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男人雖然很多時候對外稱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可內心深處卻是……

特別是結婚之後的男人,一怕“喜當爹”(娶一贈一);二怕“隔壁老王”。而這種心理每個人都會有,古人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古代,古人是如何避免“喜當爹”這件事的。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1、守宮砂

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點一顆鮮豔的紅痣,以驗證女人們的貞操,在古代是常見的,叫“守宮砂”。不明就裡的人,以為“守宮”就是守住那神聖的一方妙處。

引晉朝《博物志》中記載:如果用硃砂餵養壁虎,壁虎全身會變赤。吃滿七斤硃砂後,把壁虎搗爛並千搗萬杵,然後用其點染處女的肢體,顏色不會消褪。只有在發生房事後,其顏色才會變淡消褪,是以稱其為“守宮砂”。

有了這種傳說中效果絕佳且步驟簡單的能夠驗證女子“貞操”的方法,也不管其是否真實,一些朝代便把選進宮的女子點上“守宮砂”,作為其是否曾經犯淫犯戒的標誌。在民間流傳開來,以訛傳訛,便有了以後眾多的武俠小說作者借用“守宮砂”來做的文章。據說,守宮砂只能用來驗證處女的貞操,已婚婦女是絕對不靈驗的。實際上,這種辦法是在宋代隨理學的興起而得到推廣的。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2、三月廟見之禮(成親三個月內不同房)

三月廟見之禮是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們避免“喜當爹”的手段,因為春秋時期的女子不那麼重視貞操,而且野合而生的子女又比較多,所以貴族就開始想用某種辦法或者防範的手段來杜絕這種事情發生,也就是三月廟見之禮。

三月廟見之禮很簡單,就是女子嫁入夫家之後三個月不能和丈夫同居,只有等到“三月廟見”儀式結束之後,女子的妻子身份被確認,然後男女雙方才能正式結為夫婦,才可以同居同房。所謂的,確認女子的妻子身份,其實就是想要確認女子並沒有懷孕。

這種儀式在很早之前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外加上研究先秦婚姻制度的學者並沒有大肆宣傳此制度,所以並不被世人所熟知。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3、 貞操帶

古代很多大戶人家都是三妻四妾的,為了避免那頂帽子落到自己手上,古人發明了貞操帶這一物件。貞操帶不僅中國地區流行,在十四世紀的歐洲地區也流行使用貞操帶。

貞操帶的原理都是用鎖把女性的隱私部位鎖住,僅留下排洩和大姨媽的地方。這種物件的發明,是用來保證自己不在家時,妻子不會不忠於自己。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4、殺首子

殺首子,也就是殺掉所生的第一個孩子的風俗,這一種手段非常極端,也非常不可取。《資治通鑑》曾經記載過這件事,古代時期羌族和胡族都是混居,男女關係也比較隨意,生出的孩子都不知道父親是哪個,所以結婚之後都會把頭胎殺掉。

這一件也很好理解,但是這一點非常不可取,畢竟有可能是自己的親兒子。元朝時期一些野史記載,元朝統治時期,就號稱有元代統治者的官員,享有對漢人女子的初夜權-有黃花閨女先讓元人“睡”,這樣老百姓家生的頭生孩子是蠻雜種,不少被父母直接摔死了。

漢人為了保持血統一般也都會殺首子。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