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別讓處方外流成為醫生的“瓜田李下”

近期有人反映在醫院就診時遇到了“蹊蹺事”:醫生看完病後,往往會開出兩個“藥方”,一張在醫院的藥房取藥,一張要去醫生指定的院外藥店購買,很多患者對此表示不解。媒體調查後發現,醫生開兩張處方的現象,在不少醫院都很普遍。

一家醫院的負責人認為,“兩張藥方”現象的出現有許多客觀原因。比如,國家規定的基本藥物不能完全覆蓋所有的診療需要,有時患者只能到院外藥店購藥。此外,按照縣一級的新農合報銷規定,某些降壓、降脂類的藥物和中成藥不予報銷,也有一些藥物因為配送出現的臨時性短缺,都會讓醫生無藥可用,只能讓患者去院外的藥店購買。

這位負責人的話不無道理,但是“兩張藥方”的出現,還和一些醫院的主觀原因有關。比如,當前公立醫院普遍取消了藥品加成,卻還要承擔損耗與人力成本,醫院的藥品流量越大,反而越虧損,在補償不到位的情況下,醫院就會盡量減少非基本藥品供應,希望患者能夠多到院外買藥。

促進處方外流,是打破藥品壟斷、終結“以藥養醫”的一種手段。然而,不合理的外流,也為個別醫生與藥店勾結留下了漏洞。“兩張藥方”極可能成為個別醫生牟利的工具,又可能置絕大多數醫生於瓜田李下的境地。但也不能排除某種藥品只有特定的藥店獨有,不去這些藥店買藥可能耽誤治療。

對於藥改之後所出現的不合理處方流動現象,我們有必要進行分類處理。對於取消藥品加成導致醫院收入銳減而造成的處方不合理外流,應通過合理補償避免醫院刻意減少藥品供應。

同時,一些考核指標也需要調整和改進,比如藥佔比和單次門診平均費用等指標,可考慮將院外購藥的費用同樣納入統計範疇,從宏觀層面來避免過度用藥。

至於那些與藥店勾結、通過介紹患者獲取不當利益的個別醫生,則應果斷查處並堅決予以打擊。如此方能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處方外流有序進行,不給人留下渾水摸魚的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