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春秋諸侯國實力排行!你聽說過春秋十二諸侯嗎?

周平王東遷,開啟了東周時代。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而春秋正是天下紛亂、諸侯爭霸並起的時期。據《史記》記載,周武王分封了八百諸侯,而到了春秋,諸侯兼併逐漸加快,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越發明顯。在天下諸多諸侯當中,自然也湧現了一批競爭的佼佼者。

《史記》中的《十二諸侯年表》,就記載了春秋時期實力、影響力最強的春秋諸侯國,並按照一定理由給予了排位。這些諸侯國分別是:周、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吳。

春秋諸侯國實力排行!你聽說過春秋十二諸侯嗎?

《史記》中關於十二諸侯的排位,是按照“有功論功,無功論爵”的原則進行排序。這些諸侯的排序,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周魯兩國。周是王室,雖然衰微,到《史記》裡已經淪落到被當做諸侯國看待了,但畢竟是王室,名義上是諸侯之主,因此位列第一。而魯,則是因為《史記》尊照孔子的《春秋》而排,對於魯國抱持了一定的敬意,因此排在第二位,否則按魯國的爵位實力影響力,只能是二流諸侯。

2、齊晉秦楚四國。這四國屬於真正的一流諸侯國了。不同於周和魯,這四國是當之無愧的春秋強國,相當於冷戰時期的美蘇兩位超級強國,它們均對天下格局造成過巨大影響,並先後稱霸。齊晉兩國均對周王室做出過巨大貢獻,初始爵位也是較高的侯爵,因此排位靠前。秦爵位較低,伯爵,稱霸也僅是區域性的,但對周王室貢獻較大,因此排在楚國之前。至於楚國,周王室只承認它的子爵,楚國就敢逾越稱王,對周王室從無絲毫敬意,又是蠻夷之國,僅因為楚曾稱霸,影響力和實力較強,才居於四強之末。

春秋諸侯國實力排行!你聽說過春秋十二諸侯嗎?

3、宋衛陳蔡曹鄭燕吳八國。這在八國屬於一流之下的二流諸侯國了。雖是二流,其實都不弱,只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跟前面四強相比也只能是二流了。

整個《十二諸侯年表》中,只有一個公爵國,那就是宋國。宋國不僅爵位高,所處地區是膏腴之地,國都睢陽是天下商品貿易中心,經濟實力極強,軍事也並不弱,不僅曾短暫稱霸,能獨自抗衡楚國的侵略,還組織兩次弭兵之盟,維持了中原地區數十年和平,貢獻和影響力都很大。因此宋國排在二流諸侯之首。

之後的衛陳蔡則是侯爵,曹國則是伯爵。衛國在周平王東遷中貢獻很大,因此排在陳蔡之上。衛陳蔡均是區域性大國,只可惜生在了四戰之地,長年跟隨齊晉楚等國爭奪中原霸權,影響力也是不小。曹國所領皆膏腴之地,國都陶丘也是天下商業中心,可惜周圍均是大國,又惡了晉文公,春秋初期就開始衰落,最後被宋所滅。

接下來是鄭國,鄭國也是伯爵國。可能鄭國排在這個位置是有不少異議的,但誰讓鄭莊公開了個壞頭呢?不僅假借王命肆意攻伐,還搶掠周王室的莊稼,擊敗了周王室討伐軍,將周王室最後的尊嚴踩的粉碎。而且鄭國自鄭莊公之後,就遭受了四十多年的內亂,國勢呈直線下滑,再然後就是不停在晉楚爭霸中做牆頭草,疲於生存。

春秋諸侯國實力排行!你聽說過春秋十二諸侯嗎?

燕國也是伯爵國,春秋時期燕國幾乎沒什麼存在感,但燕國在抗擊北部山戎中貢獻還是較大的,也跟隨過齊國維持中原霸權。最關鍵的是,人家沒啥存在感,卻一直苟到了七雄,這就是最大的成功!

最後是吳國,吳國爵位太低,子爵。而且和楚國一個德行,不僅沒有半點貢獻,還逾越稱王。吳國雖建立了區域性霸權,實力很強,但時間太晚,已經到了春秋末期,影響有限,又是不討人喜歡的蠻夷之國,因此排名最末。

可能細心的讀者應該發現了,《十二諸侯年表》中記述了十四個國家,即便將周排除在外,也有十三個國家。這又是為什麼呢?

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