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在春天邂逅,從當下行動

在春天邂逅,從當下行動

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 孫建輝

桓臺一中附屬學校以“書院文化”為建築和辦學特色,整體佈局為三書院(格致書院、真誠書院、真善書院)一文院(健德苑),充分展現了他們“創生態育人環境,揚百年人文精神”的學校設計理念。秩序的柱廊、適宜的庭院、開闊的廣場以及標誌性的雕塑,通過這些元素為孩子們塑造了一個濃郁的書院氛圍,這與附屬學校“格物致知,求真至善”的全新辦學理念相契合。

上午的活動從學校的會議室開始,映入老師們眼簾的毛筆手寫的桌籤讓老師們感受到來自學校的精心佈置和對工作細節的一絲不苟。

活動由學校王魯芹書記主持,首先由三組組長孫希山校長介紹了來自陽信的各位老師。之後逯志平校長做了題為《弘揚書院文化 建設學校特色》的學校建設介紹。學校以“書院文化”為建築和辦學特色,整體佈局為三書院(格致書院、真誠書院、真善書院)一文院(健德苑)。優雅的綠化、精細的線腳、經典的紅磚砌築、舒適的景觀序列。穿行在學校之中,是每個學生內心裡對於神聖的知識殿堂的印象和憧憬,為師生提供一個宛如城堡般情景化、戲劇化的校園。會議最後,王書記傳達了一種附屬校專門為本次跟崗學習制定的活動方案及人員分工。

會後,在逯校長的引領下,在結對科室主任的陪同和介紹下,我們參觀了校園。學校按現代化標準建造的多功能教室,高標準圖書館、創客教室、智能書法教室、多功能鋼琴教室、心理減壓室、標準室內體育館、史地互動實驗室等先進設施設備,所有教室均配備雙攝像頭,一口教室就是一個獨立的錄課室,並且面對所有辦公電腦開放。整個校園花團錦簇,綠意盎然,現代氣息與藝術氛圍和諧統一,為一中附校學子提供理想的學習環境。讓隨行參觀的老師們嘖嘖稱讚,老師們認為能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和成長,孩子們一定是開放、自由、幸福的。

接下來的跟崗學習主要由三個活動:觀摩骨幹教師課堂、觀摩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聆聽學校各處室分享的專題報告。


在春天邂逅,從當下行動

四天的時間,我們觀摩了三節數學、三節語文以及一節美術課堂。數學課堂通過“情景+問題”的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孩子自主學習、快樂學習。語文課堂以“主題式學習”形式,少講解多閱讀、少課文多活動,採用“一篇帶多篇、篇章帶整本”的閱讀策略。在幾位老師的課堂上,時刻關注每位學生聽課習慣的養成,在後進生回答不出問題時,不是著急地讓會的學生說出答案,而是通過不同方法的提醒和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並耐心等待答案,讓後進生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也讓我想到一句話:一個孩子的成功不能代替所有孩子的成功。這樣的課堂質樸而高效。

聽課之餘,學校教務副校長以及德育副校長奉獻了兩場主題為《課程育人,教材不育人》、《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成長》的報告。我們認識了學校的“2—8-5格致課程體系”,學校以國家課程為基礎,依據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從學生的“學”出發,從學生的“需”出發。建立並完善能滿足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和創新人才培育所需要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機制,以校本課程建設推進學校課程體系建設,以學校課程體系建設拓展學生髮展的空間。學校在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方面做的嘗試和努力。

為期4天的跟崗學習,雖然步履匆匆,但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與管理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的行政人員、骨幹教師直接交流,能深入到“名校”瞭解教育教學管理,使自己對學校管理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也真切感受教育的差距。學習,讓我們互相成長;交流,使大家共同進步。通過學習交流,使我們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同時也被一中附校的那種團結協作、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的精神所深深地感染。雖然短短四天的跟崗學習交流活動已經結束,但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還在延續,在一次次思想、理念碰撞中迸射出的智慧火花,將成為我縣教育幹部專業成長的寶貴滋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