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 Julie Parsonnet 及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 eLife 雜誌上發表了一個名為 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體溫的下降)的研究論文。

論文指出,自工業革命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 200 年間下降了 0.4℃,從 37℃ 降至 36.6℃。

“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人體體溫標準由來已久。

“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1851 年,德國醫生 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對 25000 名患者進行了數百萬次的體溫測量,並基於這些數據得出結論:37 攝氏度是正常體溫的“生理點”。

另外,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還發明瞭“溫度計”——一種內裝水銀的玻璃儀器,比現代數字溫度計的測試溫度略高,而且準確性略差。

雖然這一標準在今天看來不夠嚴謹,但的確為利用體溫在臨床上判斷健康狀態開創了先河。

但上述論文通訊作者 Julie Parsonnet 教授表示:

我們的體溫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人體正常體溫是 37 攝氏度,但這並不是正確的。

根據論文,研究人員對比了歷史上三個時間段的數據,總樣本量約 67 萬:

  • 1860-1940 年:兩萬多名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的退役軍人的體溫數據;
  • 1971-1975 年:美國的健康調查;
  • 2007-2017 年:斯坦福大學數據庫內的數據。

下圖從左至右依次是三個時間段樣本的基礎特徵。

“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研究表明,大約每過 10 年,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就會下降 0.03 攝氏度。

“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實際上,研究團隊評估體溫變化的標準不只是時間跨度,還考慮到了年齡、體重、身高甚至膚色等。下圖為來自不同時間段的樣本的多變量線性迴歸模型的係數和標準誤差。

“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研究人員也給出了各時間段體重 70kg、身高 170cm 的 30 歲不同膚色男性與女性樣本的平均體溫,不難看出人體溫度的平均水平的確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平均體溫為何下降?

對於體溫平均水平下降,科研人員暫時不清楚其背後原因。但 Julie Parsonnet 認為,這可能和人類居住環境的變化有關:

隨著保暖措施更加完善,室內溫度也更穩定,大多數人都可以處於恆定的溫度下。為適應環境,體溫會稍有下降。

“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的說法也一直被專家認可,其原理在於:發燒時體溫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會變得不那麼活躍,也就是說發燒是人體進化獲得的一種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護性機制(詳見百度百科)。

因此,Julie Parsonnet 表示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身體發熱原本是在抵禦真菌與病毒,隨著衛生、飲食條件的改善,相比 19 世紀的人,現代人患病的幾率有所下降,因此會使得體溫下降:

當前,各類抗體藥物可以解決一般性炎症,因此人類不需要再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來抵禦疾病,體溫自然也就降了下來。

“涼涼”!我們的體溫正在以平均每十年 0.03 ℃的速度下降

37 攝氏度主要是指人體的核心溫度(如上圖紅色部分),主要是圍繞心臟、肺臟、腦和肝臟等生命器官的人體溫度。

1974 年,北京朝陽醫院測定了 1030 名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測定結果(平均溫度)為腋溫 36.8℃,口腔 37.2℃,肛溫(直腸溫度)37.5℃。因此,身體的不同部位測得的結果有差異,肛溫高於口腔溫度,口腔溫度高於腋溫。同時,人體體溫在 24 小時內也具有波動性。

近日,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 Philip Mackowiak 博士也對上述論文表示質疑:

規定出一個所謂的正常體溫數值,將其作為感染和疾病的標準,本就是不合理的。

對此,Julie Parsonnet 團隊做出回應:

近年來,人體生理特徵已經在其他方面逐漸發生著變化,比如變高,變胖,而體溫下降只是另一種變化。

更多精彩,請微信關注“萊博科研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