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從1998年房改開始,我們經歷了多次房產市場調控,越調越漲,現在來捋一捋每一輪調控的始末。

1998-2001:探索期,亞洲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房改啟動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1998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為擴大內需,啟動房地產市場。房改的主要目的是刺激住房消費需求,使其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價漲幅年均低於5%,這三年時間房地產以價格平穩的趨勢得到了健康發展。

2002-2004:新手上路,預熱階段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2002-2004年房地產出現過熱苗頭,2002年後房地產宏觀調控展開,標誌性政策為《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確立了房地產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嚴管土地供應端,停止採用協議方式出讓經營性土地,所有土地一律實行招標、拍賣程序。停止別墅類用地土地供應,房價年均漲幅12%以上,開始有了調控的概念。

2005-2008年8月:踩剎車,市場過熱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如果說2003年是房地產宏觀調控的起始,那麼2005年則是房地產歷史上實行全面“宏觀調控”之年。房地產從預熱階段到過熱階段,先後出臺調整土地供應、調節市場、信貸結構和開徵交易稅費等措施,這麼多政策之下,由於城市化率加速提高,住房需求端大量增加,在預熱階段嚐到甜頭而產生的投機需求大量增加,2007年天價“地王”依然頻現,調控效果並不明顯,房價繼續上漲。

2008年9月-2009:狂轟油門,國際金融危機,刺激住房消費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外加2007年調控政策的後勁,2008年新建住房銷售面積與房價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為穩定經濟怎長、避免房地產市場下滑,政策開始由控制轉向刺激住房消費,4萬億橫空出世,利率七折,首付兩成快馬加鞭的上。結果全國平均房價增長率23.2%,上海達到56.7%。

2010-2013:整懵逼了,糾結於踩剎車與轟油門之間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2009年經濟從金融危機中復甦,寬鬆的信貸和投資政策導致2009年房價過快增長。2009年12月14日先後出臺“國四條”“國十條”,要求繼續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來控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標誌著房地產政策從08年的刺激轉向控制。總體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暫時抑制,2011年底到2012年中,央行先後兩次將準、兩次降息,導致2012年下半年,一線城市房價明顯回升,二線城市橫盤。

2014-2016年8月:猛轟油門,經濟新常態下再度刺激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2014年5月首度出現70個大眾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跌,經濟再度面臨下行壓力,穩增長、去庫存訴求強烈。從“930”新政放鬆限購限貸,貨幣寬鬆政策,到次年330新政降準、降息、降稅,三管齊下,利率7折首付兩成又回來了。

房價上漲,由一線到二線到三四線,呈水波紋狀由核心城市往外擴散。一二線城市暴漲翻倍甚至兩倍,三四線城市預熱中。

2016年9月-今:猛踩剎車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2015-2016年一二線城市房價暴漲,引來新一輪調控,2016年9月30日-10月6日,短短七天時間,北京、深圳、天津、蘇州、成都、合肥、南京等多個城市發佈新房調控政策。本輪調控正式開啟。2016年國慶過後所有一線迅速降溫,部分二線城市目前依然在持續上漲中,衛星城市或三四線啟動上漲。

通過房產市場發展的前世今生,我們可以發現最好的買點出現在每次踩剎車之後,房價應聲而下,出於金融危機、穩增長、去庫存等原因開始密集出臺降準、降息、降首付刺激政策的時候。

歷史上2001、2008年底、2011、2015年初都是好機會

不同城市,同一城市不同區域,房價上漲會有輪動。比如最近這輪一線城市漲勢截止於2016年10國慶後,二線東部及中西部城市杭州、武漢、成都、重慶、鄭州、西安、昆明、貴陽......等城市接連上漲,個別城市目前依然處於上漲趨勢。同樣房價橫盤或小幅下跌也會有輪動。

下一輪啟動上漲依然會從一線開始,然後逐步向二線等城市擴散。本輪的上漲已接近尾聲,個別城市還有機會,等待下一輪一線啟動刺激機會。二線結束本輪上漲後,橫盤或小幅下跌後,等待一線城市新一輪刺激上漲擴散。

歷史上也存在一線城市啟動後,因政策刺激力度,刺激時間等因素影響導致上漲未擴散到二線城市的情況,如2011年的降準降息刺激政策,僅僅影響到一線房價。

通過上述調控政策路線圖,我們是否已經看清楚了下一輪購買時間節點的輪廓?

「房價」越調控越漲!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