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金融科技助力消除小微金融服務“痛點”

在賦能金融機構提高風控效率的同時,金融科技也在幫助小微企業挖掘隱形資產,放大其優勢,讓資金方逐步消除對小微企業的刻板印象。有專家預計,當大數據、決策引擎能夠替代人工,進行規模化信審的時候,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將大幅下降。

目前,銀保監會官網發佈消息稱,要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優化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辦法,加強貸款成本和貸款投放監測考核,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有效發揮監管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

金融科技助力消除小微金融服務“痛點”


儘管各家金融機構在政策的指引下紛紛發力小微金融業務,創新小微企業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但當前小微企業金融供給不充分難題仍較為突出。

隨著科技的大力發展以及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運用,通過金融與科技結合,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風控效率,進而用更多的技術手段,打造符合各行各業的金融方案,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正逐漸成為一種大趨勢。

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已成為國內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活力之源。然而,儘管政府一直在積極推動小微金融的發展,但小微企業獲得的金融支持仍然不足。

工信部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33%的中型企業、38.8%的小型企業和40.7%的微型企業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

根據央行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截至一季度末,小微企業貸款需求指數達66.3%,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創2015年二季度以來新高。相較而言,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長期高於大中型企業的貸款需求。

金融科技助力消除小微金融服務“痛點”


分析人士認為,造成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源主要有三點:一是從小微企業自身看,其普遍存在抗風險能力弱、財務不透明、缺乏合格抵押品等問題,難以達到銀行放貸准入門檻;二是從銀行角度來看,小微企業與銀行間信息嚴重不對稱,操作成本高,增加了風險評估難度,銀行對小微金融大多持慎重態度;三是從增信體系看,國內擔保體系建設相對滯後,加上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客觀上加劇了小微融資困境。

對金融業來說,科技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影響重大的變革。金融科技通過新技術、新應用提高了金融業的服務效率與質量,降低了經營成本,改變了傳統金融行業的經營方式,也成為助力小微企業融資的“良藥”。

業內專家認為,金融科技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以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兩大主體為切入點。金融科技一方面賦能金融機構,從系統上幫助其“打通筋脈”;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過多樣化的產品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對症下藥。金融科技藥方的核心在於數據。

金融科技助力消除小微金融服務“痛點”


在賦能金融機構提高風控效率的同時,金融科技也在幫助小微企業挖掘隱形資產,放大其優勢,讓資金方逐步消除對小微企業的刻板印象。

有專家預計,當大數據、決策引擎能夠替代人工,進行規模化信審的時候,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將大幅下降。未來金融科技還將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作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