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究竟是強還是弱?


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究竟是強還是弱?

新冠肺炎有個讓人很頭疼的特點,就是感染之後可能沒有症狀,而即使沒有症狀,感染者也會成為傳染源。那麼,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強不強呢?


同樣感染了病毒,為什麼有些人沒有症狀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症狀是如何發生的。就拿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發熱、咳嗽來說吧:發熱,是因為身體感染病毒之後為了抑制病毒繁殖而釋放出制熱因子,導致體溫上升;咳嗽,是因為氣管要努力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異物排出來,目的是維護呼吸道的暢通。其他症狀基本也都是免疫反應對身體的“誤傷”。

也就是說,這些症狀其實是免疫系統與病毒激戰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被感染了卻沒有症狀,那就說明他體內的“戰況”並不激烈,病毒幾乎完全被免疫系統壓制住了,無法興風作浪。究其原因,有兩種可能:一是免疫力太強大,輕鬆搞定入侵的病毒;二是病毒的實力太弱。

舉個例子,小明和小華的身體素質差不多,但是小明接觸的病毒毒力弱,根本不是免疫系統的對手,所以小明沒有症狀;而小華接觸到的病毒毒力強,免疫系統打不過病毒,就會出現症狀。再舉個例子,小紅和小麗接觸到的病毒毒力都差不多,但是小紅的免疫力很強,小麗的免疫力很弱,那麼小紅就可能無症狀,小麗就可能病情兇猛。


那麼,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是強還是弱呢

事實上,傳染性的強弱並沒有一個可量化的評估指標。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檢測患者排毒量的多少,也就是咽拭子上載有多少病毒來粗略衡量。廣東省疾控中心發表過一篇論文,對比了一位無症狀感染者和其他患者的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上的病毒載量,結果發現兩者是差不多的。這就說明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不見得弱。

即使不去參照這麼專業的科學數據,僅憑疫情期間報道的眾多相關案例,也足以讓我們意識到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不容小覷。例如,河南安陽一女子從武漢返家之後的20多天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是她在本人毫無症狀、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了她的5位家人,導致這5位家人先後“中招”。

很多人會認為,既然感染者沒有症狀,那麼他攜帶的病毒想必不多,傳染之後的威力應該不足為慮。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前面已經說過,感染者自身沒有症狀有兩種可能的原因,如果是因為病毒的毒力弱,那麼確實傳染性不強。但是,如果他不發病是因為自身強大的免疫力,那麼他攜帶的病毒一旦傳染給他人,完全可能導致被傳染者出現嚴重的症狀。


無症狀感染者就是處於潛伏期的感染者嗎

嚴格來說,這兩個概念並不等同。沒有症狀,可能是處於潛伏期,也可能是無症狀感染——真正的無症狀感染者,是指一直不發病,卻可能一直作為傳染源存在。無症狀感染者在傳染病的歷史上並不乏先例,例如,19世紀末有一位名叫瑪麗的家庭廚師,她終生攜帶傷寒桿菌,從未出現過傷寒症狀,卻感染了至少51人,其中3人死亡,她也因此得到了“傷寒瑪麗”的名號。

不管是潛伏期,還是無症狀感染,都給病例的確認和排查工作帶來了混淆,給抗擊疫情增加了難度。

所以,在抗疫形勢一片大好的當下,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如非必要,儘量少出門,尤其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門務必做好防護,不管身邊有沒有出現症狀的“懷疑對象”,該做的防護一樣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