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三個新風口:醫療、辦公與短租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摩拜賣身美團、OFO陷入押金糾紛、共享汽車途歌從各運營城市撤退。一度風光的“共享出行”企業,從資本的寵兒變得生存艱難,給共享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共享商業模式也遭到了諸多質疑。

“共享出行”雖經歷了寒流,但也有專家指出,它把“互聯網+”的概念刻印到了消費者和投資人腦海中,促進了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這一歷史作用值得肯定。

時下,新崛起的共享商業模式已在共享短租、共享辦公、共享醫療三個領域逐漸形成氣候。

共享短租:

房東、房客和平臺都在升級

卓小花民宿品牌創始人小林是一位90後,畢業於中國美院。最初,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杭州老家的一些房子租下來改造為民宿,放到共享短租平臺。得益於設計專業出身,小林對房屋風格有獨到見解,所有裝修材料都是親自選購、親自施工安裝。她和男友還經常從各地淘來精緻的擺件,為民宿增添個性氛圍,而且成本得到把控。

“現在卓小花是我們平臺上的網紅民宿,連我都有衝動設計裝修幾套房子,做一個財務自由的小老闆了。”木鳥短租的運營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去短租平臺上的房源都是普通家居房,而近兩年像小林這樣對房屋進行精緻裝修,打造特色風格的房東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平臺的賣點之一。

如今小林的房源已經擴展到50家,由最初的杭州一地發展為多個城市,風格有公主風、婚禮風、名媛風、童話風等等。她還通過小紅書和抖音等社交平臺進行口碑傳播。

近日,北京的短租房東黃源正在大張旗鼓地改造房屋,他向記者表示,房子的設計裝修花費並不高,但有了自身賣點,不僅租金上漲,還能得到平臺重點推薦。

木鳥短租CEO黃越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優質短租房源的日租金要高於長租房源。在旺季不到半個月的收益,就能超過長租整月的收益。

黃越說稱:“共享短租平臺不僅僅是一個信息發佈渠道,更是一種保障機制。我們會審核房東和房客,建立各自的信用檔案,甚至還為房東提供設計、軟裝、保潔等服務。我們還引入保險公司的相關服務,房東和房客任何一方發生損失,都可由有保險公司先行賠付。”

與其他互聯網共享行業的殘酷市場競爭有所不同的是,共享短租天然缺乏用戶基礎,需要從酒店客戶中分流出來,整個市場也要緩慢培育。黃越表示稱,他明顯感覺到,在2018年下半年,共享短租的用戶基礎發生了質變性的提升,而這種爆發源於房源品質升級和社交平臺的傳播。

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分析顯示,隨著在線短租平臺的產品逐步升級,更加註重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房源的真實性,中國在線短租用戶規模逐漸擴大。2016年在線短租用戶規模約為0.4億人次;2017年增長1倍,達到0.8億人次;2018年用戶規模再增長83.75%,達1.47億人次。而“網紅”成為2018短租行業當之無愧的熱詞。

“共享短租雖然是共享經濟中的慢熱型選手,資本規模也無法與共享出行相比,但這個行業在不斷吸引年輕創業者和消費者進入,並且改變著他們的旅居、商務外出習慣。畢竟一個與家一樣溫馨,甚至還能帶給你一些小驚喜的居住環境,會讓人們的出行更加舒適。”黃越介紹,今年上半年他們平臺的訂單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25%,公司已經走過盈虧平衡點。

共享辦公:

超越“二房東”的資源整合者

2019年,有關獨角獸企業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美國的共享辦公鼻祖Wework上市失敗。隨後,公司被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接管,其估值由最高的450億美元跌到80億美元。而國內Wework模式的簇擁者們同樣也不好過,潘石屹賣掉SOHO3Q,氪空間轉行“精裝修”。共享辦公雖然摘掉了“二房東”帽子,但仍被詬病低價整體租入、切分後高價租出盈利。

在雙井佳龍大廈的辦伴共享辦公場所,《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辦伴業務人員介紹,該處共享辦公地還有少數開放工位提供,單間型辦公區已經全部出租,這裡提供智能門禁、視頻會議、智能儲物櫃、路演廳等設施服務,租金中還包含網費、物業費、保潔費等一系列費用。

“共享辦公不是一個暴利行業,而是一個產業鏈條很長的、需要精細化運營的行業。一個共享辦公品牌想要良性發展,需要在選址、設計、運營等環節建立起優勢並控制成本,這一行的門檻比大多數人想的都要高。”夢想加創始人王曉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辦公場景”為核心的服務能力,是共享辦公企業競爭力的基礎,意味著不僅可供用戶入駐,還要形成提供定製業務的能力,為有獨特需求的中、大型企業提供服務。

在夢想加的客戶名單中,《證券日報》記者不僅看到了大量互聯網創業企業,也看到了像中糧、滴滴、順豐速運這種成規模的企業。一位從上海到北京設立分公司的夢想加客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裡成本較低,物業、網絡等事情全由夢想加解決,比過去租辦公室要省去很多麻煩。而且,不同功能的會議室可以按需要購買時長,又節約了一部分成本。

王曉魯介紹,他們還在探索辦公定製輸出服務和跨界場景合作,在用戶指定場地打造新辦公場景,提供用戶需要的定製服務。目前,龍湖地產、華潤“潤加速”等企業已經成為他們定製方案的用戶。

“共享辦公通過科技智能打破了原來陳舊的、低利用率的辦公資源分配藩籬,通過科技手段,打造創新的共享空間運營模式,實現辦公資源的有效分配。它不能與二房東劃等號,相比坐等收租的房東們,共享辦公更注重效率與衍生服務。”王曉魯介紹,她們成熟的運營單店已經實現盈利,能夠反哺企業繼續擴大市場規模。

共享醫療:

醫生多點執業 護士上門服務

“互聯網能夠提高醫療效率是毫無疑問的,但它作為工具也有自身侷限性,現階段遠程醫療還沒有發展起來,而且醫療是一個特殊行業,最終要落地到物理場所,需要手術室,需要高水平的醫師。即便5G到來後可以實現遠程手術,但很多地方醫院的互聯網化還很漫長。”近日,北京市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孫宏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看好互聯網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提高基層診療水平的價值,但當前的難題在於技術與服務投入。

近幾年,公立醫院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允許在職醫師自由開辦診所,給共享醫療帶來很多機會。大家醫聯醫生集團創始人孫宏濤接受採訪時認為,醫生的多點執業政策與互聯網結合後,可以讓更多醫生走到基層,通過互聯網技術,把醫生對疾病診斷、診療方案傳遞給基層醫療部門,使之服務更多的患者。

2018年,大家醫聯第一家“互聯網醫院”在河北省霸州市康明骨科醫院啟動,以骨科為主要特色,覆蓋河北、天津等北方區域省份。大家醫聯醫生集團旗下匯聚了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1200多位副主任醫師。雖然手術依然需要在線下操作,但相關診療與病理研究已開始互聯網化。

孫宏濤說:“醫生集團不是從公立醫院挖人才,而是通過多點執業的業務量使醫生多勞多得,促進醫生積極性。大家醫聯平臺只收取小部分管理費,大部分收入要支付給醫生。這是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一種有力補充。”

不同於限制較多的醫生群體,護士群體的互聯網化服務更加高效。目前,適應居家養老服務需要,“共享護士”成為新的風口。

在醫護到家APP平臺,認證護士已經超過4.3萬人,並且與護理服務企業形成線上、線下合作模式,服務項目包括普通換藥、靜脈採血、外科拆線等多種醫護服務。

醫護到家客服人員向記者介紹,該平臺的護士均要有執業護士認證,平臺有明確的服務條件和範圍限制,例如上門打針輸液服務,患者需提供院外打針輸液證明、打針輸液液體及打針輸液工具等,老年人是他們的主要用戶群體。

政策也在助力共享醫療服務的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的2019年全國老齡辦主任會議指出,要推動上門醫療服務發展,將一些上門醫療服務項目逐步納入醫保支付範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