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揭祕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自黃帝起,三皇五帝時期讓在中國古籍的記載,都是令無數人嚮往的田園牧歌時代。但堯舜禹的禪讓在當時真的那麼美好嗎?掌權者在權力更迭中真的能獨善其身嗎?今天和麻辣君來一起探討!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三皇五帝石像

首先我們看一張“五帝時期傳承圖”(黑色線條:血緣傳承;紅色箭頭:王位傳承)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可以看到:從“黃帝”到“顓頊”到“帝嚳”再到“堯”,王位傳承都是直屬血緣關係,與“嫡長子繼承製”類似。那為何從堯開始變更成推舉有德之人成為天下共主呢?在一些典籍中,我們發現了蛛絲馬跡!

《荀子·正論》中說道:夫日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荀子的學生韓非,在《說疑》中,同樣認為“舜逼堯,禹逼舜,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也就是舜和大禹的王位,極有可能都是通過逼宮弒君得來的。但這個觀點可考慮有多少呢?我們繼續看!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帝堯 畫像

春秋時期《竹書紀年》也有記載“堯之末年,德褒。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見也”。“舜篡堯位,立丹朱城, 俄又奪之”。通俗的說:堯帝晚年,因為權力鬥爭激烈,被他的女婿舜,以德行不足為由,囚禁起來,同時還不讓堯的兒子丹朱見到堯帝!舜篡位成功後,為了穩定局面,立“丹朱城”讓堯的兒子丹朱治理。等堯去世後,舜立即奪取了丹朱手中的權力!

就連儒家先哲“孟子”同樣也認為:舜居堯之宮,闢堯之子,是篡也,非天欲也!傳位給舜並不是堯帝的本意!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影視劇中 舜

那大禹又如何奪取舜的王位呢?

當今學者認為,處於原始社會的五帝時期,自炎黃結盟後,國家的形式主要是以部落聯盟出現的。禹的父親鯀和堯、舜,應該都是各自部落的首領。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史記》

中是這麼說的: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嶽皆曰:“鯀可。”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嶽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於是堯聽四嶽,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大禹治水

鯀在堯的時期因為黃河氾濫被舉薦治理水患,治理九年並沒有成功。等舜繼位之後,就把鯀殺死了。要知道,那個時代治理黃河水患成功概率幾乎為0,但舜卻誅殺了鯀。為什麼?我們可以推斷出:鯀當時也是在部落中地位不遜於舜,威脅舜的王位。甚至鯀很有反對因篡位而來的舜。因此,鯀成了當時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除了鯀,堯還放逐了:號"窮奇"的共工;號"渾沌"的讙兜;號"饕餮"的三苗(他們與號“檮杌”的鯀,合稱四凶)

也就是說在當時是至少大禹和舜有殺父之仇的!禹繼承鯀的部落首領之位後,繼續治理黃河水患,並取得了極大的成效。因而禹得到了當時其他大多數部落酋長,還有重臣和民眾的支持。舜本意傳位給自己的孩子商均,但他威望不足比大禹,並沒有得到支持,只得舜被迫傳位給禹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大禹治水

《史記·夏本紀》記載: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舜舉薦禹為繼承者之後到去世,一共17年,但這17年間,並沒有讓大禹代理國事。要知道堯讓位給舜之前,讓舜代理國政8年。

而且十七年後100歲的帝舜,到南方巡守,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稱為“零陵”。為什麼百歲高齡卻要跑去遠離中原的湖南去視察,是自願,還是被迫流放到那兒呢?舜死後,竟還出現了堯帝之女:娥皇、女英二妃思舜殉夫的人間悲劇!這其中的波折,也頗令人玩味!

揭秘堯舜禹禪讓制的歷史真相!神話傳說背後竟是殘酷的權力鬥爭!

大禹像

但結局還是:三年喪畢,大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大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夏后氏。

帝舜死後3年,大禹假裝讓位給商均,然後因為天下諸侯都支持大禹,最後大禹在極為難的情況下,登基為天子,開國號:夏!


如果喜歡“麻辣君”的文章,歡迎:關注、點贊和分享!

若有其他想法,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