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新生兒黃疸、水痘、小兒腹瀉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水痘、小兒腹瀉

約有50%~75%的正常新生兒在生後2~3天可出現黃疸,即皮膚和白眼球黃染,特別在4~6天最明顯,以後逐漸消退,約在10~14天內完全消退。小兒精神、食慾均正常,是正常生理現象,叫“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另外,還有部分黃疸是病理性的。一般出現較早,多在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並很快加重。有的在生理性黃疽消退後重又出現,嚴重時尿液也可呈黃色。如孩子精神萎靡、哭聲無力、或不吃奶甚至昏睡不醒或煩躁不安、尖叫、抽搐等。這些都是黃疸嚴重的表現。

2種預防方法

生理性黃疸不用治療即可消退。病理性黃疸大多均可經中西醫結合治癒。少

數患兒可引起神經系統後遺症甚至死亡

●父母應及早發現

為了及早發現和治疔病理性黃疽,父母應注意觀察黃疸的出現,在生後1周內尤其生後3天,應該每天將孩子抱到自然光線下,觀察孩子的皮膚是否發黃如果發現孩子皮膚呈金黃色,眼淚、尿液均發黃,甚至出現反應差、嗜睡、拒乳等表現,應儘早到醫院治療。

水痘

新生兒黃疸、水痘、小兒腹瀉

水痘傳染性很強,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也可直接接觸傳播。患兒從出疹前24小時至出疹後7-10天均有傳染性,直到痂皮完全脫盡才沒有傳染性。6個月以內的孩子因有從母體獲得的抗體,一般不會發生;8個月以後,就很容易傳染。得過一次水痘的孩子,一般不會再得。

孩子得了水痘,先是低熱,精神差,當天即可在皮膚粘膜出現皮疹。開始是大小不等的斑丘疹,鮮紅色,1天內出現皰疹,周圍水痘內容物先是紅暈,透亮後變混濁,破裂,內容物吸收,中心凹陷處蓋以暗紅色痂皮。水痘一般是先出現在臉上,然後遍及全身,但是以軀幹較多,四肢較少。水痘持續3-5天,痂皮脫落,需1周左右。水痘痊癒後一般不會留下疤痕,但若繼發感染時,可造成小疤痕。

得了水痘不需住院治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4個護理原則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水痘期間,應給患兒進易消化的飲食,並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 (如桔子、蘋果、西瓜等)

●不要讓孩子抓破水痘

不要讓孩子用手抓面部水痘,可給孩子剪短指甲,保持手清潔,必要時可帶上手套或用布包住手,以防抓破後繼發感染

●肌肉注射維生素B1

出水痘早期,可肌肉注射維生素B2,可減輕出疹

●可用龍膽紫消炎

形成水痘後,可塗龍膽紫用以消炎,並加速水痘內容物的吸收。

小兒腹瀉

新生兒黃疸、水痘、小兒腹瀉

預防小兒腹瀉,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7個止瀉良方

●注意飲食衛生

母乳餵養的小兒在餵養前要用乾淨的溼毛巾擦洗乳頭。人工餵養兒,要注意奶具的淸潔消毒,變質的牛奶不要給小兒喝,奶粉也要現配現喂,不宜久放,同時也要注意奶溫度不要太熱或太涼。添加輔食後要注意食具的清潔。飯前要給孩子洗淨雙手,大人的手也要洗乾淨

●派加輔食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輔食應易於消化,並應先從小量開始,慢慢地加量,花樣每次只能增加1種,也應注意從小量開始,使小兒逐漸適應。輔食先從半流質開始,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添加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小兒大便情況,如有消化不良或腹瀉應暫停或減量。

●要注意氣候變化

炎熱的夏天,小兒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加之氣候溼熱,細菌易於生長、繁殖;秋冬季節氣溫降低,腸蠕動加速,也可影響消化功能而致腹瀉,要注意孩子特別是腹部不要受涼。夏秋季節是腹瀉的流行季節,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感染性腹瀉。

●不要給孩子吃生、冷的食物

孩子的消化道比較嬌弱,對各種刺激均較為敏感。在給孩子喂菜泥、水果等食物時要先燙一下或煮一下,一次不能吃太多。有時母親吃了過多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嬰兒喝奶後也容易出現腹瀉。

●口服補液鹽溶液

小兒患腹瀉時,如果只有輕度或中度脫水的情況可以在家中給小兒口服補液鹽溶液,方法如下:

①補充累積損失:輕度脫水為50ml/kg體重,中度脫水80~100m/kg體重在4~6小時內補完

②補充繼續損失:一般可按估計大便量的50%~100%給予口服補液鹽溶液。補充時可暫時禁食,但不需禁水,否則水分不足,可發生高鈉血癥。

●一般不用禁食

般腹瀉不一定禁食,母乳餵養兒可暫停輔食,人工餵養兒可改用加酸乳或脫脂乳,或改用豆制代乳品(雙乳糖缺乏患兒)。如果嘔吐或腹瀉嚴重者可暫時禁食,母乳餵養兒暫停輔食,縮短每次哺餵時間;人工餵養兒可暫停1~2次餵奶。禁食時間不超過6~8小時,停止禁食後,人工餵養兒可先給米湯,稀釋牛奶,母乳餵養兒可逐漸延長餵奶時間,病情好轉後應穩步逐漸恢復飲食。

在家中補液時要密切觀察患兒,如果病情進一步加重,出現重度脫水、休克、腹脹,或口服補液效果不好或困難者,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採用靜脈補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