年輕的、預期壽命長、無嚴重心腦血管併發症、低血糖風險低的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是:空腹血糖控制在4.4~6.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或任意血糖在:6~8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或更為嚴格<6.0%。

對反覆低血糖發作的患者、高齡大於80歲的老年患者、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預期壽命<5年的患者、沒有家屬陪伴的老年人、有智力障礙的患者,要求血糖控制應該放寬,避免血糖控制嚴格,發生低血糖,而誘發不良事件;這些患者的理想血糖目標是:空腹血糖控制在8~1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或任意血糖在:8~12mmol/L,甚至可放寬至13.9mmol/l;糖化血紅蛋白:<8%。

其餘的一般人群,理想的血糖目標是: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或任意血糖在:<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

總結: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應該綜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設置符合自己的目標,在保證安全,不發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可以儘可能的使血糖控制得更低一些。


DOCTOR劉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嗎?什麼情況下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我們知道,血糖值是不斷變化的,飲食、運動等因素都會影響血糖值。因此,在什麼時間段來進行血糖值測定是有講究的。

隨機血糖測試

從字面上理解,「隨機」二字說明這項檢查不受時段的影響,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相比其他兩項檢查,這是最為方便的血糖測定方法。

通過這項檢查,如果受檢者的血糖值大於 11.1 mmol/L,便可擬診糖尿病。擇日再隨機測兩次血糖值,若血糖值仍居高不下,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空腹血糖測試

這項檢查一般在進食晚餐 10 小時後進行,因為此時的血糖受食物的影響是最小的。

如果受檢者的空腹血糖值大於 7 mmol/L,可擬診糖尿病。再配合隨機血糖測試,若隨機血糖值大於 11.1 mmol/L,就可以診斷糖尿病。

糖耐量試驗(OGTT)

這項檢查要求受檢者在測得空腹血糖後,飲用 75 克的葡萄糖粉,然後再測定血糖值的變化。一般我們檢查服用葡萄糖粉後 1 小時和 2 小時的血糖值。根據空腹和 2 小時的血糖值,可以判斷受檢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1)血糖值高於正常範圍,但又不能歸入糖尿病範圍。臨床上將這一部分患者診斷為「糖耐量受損」。

(2)OGTT 試驗中,餐後 1 小時的血糖值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標準,但如果此時的血糖值大於 10 mmol/L,即使最後根據空腹和 2 小時血糖值這兩個標準判斷為正常血糖,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

這種餐後血糖迅速上升後又迅速下降的狀況,可見於甲狀腺亢進、胃大部切除術後的患者。這些人具有發展為糖尿病患者的「潛質」,需要分外留意自己的血糖值變化。

(3)OGTT 試驗是較為精確的診斷方法,通過它還可以得到隨機血糖測試和空腹血糖測試無法知曉的信息。

(4)進行 OGTT 試驗時,若同時測定空腹、餐後 1 小時、餐後 2 小時的胰島素水平,還有助於瞭解受檢者進食和胰島素分泌的關係。

「糖耐量受損」是糖尿病的預警牌

當第一次聽說自己「糖耐量受損」的時候,各個人的反應是不同的。

有人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還好,我還不是糖尿病!

有的人則皺著眉頭感嘆:我是不是很快就要得糖尿病了呢?

的確,這種臨界的診斷總是讓人困惑。而事實上,2 型糖尿病的發展過程中總是經歷過這麼一個臨界的狀態,這就意味著「糖耐量受損」是糖尿病的預警牌。

當然,有一部分患者會長期持續這種「臨界」的狀態,甚至還能恢復成正常血糖。但總而言之,由於遺傳因素和生活習慣的影響,最終由臨界狀態過渡到糖尿病的患者仍屬多數。

很多「臨界」患者同時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若這些因素長期存在,容易發生動脈硬化,最終可以導致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

因此,「臨界」患者不應無視自己的「糖耐量受損」,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飲食,並進行適量的運動。


尿糖檢查

除了上面提到的血糖檢查方法,還有尿糖檢查,它可以初步篩查推測血糖值的高低。

腎臟功能正常的話,血糖值超過 160 ~ 180 mg/dl 的時候,我們便可以在尿中檢測出葡萄糖。由於正常的血糖值不超過 140 mg/dl,健康人的尿中是很難發現糖的。

根據尿糖的陽性結果,我們可以推斷出受檢者的血糖值是超出正常範圍的。

但是,因為腎臟的個體差異,部分受檢者在血糖值正常時也會出現尿糖測試陽性,我們稱之為「腎性糖尿」。此外,也有因進食方式、勞累、高齡等因素導致尿糖的出現。這些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判定受檢者是糖尿病患者。

因此,當尿糖呈現陽性時,最好再選擇一種合適的血糖檢查進行確診。


糖尿病同伴


3.9~6.1為正常值,糖尿病嚴格說,叫尿糖症,只是一種症狀,不叫病。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你的胰島受損。你應該更多關注如何修復胰島細胞或提高胰島細胞產生胰島素的能力。血糖只是檢驗你胰島素是否正常的指標。降一輩子血糖 吃八輩子藥都好不了。


自然營養學


到底是不是所有糖尿病人的血糖都恢復到正常狀態才最好的呢?其實不然,這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通常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對於正常的青壯年以及身體條件比較好的老年人,這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需要嚴格的空腹控制在6.1-7mmol/l,餐後兩小時控制在7-8mmol/l左右,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7%之間。因為這類患者的糖尿病預期更長,嚴格控制血糖對未來的生活質量和併發症的進展都有良好的受益。而對多數住院需要手術的糖尿病患者推薦血糖控制目標為7.8-10.0mmol/L,對少數患者如低血糖風險低、擬行心臟手術者及其他精細手術者可建議更為嚴格的血糖控制目標6.1-7.8mmol/L。孕婦的糖化血紅蛋白需<7.0%,因為孕婦的胰島素分泌比較旺盛,因此餐前血糖控制在 3.9-6.5mmol/L,餐後血糖在8.5mmol/L以下。而對於年齡較大的老年人,嚴重低血糖史、預期壽命較短、有顯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併發症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是比較寬鬆的,HbA1c目標8.0%左右即可。


藥事健康


您是確認糖尿病了麼,還只是血糖檢查偏高呢?不知道你的情況,那麼我就都說說,您耐心看一看!



首先,假設您查了血糖,結果顯示數值偏高,那這並不意味著您就是糖尿病!首先說一下糖尿病的標準,因為數據偏多,可能會看的眼花繚亂,所以我寫的簡單些,您有疑問可以隨時問我!

具有典型症狀的人,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可以考慮為糖尿病,但是這裡要注意三件事,第一,什麼是典型症狀,常見的便是“三多一少”,就是吃的多、喝得多、尿的多、體重減少;第二,餐後血糖是怎麼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是從你第一口飯入口開始算的;第三,因為化學試劑的區別,所以這裡寫的數值或有偏差,所以如果你是自己使用血糖儀自檢的話,應該先看清楚說明書上對這個數值的圈定,如果你是去醫院檢查,那就更方便了,化驗單上會註明該檢查所示血糖的正常範圍,一目瞭然!



如果你僅僅是血糖數值偏高,而沒有出現典型症狀,那麼就不要過早下結論,因為還有兩種原因會導致血糖偏高,第一,前一天過多的食用甜食,因為超過了身體的代謝能力,所以血液會殘留較多的糖,以至於第二天的結果出現異常;第二,糖耐量異常,說的是空腹血糖小於7.0且大於等於6.1mmol/L,或糖耐量實驗後血糖大於等於7.8且小於等於11.1mmol/L,這種狀態,又被稱為糖尿病前期,是一種可逆狀態的血糖異常,它也是你唯一的一個擺脫糖尿病的機會!



另外,如果你本身就已經被確診為糖尿病,那麼我就要問一下你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了,如果您是老年人,那麼可以適當放鬆標準,可以將血糖標準控制如下:空腹血糖6~8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8~9mmol/L;如果您不僅是老年人而且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那麼您的血糖控制就要再換一個標準了,如下:空腹血糖7~9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8~11.1mmol/L;如此細化血糖標準,是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身體條件不同的人對血糖含量的需求不同,一是防止血糖過高引起併發症,二是防止血糖過低對心腦血管造成影響,以保證生活質量。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有不同觀點,請告知!


綜合內科張醫生


糖尿病診斷標準還是比較容易的,首先得看有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如果有這樣的症狀,那麼空腹血糖≥7mmol/L或隨機血糖≥11.1mmol/L兩者有其一即可診斷。如果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那麼需要滿足兩次血糖(非同一日)超標,這樣的血糖可以是空腹或者OGTT2小時血糖。


懶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