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老往壞處想,負能量超載!心理師:負面想法才是大腦求生本能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2019年餘額所剩不多,我怎麼甚麼都沒完成!”“身邊朋友都充滿正能量,只有我覺得壓力山大、心情鬱悶?”“我應該要保持正向思考才是,但心裡卻一直有個聲音說:你太樂觀了!還想要這般混著過日子嗎?”你是否經常陷入負面循環,並對於這樣的自己感到羞愧與自責?

往好處想 是無法排解負能量的

老往壞處想,負能量超載!心理師:負面想法才是大腦求生本能

負面想法不會因為「正向思考」而消失。(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PhD in 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目前在美國心理諮商研究所擔任教職,為美國執業心理諮商師(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 LPC),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EMDR受訓治療師(EMDR-trained therapist)、認證家暴/性侵諮商師(Certified Domestic Violence/ Sexual Assault Counselor),以及認證臨床創傷治療師(Certified Clinical Trauma Professional)。在美國工作主要諮商對象為小孩、青少年、大學生、成年人、以及家庭。



今年35歲的傑克,長期以來自尊心低落、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

“我每天都在想,我怎麼這麼糟糕、這麼沒用,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傑克繼續說:“但我知道我不應該有這些想法,我應該想正面的事情就好!”

每次出現負面情緒或想法時,傑克腦中就會出現另一個更大的聲音譴責他:“你不應該這樣想!為什麼你不能努力一點讓這些想法消失?”

這個聲音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媽媽,十幾年前傑克被診斷出有憂鬱症,一直以來,傑克的媽媽不斷勸導他:“

你就是一直往負面想才會得憂鬱症啊,你要多往好處想、多想一些正面的事情才對。”

雖然知道媽媽是關心他,但這些話語更讓傑克覺得會得憂鬱症是“我有問題”、“因為我不夠努力,是我的錯!”

一、負面想法不會因為「正向思考」而消失

傑克的例子並不是少數,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強調正向思考,在網絡上或是社群網站上,你都可以看到許多文章或是貼文告訴你「要正向思考」,好像只要你想正面事情,那些負面想法就會消失了。

當然,能夠保持正向很重要,但是當這個社會太強調「正向思考」時,反而讓許多人不敢表達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就像傑克一樣,認為有負面情緒或想法很羞愧、很自責,這樣的正向思考就可能成為「毒性正能量」(Toxic Positivity)。

傑克每天都花許多時間沉浸在腦中冒出的負面想法、以及掉進「我不應該這樣想!」的自我譴責漩渦中。

我猜想,有許多人就像傑克一樣,對於內心冒出的負面想法充滿挫折和自責、想努力把那些負面想法轉成正向思考。

於是,很多人開始詢問──我要怎麼把那些負面思考轉換成正向思考?

但或許,你可以不用試著去改變想法,而是練習去改變「你」和「想法」之間的關係。而第一步,你可以練習去「覺察」。

二、挫折、失敗、被拒絕時,覺察內心的聲音

一位女性在結束20年的婚姻和一場煎熬的離婚官司後,終於準備好再度展開新戀情,她在網絡上認識一位看起來很不錯的對象,兩個人約在一間酒吧見面,她對於第一次約會非常期待,但就在見面十分鐘後,對方告訴她:“我覺得我們並不適合”,然後就離開了。

這位女性非常難過,於是她打給一位朋友訴苦,電話中朋友說:“不然呢?妳的身材這麼差、又一點都不有趣,妳覺得怎麼會有人會喜歡像妳這麼糟糕的人?”

這是美國心理治療師居伊‧溫克博士(Guy Winch)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的個案例子,當我聽到這裡時,心裡覺得非常驚訝:這位朋友怎麼這麼糟糕、說出這麼慘忍的話?

溫克博士繼續在演講中說:其實,這些話不是朋友說的,而是這位女性對自己說的。

如果你願意去覺察自己內心的聲音──每當遇到挫折、失敗、或是被拒絕時,你內心都會冒出哪些聲音和想法?

三、負面想法是大腦求生存的本能

很多時候,我們內心冒出的想法就像這位女性一樣,不斷告訴自己:“我不夠好”。

會冒出這麼多負面想法也是有原因的,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是「負面取向」,也就是說,大腦會花許多精力在負面的事情上,因為對於大腦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求生存,所以大腦要幫助你準備好面對各種可能的糟糕後果。

這就是為什麼大腦常常會在信息不足時會先跳到負面結論,譬如,當你的好朋友或伴侶沒有回覆訊息,你可能內心冒出的第一個聲音是:“我不夠重要!”出現這些負面想法很正常,我想信每個人都有。

過去這半年多來,我自己在經歷美國大學教職求職,求職是一個充滿未知、等待、與不斷被拒絕的過程,我也觀察到我內心常常會冒出各種負面想法──在尚未收到面試通知前,我的大腦說:“你看吧,你不夠好,所以沒有人要給你面試,你找不到工作!”

每一次面試結束後,我的大腦就會開始重複撥放面試過程中可以做更好的地方,然後告訴我:“你做得不夠好,他們不會錄取你!”

就連拿到工作錄取通知後,我的大腦還不放棄、繼續說服我:“他們之後會跟你說他們做錯決定了,他們其實是要錄取另一位候選人!”

當然,現在回想起這些腦中負面聲音會覺得蠻好笑的,但對於當時正在經歷未知、迷惘、與常常收到拒絕的我,有時候也會相信這些聲音說的內容就是真的,而我要做的是不斷提醒自己──這些想法,就只是「想法」。

四、認清負面想法只是「想法」,不是事實

心理治療中很著名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CBT)提倡:

如果你改變想法,就可以改變情緒和行為。

當然,CBT對一些人很適用、卻也讓一些人覺得很挫折。

譬如,我常常聽到個案說:“我知道這些是非理性想法、我也很努力改變想法、但這些負面想法還是不斷出現!”於是,除了面對負面想法外,這些個案還對於「自己怎麼會這樣想」感到很氣餒、很生氣。

但是,我們不一定要去「改變」想法、或是強迫自己正向思考。

每一次腦中冒出負面想法時,你可以試著練習去「覺察」(Mindfulness)──覺察到「我現在有這樣的想法」。

「覺察」(Mindfulness)是指抱著好奇和不評價的態度,去觀察「這個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天當中我們其實有很多時間是處在「自動駕駛」模式中,並沒有真正去意識到自己現在在幹嘛。

當沒有覺察力時,這些負面想法就和你攪和在一起,你忘記這些聲音就「只是個想法」,你相信這些聲音說的都是真的、是事實。

而當我們擁有覺察力時,就能讓「自己」和「想法」間多出一點距離,讓你可以去「觀察」你的想法。

下次當你腦中冒出負面聲音時,你可以練習去覺察自己正在有這個想法,然後跟自己說──我觀察到我現在有個_______的想法,像是:我現在有個「我不夠好」的想法、我現在有一個「我今天報告的很差,大家一定覺得我很笨」的想法、我現在有一個「沒有人喜歡我」的想法…,然後提醒自己:這些就是想法!

研究顯示,每個人每天平均會有六萬到八萬個想法,而每一個想法,就只是「想法」,不是事實。

你不需要趕走想法或是強迫自己把負面想法轉成正向思考,你可以做的,是練習去改變你和「想法」之間如何相處──去覺察、然後讓你們之間有一點距離,知道「這就只是個想法」,讓想法出現、然後讓它離開。

當然,對於許多童年時期遭遇創傷、疏忽與虐待的人,這些腦內的負面聲音可能會非常強烈,因為很多時候

這些聲音來自你小時候如何理解與內化周遭人對待你的方式,你可能會覺得很難讓自己和想法之間保持一點距離和空間,我都會鼓勵大家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協助,幫助你處理過去創傷議題。

排解負能量,你可以從練習覺察開始

研究顯示,每個人每天平均會有六萬到八萬個想法,而每一個想法,就只是「想法」,不是事實。

不管是情緒或是想法,就是「情緒」和「想法」,這些情緒和想法每天都會來來去去,你不需要對抗它、趕走它、或是改變它,你可以試著去覺察、給予空間讓這些情緒和想法冒出來,然後,讓它離開。

老往壞處想,負能量超載!心理師:負面想法才是大腦求生本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