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書法家 王文治 1788年 行書自作詩 立軸

有“淡墨探花”之稱的王文治成名甚早,十二歲便吟詩作書,二十多歲已名揚京師,二十六歲隨使訪琉球,其書被奉為至寶。朝鮮人來華,專門以餅金購得以歸,聲名遠播海外。王文治書學米、董、後法二王,得力李北海,精於墨韻濃淡的變化,秀逸清潤,可稱絕詣。其詩則“細筋入骨,高唱凌雲”(袁枚語),與袁枚、蔣士銓、趙翼並稱“袁王蔣趙”;且擅畫,尤長墨梅;又精於音律,居家後,買僮教之度曲,行無遠近,必以隨之。


此行書自作詩《秋日黃鶴山莊即事》一首,書於戊申三月,即1788年,王文治時年58歲,詩文正是居家生活閒情自適的寫照,書法則果斷有致,乾淨俐落,俊爽豪逸中透露出風神蕭散的味道。不同於常見的對聯、條幅,此作尺幅較大,八平尺有餘,紙精墨妙,堪為詩書雙璧。

清朝書法家 王文治 1788年 行書自作詩 立軸


清朝書法家 王文治 1788年 行書自作詩 立軸


清朝書法家 王文治 1788年 行書自作詩 立軸

題識:東南山水處,隨意成林藪。我為戀西湖,鄉園別來久。當年信宿地,石壞松亦朽。荒寒正復佳,叢薄樵蘇走。籬外日沉山,池邊湖到牖。繁華過眼疾,佳日開懷偶。歸途尤可愛,明月掛衰柳。秋日黃鶴山莊即事,戊申三月,錄於可讀軒中。夢樓王文治。 鈐印:王文治印、曾經滄海、柿葉山房 說明:此詩著錄於《夢樓詩集》卷十四,乾隆乙卯食舊藏堂藏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