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美金丨CVS收購安泰保險:“醫療+保險”併購風起

11月29日訊,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道,美國最大的處方藥零售商CVS Health(NYSE:CVS)週三完成收購安泰保險(Aetna)的交易,從而創造出了一家新的醫療+保險巨頭。

700億美金丨CVS收購安泰保險:“醫療+保險”併購風起

CVS Health官網11月28日宣佈:完成對Aetna的收購,標誌著改變消費者健康體驗的開始。

這項交易對安泰的最終估值每股212美元,交易總價值為700億美元左右。

醫藥、醫療機構、保險公司的相互融合已在美國頻頻發生。這幾年中國大刀闊斧啟動醫改以來,也有大量財力雄厚者、各類創新公司參與、積極佈局,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波濤洶湧的併購潮亦在上演。

1 . 兩家世界500強的合併

CVS,一家年營收1780億美元的大型藥物管理公司,旗下擁有龐大的藥店網絡(約9800家),並且擁有約1100家診所。

CVS還通過旗下子公司——CVS Caremark擁有美國市場上規模最大的藥房福利管理公司之一,並通過旗下SilverScript部門擁有一項大規模的聯邦醫療保險處方藥物(Medicare Part D)計劃。

700億美金丨CVS收購安泰保險:“醫療+保險”併購風起

Aetna,全稱美國安泰保險金融集團,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健康保險公司之一,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154位。

作為美國第三大醫療保險公司,安泰保險年營收約630億美元,向外對2220萬的人群提供醫療保險計劃和其他保險服務。在美國,該保險公司在醫療、牙科、藥物及人壽和團體殘疾保險領域位居前列。

同時,安泰保險與很多世界級醫療服務機構聯繫密切。

在美國,安泰與超過783,000名保健專業人士和機構建立聯繫並簽訂協議。在全球,與800多家直接結算醫院和醫療機構建立了聯繫,其中包括100多家亞洲醫院和醫療機構。

由於和健康險密切相關,安泰保險的行業屬性甚至被部分機構列為醫療行業,曾獲得慢性疾病護理等受到醫療服務行業認可的獎項。

合併交易後,CVS旗下藥房業務與安泰旗下保險業務合為一體,將傳統上格格不入的兩項業務合併到一起,寄希望於藉此降低成本。

CVS的CEO官拉里-莫羅(Larry Merlo)在業務合併之前,曾承諾,業務合併後CVS將會把重點放在社區,並創造出一種新的以數據為驅動力的醫療保健模式,這種模式將更加人性化、便利化、定製化。

2 . “保險+醫療”式併購成趨勢

這次大規模收購併非機緣巧合,有兩大原因:

原因一,CVS與安泰遭遇競爭瓶頸。

2014年,老競爭對手——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藥品零售企業沃爾格林(Walgreen)收購了歐洲最大的藥品分銷商博資(Boots)公司,將業務擴展至全球。

近年來,CVS還面臨電商巨頭亞馬遜的潛在威脅。亞馬遜對醫藥分銷行業十分看好,目前已在美國14個州獲得藥房資質,開展藥品郵購服務。

700億美金丨CVS收購安泰保險:“醫療+保險”併購風起

同時,Aetna自身發展也遇到一定瓶頸。

Aetna缺乏像競爭對手——健康保險巨頭United Health(聯合健康)那樣的多元化業務,未來的增長路徑不明確。

此外,今年早些時候,安泰保險被迫放棄收購哈曼那保險(Humana.Inc)計劃,並退出虧損的《平價醫療法案》。

原因二,降低經營成本。

11月6日,CVS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上預測:完成收購Aetna的兩年以內,將至少節省7.5億美元的成本。

CEO莫羅則在會議上表示,CVS將在2019年年初開始測試提供額外醫療服務的連鎖店,專注點則可能轉移到管理常見的慢性病。在CVS的MinuteClinics 增加更多的初級衛生服務,指導出院病人在家制定計劃,並管理複雜的病症,幫助他們預防潛在的健康問題的發生。

3 . 耗時一年,CVS收購安泰並不順利

CVS收購Aenta,實際上創造了一種新型藥品銷售與支付的模式,新公司的職能實際上包括了一家健康保險公司、一家零售藥店,以及一家與製藥公司談判處方藥價格的公司,CVS與藥商價格談判時將獲得更多籌碼。

700億美金丨CVS收購安泰保險:“醫療+保險”併購風起

這份收購協議歷程近1年之久,並不順利。

2017年12月,CVS和Aetna宣佈這項收購交易,2018年10月這份協議才獲得美國司法部的初步批准,近日正式完成收購。

期間,收購協議遲遲未批,爭議點集中在“多個州監管機構認為該交易會損害競爭,從而對消費者不利”。

打破僵局的背後,是CVS的諸多承諾。如同意監管機構諸多批准,讓利消費者。其中包括不因併購成本而提高保費,以及將提高保費的幅度維持在最低水平等。

此外,為了緩和監管對這次收購的疑慮,Aetna方面也做過不小的努力。此前,Aetna稱將公司的聯邦醫療保險處方藥計劃出售給WellCare Health Plans。此舉旨在緩和監管機構有關CVS和安泰旗下聯邦醫療保險處方藥物計劃之間存在重疊的憂慮。

延伸閱讀

美國醫療產業新變局:CVS收購安泰,僅是冰山一角

傳統上,醫院是最主要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上述類似收購傳統醫療服務業者的案例,將會造成重大影響,而且會迅速發展。美國目前的醫療、保險、健康護理等服務環境,是35年來最混亂的情況。

美國傳統的醫療服務太過昂貴。這很大一部分要歸咎於醫院的成本結構。因此,我們看到醫院產業正在出現破壞性力量。

對醫院的管理者來說:當前的幾個趨勢令之頭痛,包括小型獨立式、低價醫院的發展。這些小型醫療院所策略性地設在快速成長的人口中心,只有幾張門診病床、急診室,不提供容易拖累獲利的長期照護或生殖醫療服務。

讓這些傳統的健康照護領導人更加憂心的是,有一類新興醫療服務打算完全摒棄讓病患住院的概念。由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學的醫學院與公共衛生學院所開發的居家醫院(Hospital at Home)已在美國各地的多個市場裡進行測試,目前看是可行的。

試想:如果軍方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蓋好一座極精密的外科手術室。那麼就不難想像,目前已有知識和技術能讓年長的病患在自己家裡接受醫療。其實若問這類人士的意見,大多數人表示這正是他們想要的。

回頭再想醫療保險業者,他們為何要與醫療機構合併?因為他們發現醫療業開始走向大眾商品化。醫院許多功能恐會完全過時。非傳統的新進業者引進新的不同做法,不同於傳統醫院那種階層式與獨裁式的管理系統。

他們直接向病患提供醫療服務的做法,包括所有的檢查、X光、診斷等服務,這顯然勝過讓病患在醫院停車場久久找不到停車位,或是打了二十分鐘的電話還無法掛號的現實。

換句話說,醫院正面臨很大的挑戰。這些積極的新醫療服務供應者,向廣大病患群體提供較低成本、較高品質的服務,以提高價值。重新設計流程,改為以顧客為中心,以先進的科技進行效率的提升。

為了壓低醫療保險的成本,安泰與CVS,以及聯合健康保險與Optum,正在促成融資和醫療服務的結合,顯然其他許多業者紛紛效仿。他們的用意看起來是在創造漂亮的財務報表,以壓低健康照護裡最大的成本來源:住院治療。

具體做法是:醫護資源的使用要避免非必要性的醫院治療(這佔了七成以上的醫療成本),降低健康照護的總成本,以及保險的成本。這種在成本及服務上的改善,使得保險業者、藥局和市場上其他具破壞性的新進業者形成了差異化。

其實,這種模式已存在約七十年了。例如凱撒醫療中心(Kaiser Permanente)就採用這種模式。凱撒的模式源自一個醫師聯合診所和保險公司(現在也包括醫院)。一直以來,凱撒在加州地區都是成本最低、質量最好的醫療加保險組合選項之一。

所以,市場現在是沿用過去的做法來走向未來。

傳統醫療服務提供者能夠、也必須反擊。不過,他們必須做出重大改變。

CVS收購安泰案只是冰山一角。不難想像,有許多傳統的醫療服務功能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破壞者。

它們專注做一件事:淘汰傳統的醫療服務方式。正如汽車淘汰了馬車,既有業者不見得一定能存活下來。(來源:哈佛商業評論;作者:John S. Toussai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