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男人虽然很多时候对外称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可内心深处却是……

特别是结婚之后的男人,一怕“喜当爹”(娶一赠一);二怕“隔壁老王”。而这种心理每个人都会有,古人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古代,古人是如何避免“喜当爹”这件事的。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1、守宫砂

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以验证女人们的贞操,在古代是常见的,叫“守宫砂”。不明就里的人,以为“守宫”就是守住那神圣的一方妙处。

引晋朝《博物志》中记载:如果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吃满七斤朱砂后,把壁虎捣烂并千捣万杵,然后用其点染处女的肢体,颜色不会消褪。只有在发生房事后,其颜色才会变淡消褪,是以称其为“守宫砂”。

有了这种传说中效果绝佳且步骤简单的能够验证女子“贞操”的方法,也不管其是否真实,一些朝代便把选进宫的女子点上“守宫砂”,作为其是否曾经犯淫犯戒的标志。在民间流传开来,以讹传讹,便有了以后众多的武侠小说作者借用“守宫砂”来做的文章。据说,守宫砂只能用来验证处女的贞操,已婚妇女是绝对不灵验的。实际上,这种办法是在宋代随理学的兴起而得到推广的。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2、三月庙见之礼(成亲三个月内不同房)

三月庙见之礼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避免“喜当爹”的手段,因为春秋时期的女子不那么重视贞操,而且野合而生的子女又比较多,所以贵族就开始想用某种办法或者防范的手段来杜绝这种事情发生,也就是三月庙见之礼。

三月庙见之礼很简单,就是女子嫁入夫家之后三个月不能和丈夫同居,只有等到“三月庙见”仪式结束之后,女子的妻子身份被确认,然后男女双方才能正式结为夫妇,才可以同居同房。所谓的,确认女子的妻子身份,其实就是想要确认女子并没有怀孕。

这种仪式在很早之前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外加上研究先秦婚姻制度的学者并没有大肆宣传此制度,所以并不被世人所熟知。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3、 贞操带

古代很多大户人家都是三妻四妾的,为了避免那顶帽子落到自己手上,古人发明了贞操带这一物件。贞操带不仅中国地区流行,在十四世纪的欧洲地区也流行使用贞操带。

贞操带的原理都是用锁把女性的隐私部位锁住,仅留下排泄和大姨妈的地方。这种物件的发明,是用来保证自己不在家时,妻子不会不忠于自己。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4、杀首子

杀首子,也就是杀掉所生的第一个孩子的风俗,这一种手段非常极端,也非常不可取。《资治通鉴》曾经记载过这件事,古代时期羌族和胡族都是混居,男女关系也比较随意,生出的孩子都不知道父亲是哪个,所以结婚之后都会把头胎杀掉。

这一件也很好理解,但是这一点非常不可取,毕竟有可能是自己的亲儿子。元朝时期一些野史记载,元朝统治时期,就号称有元代统治者的官员,享有对汉人女子的初夜权-有黄花闺女先让元人“睡”,这样老百姓家生的头生孩子是蛮杂种,不少被父母直接摔死了。

汉人为了保持血统一般也都会杀首子。

古代防“隔壁老王”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