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春秋诸侯国实力排行!你听说过春秋十二诸侯吗?

周平王东迁,开启了东周时代。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而春秋正是天下纷乱、诸侯争霸并起的时期。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分封了八百诸侯,而到了春秋,诸侯兼并逐渐加快,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越发明显。在天下诸多诸侯当中,自然也涌现了一批竞争的佼佼者。

《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就记载了春秋时期实力、影响力最强的春秋诸侯国,并按照一定理由给予了排位。这些诸侯国分别是: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

春秋诸侯国实力排行!你听说过春秋十二诸侯吗?

《史记》中关于十二诸侯的排位,是按照“有功论功,无功论爵”的原则进行排序。这些诸侯的排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周鲁两国。周是王室,虽然衰微,到《史记》里已经沦落到被当做诸侯国看待了,但毕竟是王室,名义上是诸侯之主,因此位列第一。而鲁,则是因为《史记》尊照孔子的《春秋》而排,对于鲁国抱持了一定的敬意,因此排在第二位,否则按鲁国的爵位实力影响力,只能是二流诸侯。

2、齐晋秦楚四国。这四国属于真正的一流诸侯国了。不同于周和鲁,这四国是当之无愧的春秋强国,相当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位超级强国,它们均对天下格局造成过巨大影响,并先后称霸。齐晋两国均对周王室做出过巨大贡献,初始爵位也是较高的侯爵,因此排位靠前。秦爵位较低,伯爵,称霸也仅是区域性的,但对周王室贡献较大,因此排在楚国之前。至于楚国,周王室只承认它的子爵,楚国就敢逾越称王,对周王室从无丝毫敬意,又是蛮夷之国,仅因为楚曾称霸,影响力和实力较强,才居于四强之末。

春秋诸侯国实力排行!你听说过春秋十二诸侯吗?

3、宋卫陈蔡曹郑燕吴八国。这在八国属于一流之下的二流诸侯国了。虽是二流,其实都不弱,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前面四强相比也只能是二流了。

整个《十二诸侯年表》中,只有一个公爵国,那就是宋国。宋国不仅爵位高,所处地区是膏腴之地,国都睢阳是天下商品贸易中心,经济实力极强,军事也并不弱,不仅曾短暂称霸,能独自抗衡楚国的侵略,还组织两次弭兵之盟,维持了中原地区数十年和平,贡献和影响力都很大。因此宋国排在二流诸侯之首。

之后的卫陈蔡则是侯爵,曹国则是伯爵。卫国在周平王东迁中贡献很大,因此排在陈蔡之上。卫陈蔡均是区域性大国,只可惜生在了四战之地,长年跟随齐晋楚等国争夺中原霸权,影响力也是不小。曹国所领皆膏腴之地,国都陶丘也是天下商业中心,可惜周围均是大国,又恶了晋文公,春秋初期就开始衰落,最后被宋所灭。

接下来是郑国,郑国也是伯爵国。可能郑国排在这个位置是有不少异议的,但谁让郑庄公开了个坏头呢?不仅假借王命肆意攻伐,还抢掠周王室的庄稼,击败了周王室讨伐军,将周王室最后的尊严踩的粉碎。而且郑国自郑庄公之后,就遭受了四十多年的内乱,国势呈直线下滑,再然后就是不停在晋楚争霸中做墙头草,疲于生存。

春秋诸侯国实力排行!你听说过春秋十二诸侯吗?

燕国也是伯爵国,春秋时期燕国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但燕国在抗击北部山戎中贡献还是较大的,也跟随过齐国维持中原霸权。最关键的是,人家没啥存在感,却一直苟到了七雄,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最后是吴国,吴国爵位太低,子爵。而且和楚国一个德行,不仅没有半点贡献,还逾越称王。吴国虽建立了区域性霸权,实力很强,但时间太晚,已经到了春秋末期,影响有限,又是不讨人喜欢的蛮夷之国,因此排名最末。

可能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了,《十二诸侯年表》中记述了十四个国家,即便将周排除在外,也有十三个国家。这又是为什么呢?

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