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轉系統隋強:新三板改革將著力提升融資效能 解決市場「痛點」

股转系统隋强:新三板改革将着力提升融资效能 解决市场“痛点”

8月25日,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在中國新三板發展戰略高層論壇上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具備企業基礎、制度基礎和風險控制能力,要堅持服務中小微企業宗旨不動搖,堅持提升市場融資效能目標不動搖,堅持鞏固新三板市場化制度不動搖。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066家公司在新三板完成股票發行融資,累計發行股票金額達553.57億元。

談及新三板的融資功能,隋強指出,接下來新三板市場發展的首要目標是完善市場融資功能、提升投融資效能,綜合考慮調整一攬子制度,考慮市場流動性對融資制度的配合。他透露,下一步將考慮在新三板小額融資制度的基礎上增加大額融資制度。

股转系统隋强:新三板改革将着力提升融资效能 解决市场“痛点”

新三板具備深化改革三大基礎

“新三板成功的密碼源於中小微企業的活力、根植於遵循證券市場發展一般規律基礎上的制度創新魅力。”隋強表示,新三板歷經5年半快速發展,初期規模積累的任務已經完成,制度設計理念和制度效應得到了檢驗,具備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礎和條件。

在隋強看來,改革基礎源自三方面。

首先新三板具備企業基礎。目前,掛牌公司數量維持在1.1萬家,公司有進有出,但整體分析,全市場的行業結構、公司規模結構織持大致穩定。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範財務信息,持續按要求公開披露信息,信息披露的規範化、透明化和連續化程度不斷提升;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建立“三會一層”公司治理架構,接受主辦券商的持續督導,公司治理水平和規範運作水平顯著提升。

此外,上萬家掛牌企業差異較大,初創企業與成熟企業並存,新興業態與傳統行業互現,個股流動性也存在較大差異,為深入分析和準確把握中小微企業特點和規律提供了豐富的樣本和案例,也為下一步改革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多元化需求積累了經驗。

其次,具備制度基礎。新三板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大背景下設立,既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探索實踐,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成果。隋強認為,新三板現行制度確有不完備之處,但制度理念具有領先性和創新性,整體契合中小微企業的特點和需求。

第三,具備風險控制能力。創新的基礎是風險控制能力。市場建設理念方面,新三板將包容性的掛牌准入與較高的投資者門檻結合,並配以主辦券商推薦和持續督導,形成市場化的遴選約束機制。監管方式上,新三板通過規則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使市場主體“明底線、守規矩”,通過建立執業質量評價公示制度,發揮市場激勵約束機制。市場退出方面,新三板完善了企業摘牌退出機制。

“新三板市場五年來運行平穩,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這既是風險控制能力的反映,也是深化改革的基礎。”隋強總結說。

未來改革方向: “三個不動搖”

“深化新三板改革,市場有需求、制度有空間。”隋強透露,2016年以來就新三板改革的方向路徑有很多建議,經過大量調研,未來改革方向可以總結為“三個不動搖”:堅持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宗旨不動搖;堅持提升市場融資效能的目標不動搖;堅持持續鞏固市場的特色制度不動搖。

股转系统隋强:新三板改革将着力提升融资效能 解决市场“痛点”

堅持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服務

隋強表示,目前,新三板已有萬家公司,服務好這些公司具有很強的帶動示範效應。一方面已積累了一批處於成長期、市場認可度高的優質公司,全市場營收過億元的公司有超過4200家,有近5000家公司最近兩年平均淨利調超過500萬元,有2600多家公司呈現跳躍式高成長,平均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佈達40%和104%。

另一方面,市場有相當一批處於發展早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新經濟企業,據統計符合新經濟特徵的掛牌公司大約有4700家。當然,市場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經營規模小、融資交易不活躍、公眾性不強。

機構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已披露2018年半年度報告的597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中,有19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超過1億元,其中10家屬於創新層企業。聖泉集團、華強方特、合全藥業、麥克韋爾、確成硅化等公司近年來業績連續增長,成長性良好。這些企業主要來自新材料、 軟件信息、環保和文化創意等行業,大部分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新三板改革的出發點任何時候都不能背離中小微企業的需求,這是新三板的初心和使命。”隋強指出,多元差異的特性構成中小微企業群體共性特徵,這需要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資本市場服務。

堅持提升市場融資效能的目標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在中等收入經濟體,融資問題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新三板改革的首要目標是完善市場融資功能,提高投融資對接效率。現行發行制度是新三板建立初期的統一安排,隨著市場發展階段的提升,掛牌公司對差異化的融資制度需求日益強烈,融資制度的靈活性和便利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市場各方普遍反映新三板融資功能還不健全,發行制度單一、精細化程度不足、效率還不夠高。

此外,發行股份作為併購重組支付工具時,受到發行人數和投資者適出性的限制,導致併購重組的效率不高。

隋強認為,新三板要推進融資制度改革,提高融資效能,既要優化現行小額、快速、靈活的定向行機制,進行更為便捷的個性化安排,也要積極應對優質企業大規模融資需求和新經濟企業的獨特製度需求。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共有86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完成869次股票發行,累計融資357.92億元,平均單次融資4118.76萬元,平均發行價格4.87元/股,平均市盈率27.75倍。

今年上半年雖然新三板股票發行融資規模同比雖有所下降,但熱點新興行業、初創未盈利及貧困地區掛牌公司的資本市場獲得感提升,股票發行估值整體平穩;市場併購質量配比更趨合理,上市公司併購新三板公司較為活躍。

“僅僅有融資制度單方面的改革是不夠的,提升市場融資功能還需要進行相關配套制度調整,改善市場流動性,發揮市場交易定價對融資的促進作用。”隋強指出,交易活躍不是新三板所追求的目標,但流動性低迷及其可能引發融資功能退化等一系列負面影響,必須引起重視。

堅持持續鞏固市場的特色制度

談及新三板的特色,隋強指出,新三板首先是證券交易市場,市場基礎性的融資交易功能不可或缺。在融資安排上,新三板建立的靈活多元的持續融資機制就很受市場歡迎,下一步要考慮如何在現行小額融資制度上增加大額融資制度供給,在股票融資的基礎上提供更為豐富的融資品種,如優先股、可轉債等。

此外,新三板建立在主辦券商推薦和持續督導制度上的市場化遴選的束機制,為進一步發揮公司在融資、併購重組上的自主決策提供了可能。同時,新三板建立的多元交易機制可以為不同流動性需求的股票提供交易支持;對於市場大多數的小市值股票,做市制度的效應很好,可以在擴大做市商隊伍、建立做市激勵約束機制方面做進一步探索。

隋強表示,目前新三板積累了一大批優質的新經濟企業,有嚴格的適當性管理做保障,可以在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等股權激勵工具,以及如何適應科技創新公司在發展中保留創始人控制權的需求,做出新的嘗試。

“去年底實施的分層、交易和信息披露制度改革,這是我們以市場分層為抓手統籌推進改革的一次成功嘗試,到達了改革的預期目標。”隋強舉例說。

就新三板下一步的改革,隋強指出需要以市場分層為抓手,著力解決發行融資、併購重組、交易定價、政策銜接等方面的市場“痛點”,全面提升市場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核心功能。

(注:以上觀點為隋強個人觀點,不代表全國股轉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