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醫療行業梳理:黃金十年或將誕生十多個數千億的巨頭(附股)

最近幾天梳理了一下醫療器械行業,今天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做投資,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不得不關注的領域,因為我國人口老年化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加上國內高端醫療器械進口比例仍然非常高,所以國內優質醫療器械公司未來20年將會受益於市場需求增長與進口替代,未來前景確定性非常強。下面就跟大家分析一下行業發展前景以及梳理一下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一、行業發展前景:政策扶持+進口替代+人口老年化,是醫療行業高速發展的保障

人口老年化+消費升級,推動醫療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從我國人口結構可以看出,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從1982年的4.91%一直提升至2018年的11.94%,65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從1982年的4991萬增長至2018年的1.67億,並且仍然保持3%-6%的增速。而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手頭寬裕,對自身健康會更加重視,所以個人對醫療的需求也會增加。有這樣龐大且不斷增長的消費群體,加上消費升級的大趨勢,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想不好都難。


醫療行業梳理:黃金十年或將誕生十多個數千億的巨頭(附股)


醫療行業梳理:黃金十年或將誕生十多個數千億的巨頭(附股)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醫療技術升級,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也在穩步提升,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81年的67.77歲提升至2018年的77歲,人均壽命40年大約提升10歲,而當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花在醫療上的費用就會提高,花在醫療上的費用提高,人的平均壽命就會增加,人的平均壽命增加,那中國老年人口就會繼續增加,那花在醫療上的費用就會進一步增加,對於醫療行業來說這是良性循環(但對中國經濟來說,社會負擔卻不斷增加,當然,這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所以說中國醫療行業的發展空間非常之大。


醫療行業梳理:黃金十年或將誕生十多個數千億的巨頭(附股)


政策扶持給相關公司更大的研發信心。最近幾年國家一直支持國內醫療行業發展,從2015年的“鼓勵國產”到2016年的“優先國產”到2017“限制進口,採購國產”,已經從鼓勵國產落實到採購執行層面,且部分省市開始醫療器械的省級集中採購,對國產器械的支持力度會上升到新的高度。有了這樣的政策支持,國內相關企業將會有更大的信心加大研發投入,其中開立醫療、理邦儀器、艾德生物研發投入佔比都高達17%以上,邁瑞醫療與安圖生物研發投入佔比多年來一直高於10%,在進口替代的大風口下,相關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有助於公司未來更好的實現進口替代。


醫療行業梳理:黃金十年或將誕生十多個數千億的巨頭(附股)


高端領域進口替代空間更大。國內低值醫療耗材、低端醫療器械國產化比例已經比較高了,越是高端設備、高值耗材,外資佔比越高,進口替代空間更大,按照大行業而言,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的投資機會為高值耗材>檢驗科設備試劑>設備>低值耗材。重點可以關注有新增需求的產品,比如POC新增採購需求的超聲、更多靶向藥上市帶來檢測需求的伴隨診斷;或者是關注進口占比高且國產技術有突破的產品,如超聲、內窺鏡、化學發光等。

二、重點公司整理

醫用醫療器械企業:

邁瑞醫療:公司在彩超、監護、除顫、麻醉、生化等多個領域實現國產第一,高端監護和彩超已實現國內三級醫院和國外頂級的突破,未來滲透率和市佔率將會逐步提升。同時公司還持續大力投入研發,2018年研發投入佔收入比重高達10.33%,為公司後續產品升級提供有力保證。看好公司長期增長潛力,建議長期重點關注。

開立醫療:公司是國產彩超和內窺鏡龍頭企業,目前我國彩超和內窺鏡市場規模均超百億,但高端市場仍被外企壟斷,公司擁有多項彩超領域的核心技術,同時公司推出了第一臺國產高端內窺鏡。近幾年,在國家鼓勵優秀國產醫療器械替代進口產品在各地不斷落地之際,公司這幾年業績在高端產品的驅動下實現了高增長。並且公司最近幾年的研發投入一直保持在20%的比重,在國內醫療企業中首屈一指,看好公司後期在彩超和內窺鏡領域的業績放量。

樂普醫療:公司心臟支架已經做到國內市場份額第一,2019年推出可降解支架,遙遙領先對手。同時公司通過持續研發與收購,已經先後進入了支架、藥物球囊、封堵器、起搏器、吻合器、心臟瓣膜等各個細分市場,打開了數百億的市場天花板。2020年開始,在可降解支架 放量,公司藥物球囊、左心耳封堵器、甘精胰島素等產品逐步開始貢獻業績。公司傳統支架和兩大仿製藥品種有望受益集採政策,份額進一步提升。

安圖生物:公司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形成了以免疫診斷產品為主、微生物檢測產品特色發展的格局,產品品種齊全,能夠為臨床診斷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公司是化學發光最先實現進口替代的公司,為公司提供最大業績彈性,公司在三甲醫院裝機比例不斷提升,傳染病監測項目上已將安圖生物作為主力機型。

萬孚生物:公司事國內POCT行業產品最多、品類最豐富的公司,是國內唯一能提供流感檢測全系列產品的廠商。受益於國內分級診療制度推動下的基層醫療市場的擴容、“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建設,公司最近幾年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萬孚的POCT化學發光新儀器5月上市,性能優良,非常適合臨床需求,將進一步帶動公司業績繼續高速增長。

艾德生物:公司是我國首家專業化的服務於腫瘤精準醫療的企業,依託領先的ARMS基因檢測技術,在腫瘤精準醫療最重要的EGFR、KRAS、BRAF等基因位點上均率先取得註冊批文,通過“技術領先+產品最快”的發展方式逐漸成長為細分市場龍頭。2018年以來,公司重磅產品血液ctDNA檢測、PCR 5基因、NGS10基因及BRC1/2基因產品陸續獲批上市。公司已實現300家核心醫院直銷,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絡。率先建立與阿斯利康等跨國公司及創新藥企的深度合作,新產品研發具有先發優勢。看好公司銷售與研發互相補充提升公司競爭壁壘。

家用醫療器械企業:

魚躍醫療:公司是國內家用醫療器械龍頭企業,在製氧機、血壓計、霧化器、聽診器、手術器械等多個產品市場佔有率第一,公司通過不斷併購與研發豐富產品品類,新品上市後都能快速放量,2019年由於去庫存,收入增速有所下滑,預計2020年收入增速會有所增長,加上丹陽二期項目投產,公司2020-2022年業績有望快速放量。

愛爾眼科:中國最大規模的眼科醫療連鎖機構,也是全球最大眼科醫療集團,業務範圍主要有屈光手術、白內障手術、視光服務等,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用眼方式改變,公司三大業務都會持續增長。目前公司已經成功實現了複製模式,能夠把醫院快速滲透到全國,看好公司未來十多年的持續增長。

通策醫療:公司是國內著名的口腔醫院,依託豐富的口腔醫生資源和顯著的品牌優勢,公司通過總院+分院的模式實現了在省內的快速擴張,2015-2018年新成立10餘家分院,經過前期的培育後,分院普遍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引擎。公司已經成功摸索出複製方式,國內口腔市場太大,看好公司未來的持續擴張。

醫療行業的優秀公司太多,一個一個寫有些太慢了,先一次性把這些公司梳理出來供大家研究參考,後期再慢慢一個個寫出來,如果投資的話,建議多選幾隻優秀公司做一個組合。如果有投資者覺得自身分析能力有限,不知道公司好壞,我建議可以關注一下醫療ETF基金,至少不會暴雷,我從行業未來成長情況推測,醫療ETF基金未來漲幅整體上要遠好於大盤或者滬深300,這只是我的建議,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