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乾隆三大家——蔣士銓鄱陽記憶

清乾隆九年(1744),蔣士銓隨父母,自山西澤州經河南、湖北歸江西,“僑居饒州月波門內小市巷”,一住就是8年。

蔣家家境貧寒,但父母的知書識禮,使蔣士銓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記》說他自幼就開始苦讀。十歲時起遍遊多省。十五歲開始學詩。乾隆九年九月,全家“卜居於鄱陽”。

第二年秋天,蔣士銓對鄱陽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連續創作了《浮洲寺》、《湖上晚歸》、《秋日過浮洲寺》、《薦福寺》、《芝城》、《饒州懷古》等詩。“古剎蕭然冷劫灰,殘碑何處偃蒼苔?不關天地非奇困,能動風雷亦異才。佛子堂空香雨散,英雄墳老野花開。白楊摧盡無封鬣,寒食憑誰展墓臺?”這首《薦福寺》詩一直被廣為傳誦。

1745年冬天,蔣士銓在鄱陽完婚。此後幾年,蔣士銓隨父歸鉛山老家讀書迎考,巧遇督學江西的殿撰金德瑛來鉛山,便從學於金德瑛,同時也經歷了中舉、會試落第、父親病逝於鄱陽等人生大事,也留下了《番君廟》、《止水亭吊江文忠公萬里》、《張睢陽廟》、《薦福碑》等詩。

蔣士銓在鄱陽的第六年,即乾隆十四年(1749),留下了兩段文學佳話。一是為了安慰母親,延請畫師為其畫像,並創作了哀婉動人的散文《記》,二是推出了組詩《鄱陽竹枝詞十一首》。《鄱陽竹枝詞》語言樸實,風格清新,音節和諧,既揉入了作者的獨立思考,又在詩中留下了二十多個乾隆年間的鄱陽地名,深受讀者好評。

乾隆三大家——蔣士銓鄱陽記憶


1750至1751年,蔣士銓母親和其妻張氏都在鄱陽,但蔣士銓一直在外謀取功名,所以也沒太多關於鄱陽的信息,只有《舟出鄱湖》、《將歸鄱陽疊韻別壽雨》二詩,讓人隱隱約約知道鄱陽是他奔波的起點或終點。1752年,蔣士銓舉家遷往南昌。又過了三年,蔣士銓才進士及第,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而依然時有眷顧鄱陽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