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文 | 煙雨客


在每個人眼中,春風都是不同的存在。在袁枚看來,春風就如貴客一般,所到之地萬物復甦一片繁華:掃淨千山的雪,留下萬國的花……

春風

袁枚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煙雨夜讀 |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字面讀來,就已是美輪美奐了。春風就像貴客一般,所到之地立刻繁華起來,融化了千山的積雪,留下了萬國的花香。

清人蔣錫震筆下的春風,則頗為多事。

梅花

竹屋圍深雪,林間無路通。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

煙雨夜讀 |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冬天的北國,到處可見竹屋圍深雪、林間無路通的情景,這樣的景色也是很美的。只因為春風吹來,才使馨芬的梅香飄然而逝,這春風也可謂多事了。

輕靈飄逸,給人美的享受。袁枚(1716-1797年)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白居易筆下的春風,則多情與美好並存。

春風

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

煙雨夜讀 |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春風對一切草木,都用情至深,心也至善,所有的草木都感受到了春風的溫暖和力量。這時的春風,讓一切都恢復了生機。

骨鯁之臣于謙,則是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春風的存在,這種信念讓他足以抵禦嚴寒。

除夜宿太原寒甚

于謙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羈旅天涯的人,也無須過於憂愁了。因為,春風不遠,就在屋東。

三花斛三首右蘭花

楊萬里

雪徑偷開淺碧花,永根亂吐小紅芽。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

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雲霞。

江蘺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

蘭花恍若花中隱居的處士,寧願隱匿於深山密林幽谷之中,遠離世俗。桃李春風固然活色生香,但甘於寂寞清貧的蘭花,更是令人讚賞。


煙雨夜讀 |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是對蘭花是用來褒揚蘭的品德,以其高雅、清麗、端莊、幽香清遠等高貴品質,剛柔相濟、瀟灑飄逸的風姿風韻。

勞勞亭

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最為傷心的春風,在詩仙李白的筆下。勞勞亭,三國吳時建,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為古時送別之所。《景定建康志》:勞勞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別之所。吳置亭在勞勞山上,今顧家寨大路東即其所。勞勞,也代指憂愁傷感貌。

勞勞亭畔的春風,知道離別之苦,也不忍讓柳色泛青……


煙雨夜讀 |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