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春秋》之民生观|论德才与创业

夜谈 《春秋》之民生观

春秋时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不仅战乱纷飞,也道德横流。可以力胜,可以智取,也可以站在道德的高点上解决祚胄问题,可谓奇葩。之所以如此,看了部分史书后,明白了,那是一个价值观和世界观错乱复杂的时期,旧的没有取缔,新的没有建立,因而信啥的都有,可谓三观混乱。周朝建立之初,大家都是一个爹生的,所以建立了很多富有道义亲情的规矩。很快,兄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了,有的发达了,有的没落了,能拿的就这么多,于是重新开始新的争夺奋斗。和我们现在公司的创立有点类似,开始时勠力同心,后来各怀鬼胎。作为兄弟时重伤(伤害已经受伤的人)、擒二毛(伤害老年人)是不允许的,但作为对手那就杀无赦。《春秋》就是一部讲解一伙兄弟一起创业,相互歃血盟誓,创业成功,上市,哈哈哈哈……发达了,发达了,王老五发达了……于是大老婆一个,小老婆一堆,孩子都得亲子鉴定,财产分配成问题了,然后根据各个风投阶段的不同合同进行斗智斗勇的故事。不同阶段看似很简单,但合同的复杂程度在于没有统一的法律!周朝上下八百年,按美国历史算,不知道换了多少总统,发了多少总统令;变更了多少国会,产生了多少法律条文。所以这个打官司兼械斗的过程可谓精彩纷呈,大片中的大片。美国那点破事也就一碟小菜,丫,看村里的戏都比美国历史精彩。

但不管多少破事,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所重视的是什么呢?

《左传》中有很多关于神、君、民、祭祀的各种论述,但大都围绕德进行讨论。现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观点做些比较。

其中一个很有特色的是宫之奇对神的论述(见《宫之奇谏假道》)。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和另一篇《毂梁传》中的《虞师晋师灭夏阳》一起看,这两篇文章说的是同一个事情,只不过主角和角度不同。古人对人和事的透彻理解让我们汗颜,可谓战略战术心计炉火纯青。对我们今天看人看事也会有所教益。

下面是《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一段。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用今天的话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人所信仰的鬼神,并不会固定的和某一个人特别亲近或给予其保护,神所信赖的人只是有德的人。

二、 鬼神喜欢给他供奉的人,并且鬼神接受任何人的供奉,吃了就吃了,不管有没有帮你忙,都不会吐出来。也就是我吃了供奉,我会护佑他,不在乎他的过去,也不会保佑他的将来,如果没有护佑他也很正常。

三、 鬼神心里很明白,能够拿出供奉的人,最终只有一种,就是那些能够生产出更多粮食的人,所以,他会护佑那些供给更多供奉的人。

四、 能够获得更多粮食的人,一定是有德之人,也就是那些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重视民和并能够获得更多粮食的人。如果民不和,就不会有生产,就不会有更多的粮食,他的德也应该有问题了,所以,也就不会护佑他了。

五、 没有必要刻意讨好神,做好自己就是对神灵最好的供奉。因为只有做好自己才会有余财供奉给神灵。

总体来说,就是有德,才会民和,才有民生,才有粮食供奉。反之,就不会有粮食。所以,神会享用任何供奉。纵观整个周朝,也确实如此,只有富强民和了,才会有像样的祭祀。整个中国历史也基本如此,如论朝代如何更替,神所护佑的都是促进生产的那些人,虽然偶尔会有倒退,但终究是向前发展。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天道反复,但不会不来。民生就是一个统治者的德行表现,你再傲娇,也逃离不了这张要吃饭的嘴,填饱这张嘴就得有粮食,要粮食就得有人种,要种地就得有饭吃。古人的德行思想简单实用,不带忽悠。

这几年,各种心灵鸡汤火热,尤其是所谓的成功学更是将人脉关系吹成几近万能。前几年的各类培训班,其实也就是所谓的人脉(资源整合)班,集资班,资本运作班。后来很多人资本运作没有成功,倒是看不上实体经济了。历练了的人,都知道,能够和你合作并给你带来好处的,除了你的至亲,只有可以给合作方创造价值的合作才会成功。即使至亲自己没能耐也会有吃完的那一天。想着有了一个个社交圈,就能干成事情的人,乘早还是歇歇,喝杯茶算了。所谓的神,也就是人,每个人心里记住的都是那个可以给自己带来香火的人,你和他的关系怎样,就在于香火旺不旺,你以前给了多少香火,现在不给了,也许很快就忘了。各安天命,“神其能吐之呼”!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德与才才是最重要的,有德,做人过得去,周边敌人自然少,朋友也就会增多,合作起来就会更方便。有才,才能把土地变成粮食。将时间放在维护人脉上,不如提升自己的德行,增加自身技能。所谓德才即人脉。

天道有常,厚德载物。敬畏之心长存,理想之光不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