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好多人說房價在跌,可為何有地方還漲得很高呢?

綠葉237685690


用一句專業術語來形容就是“漲跌互現”,期望房價跌的呼聲是很高的,厭惡房價漲的聲音也同樣很多,每當有新聞說哪裡的房價漲了,評論多是憤怒的多。如果新聞說某地房價跌了,那麼留言是一片歡呼聲,甚至時不時傳出:房價大跌的勁爆標題。最近這兩年房價總體是上漲的,不過局部地區有房價下跌的情況,畢竟中國有300個地級市,兩三千個區縣,不可能走勢都是完全一致的,在節奏上總會有時間差。

1、房價跌的區域有哪些?

依靠核心城市的益處效應短時間內房價大幅上漲的,當限購政策來到,購房熱情下降的時候,這個區域的房價就會回落,那些在高點買入的自然就是高位接盤了,要等到再次回到高峰也許需要的世界5年都不止了。

這樣的區域主要是一線城市周邊居多,比如北京的門頭溝,在2015年3月的時候當地均價也只有2萬元,此後一年多都是在緩慢上漲的趨勢,但是我們都知道在2015年和2016年北京的核心區域的房價大漲,北京全部區域的房價均價從2015年的3.7萬/平米上漲到2017年3月份6萬/平米,北京核心地區被限購後,城區內的購買力只能往周邊流動,而且核心區域的房價此前大漲,更加顯得周邊區域房價的“反差”。

2017年西城區房子均價13萬/平米,東城區房價12萬/平米,海淀區9.5萬/平米,朝陽區8萬/平米。

門頭溝的房價從2016年6月份的2.5萬/平米在10個月的時間內,也就是到2017年4月份漲到了5.5萬/平米,門頭溝在10個月的時間內房價上漲超過1倍,這種短期內的巨大漲幅完全是由於核心區域房價大漲,導致的“價格窪地”,而一旦主城區房子限購以後必然會導致購房需求從主城區轉移到這些周邊的“價格窪地”,短期內會有種非理性的“流動”,但是這些區域的交通並不方便,所以真正來此居住的人口並沒有想象中的多,當這波“流動”結束後,短期內衝高的房價也隨之回落!

當前門頭溝的房子均價已經降至4萬/平米,跌了1.5萬/平米,平均跌幅達到了27%,這個跌幅不可謂不大啊。個別樓盤跌幅超過40%的情況可能都存在,如果是100平米的房子,巔峰時期550萬,現在已經跌去了200萬了。

但是反觀主城區的房子,西城區目前的房價是12萬/平米,相比2017年的巔峰時期跌了將近8%;東城區目前的房價是10萬/平米,相比2017年的高點跌去了13%;海淀區的房價目前是9萬/平米,相比2017年的高點跌了4%。

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在整體房價微跌的情況下,局部地區也可能出現大跌的情況。這種城市都可以歸結為全國核心城市或者是區域核心城市的房價在短期內大漲,然後主城區被限購,導致周邊的房價成了“價格窪地”,購房需求被轉移,於是紛紛流入到周邊的窪地去購房,但是交通不方便,並沒有多少實際的居住,所以在這種短期效應助漲後,也很容易造成房價回落。

2、全國總體來講房價還是上漲的居多

根據全國統計局的數據,截止2019年8月份累計商品房銷售額是9.54萬億,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是10.2億平米,那麼商品房均價就是9353元/平米,而去年同期價格是8722元/平米,而2018年全年的均價是8736元/平米。這些數據都表明從全國的均價來講2019年的房價依然是下跌的。


下圖是統計局公佈的2019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和7月份相比住宅銷售價格指數下跌的城市有10個,其餘60個城市都是上漲的。和2018年同期相比,住宅銷售價格指數下跌的城市有0個,也就是70個城市和2018年8月相比價格都是上漲的,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大理和呼和浩特,漲幅為21%和19.5%。


下面我們再看二手房價格的變化情況,下圖是統計局剛剛公佈的2019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其中和7月相比下降的城市有19個,剩餘51個城市是上漲的;而和2018年8月份相比,價格下跌的城市有20個,其餘50個城市都是上漲的。而和2018年8月的同期相比,價格下跌的城市有7個。所以大部分城市的價格還是在上漲的。

不過有一個現象:環比下降的城市在增多,未來房價的走勢還是平穩或者穩中微漲是主要的趨勢。


壹號股權


最近似乎全國的樓市都已經成為最危險的一個領域,整個大環境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國的樓市已經涼涼,無論是炒房客、開發商還是中介日子都過的異常艱苦,並且每天都有開發商樓盤降價甩賣、中介門店倒閉的消息,而實際了,還是有部分城市房價還在漲,為什麼會有看似相互矛盾的現象出現呢,那房價到底是在漲還是會跌呢?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1.國家政策的誤解

網上說的房價在降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國家政府出臺限購,限貸,調整公積金貸款利率,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儘量以實物安置等政策,充分體現證明了政府對調控房價的決心,堅持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原則,但是大家不要誤解,調控房價,可不是說要降房價,調控房價只是讓房價更趨向理性化,市場化。更何況這些政策直接反應在房價上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調控”真實存在,“房價”受到影響,但房價的高低最終還是由交易時各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


2.開發商的伎倆

開發商用精裝修捆綁銷售,實際的購房成本並不是簡單的房子總價乘以30%,因為限價的原因,開發商自然不願意賠錢或少賺錢,於是開始在裝修時提高溢價,800元每平米的裝修也敢對外報說是每平米3000元的裝修標準,還有比如說一個項目本來標價應該是每平米兩萬元,可是他們卻以最便宜的垃圾戶型、或者頂層以及底層的價格為報價,結果你到售樓部發現多數人購買的時候感覺都會比公開的均價要高不少,一平米多個幾百塊很正常。


所以你看到網上在傳的沸沸揚揚房價下降,或許事實上你生活的卻沒有下降或者說是下降的並不多,但是政府對房價的調控決心是堅定的,房價只會在穩定中趨向理性。


天涯浪人


大家好,2020已經過完兩週了,春節也即將來臨,還沒有買房的朋友,如果打算在2020年買房,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房價

如今動輒幾十上百萬一套房子,每平方米500元的漲跌,都是很大一筆支出,因此,無論什麼時候買房,購房者最關心的首先是房價,畢竟誰家的錢都是大風颳來的。

2020年房價會如何走,每個購房者都很關心。目前各方對2020房價走勢的預測都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或是先抑後穩,或是穩中有降。在2019年底的幾次會議上,對於房價,高層強調最多的就是“穩”。由此可見,今年房價不會有大的起伏。

“房住不炒”依然是2020年樓市調控的主基調,這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算是一個福音,在房價漲幅收窄而且進一步趨於穩定的情況下,買房可以隨時上車,不用太過擔心房價漲跌,當然剛需擔心也沒用,因為剛需迫於各種不得不的理由而買房,他們是最弱勢的購房群體。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表明了高層繼續抑制投機炒房行為的決心。銀保監會年初打響的“第一槍”,也明確表示要繼續加強對違規流入樓市資金的監管。因此,如果是出於投資目的而買房,2020年或許沒必要把資金投入樓市了,股市、黃金等理財渠道可能更適合投資。

二、小區配套和房屋物理屬性

無論房價漲跌如何,只要有買房的打算,那就必須要謹慎仔細地選房。

1、小區配套

地段、交通、教育、醫療、商超、銀行等,都屬於買房需要考慮的範圍,小區地理位置和周邊配套,對於購房者而言非常重要。

當然,小區內部配套也同樣重要。物業、小區環境、小區安保、樓間距、容積率等小區內部情況,在買房時也要留心。

2、房屋物理屬性

房子自身的物理屬性,會影響購房者的居住舒適度。採光、通風、樓層、朝向、戶型、梯戶比、得房率等都需要仔細選擇。

三、新房和二手房

除了上述兩條需要注意的以外,購房者因為自己喜好或需求的不同,有的會選擇買新房,有的會選擇二手房。這其中還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1、新房

購買新房,首先要看開發商是否“五證齊全”,以防遇到買房後房產證辦不下來或無法接房的情況;其次,簽訂購房合同時,要仔細閱讀所有條款,包括附加協議;最後,接房時要仔細檢查房屋內部質量,是否有漏水等現象,如果是精裝房,還要檢查裝修質量。

2、二手房

購買二手房,首先要確定房屋產權,核實房屋是否有抵押,賣方是否業主本人;其次,還是房屋質量,因此要實地看房,仔細檢查房屋內部情況;最後,簽訂二手房交易合同時,也要仔細閱讀所有內容,謹防掉入“購房陷阱”。

綜上所述,買房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本文只提到了其中一部分,但願對朋友們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都能在2020年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子。


版納旅居之家


有人說房價要漲,有人說房價要跌,說明站的角度不一樣,打的小算盤也不一樣。盼著房價大漲的,自然是投資買房的,盼著房價暴跌的,一般也是買不起房的。

好比股市,有人說股市要漲,有人說股市要跌。滿倉的盼漲,空倉的盼跌。不過股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跌的,而房價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漲的。兩者關係非常微妙,所以說,人生總是有三大幻覺:股市要漲,房價要跌,TA還愛我!

言歸正傳,房價要漲還是要跌呢?對於未來的事情,沒有人敢說自己一定有未來眼,我們只能說各抒己見,然後自己思考。我認為未來房價整體既不會漲,也不會跌,步入至少五年的整體橫盤期。

理由有三:

一是高房價缺乏真實購買力支撐。

目前房價整體較高,與居民收入不匹配,真實需求難以支撐高房價,對於很多人來說,想買房,但是買不了,只是有心無力。房價繼續漲,更買不起,那就缺乏真實購買力支撐,但如果房價跌了呢,有一批人借一借、攢一攢能交個首付就會買,從而使得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

二是房地產對其他行業擠佔效應。

雖然帶動了基建、建材等行業的發展,但對資金的吸納作用太強,以致於房地產行業聚集的投資對其他行業帶來的擠佔效應開始超過了其正面帶動效應,導致經濟結構出現失衡,不利於經濟長期的持續的保持高質量增長,未來從監管層面來說,抑制高房價是必然的,但如果房價大跌,帶來的負面效應也不容小視,所以還是求穩。

三是高房價對居民消費佔用太大。

大家都知道,前三十年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工業化的推動,但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種種挑戰就來了,比如說出口太過強勢必然產生摩擦,出口受限又反過來影響投資,這個階段消費驅動力重要性就需要提升,但大家的錢都全在房子上或正準備轉到房子上,哪裡有錢消費?所以未來抑制高房價將是一件持續的大事情。

因此,未來的房價整體不太可能繼續像過去一樣出現持續性的快速上漲,在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更多的會保持橫盤走勢。當然,這是大勢。大勢中又有區別,有些地方會漲,有些地方會跌,這是結構性的分化。


小v房


說房價在降,分幾種情況,

1.普遍下降,象廈門、燕郊等少數地方。

2.某些樓盤下降,象杭州、廣州、青島、濟南等部分城市。

3.某些開發商搞促銷活動搶資金回籠。

4.某些開發商、中介、媒體、炒房客等房地產利益鏈向社會發出的叫苦的聲音,他們渲染房價跌多了,調控已經到位了,希望政策鬆動,這樣市場就會出現調整到位、將要報復性上漲的預期。

有些地方還在上漲,都是補漲的中小城市,它們不能代表樓市走向。


無語石1


漲有漲的道理 跌有跌的理由 國家不希望房價持續性上漲 目前壓制房價 但是房企要生存和發展吧 這幾年各有各的招 目前全國從中央到地方都是發展生產力 普及城鎮化 有些三線或是四線城市在衝擊從二線和三線城市過程中 房價保不齊還得上漲 城市的基礎建設上去了 前兩天深圳的外國語學校發佈消息說招聘的三十位老師中有二十多位都是剛從清華北大的應屆本科和碩士畢業生中招聘過來的 這個學校周圍的房價立馬漲了百分之三十 所以房子在未來講究的是位置和資源 這是毋庸置疑的 大夥要總是拿鶴崗的那個新聞想象房價這幾年必須跌一半 我們小老百姓也是呵呵了 剛需的還得買 咱們又不炒房 只需要買房時多考慮位置和資源就可以了


s凌o亂s


首先我就不認可房價要跌這個判斷,因為雖然個別城市和個別地區,因為之前的過度建設導致房價有比較大的回調空間,但是整體房市而言,現在進入的拐點並不是房價下跌,而是從之前的快速上漲轉為相對平緩。

其次,不同城市不同地區對於房價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房價和經濟的關聯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房價的上漲和下跌也是不一樣的。

第一點要說的是房價是相對割裂的,市場不可轉移性非常明顯,比如北京天津咫尺之遙,房價就是割裂的完全不同的兩個市場,因此北京的房價很難影響到天津,天津的房價也很難影響到北京,除非是被高鐵連接著的地區,比如天津車站附近。

即使是在北京一個城市之內,二環以內的房價和六環以外的房價也是完全割裂的,六環以外就算供過於求,房價大幅度下跌,二環以內仍然是供不應求,因為大家都更希望買到地段更好,房型更好的房子,而不會因為劣質房價格下跌就降低了對高質量房屋購買的慾望。

放眼全國整體方式雖然保持相對平穩的步調,但是不同的城市房價對於經濟的貢獻是不一樣的,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房價的高漲已經對經濟有了擠出效應,因此政府對於房價進行過多的管制和調控是正當的,但是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地方上仍然需要房地產的發展來促進經濟建設,因此對於房價,顯然要減少抑制措施,放開手腳。

而對於不同城市的房價來說,要看一當地的經濟發展前景,二當地的人口流入速度三當地政策對於房價的意志。那3點決定了房價是漲還是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諮詢師天生


因為好的房子保值能力都很強!

雖然說房子都是一堆鋼筋水泥堆起來的商品,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實際上房子本身卻並不是靠這一對鋼筋水泥賣錢,畢竟就算再貴的鋼筋水泥能賣幾個錢?房價大頭還是聚集在房子的附加價值上,例如教育、醫療、自然環境、交通等。所以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那些還在漲價的房子都是一些擁有優質稀缺資源的房子。

例如前段時間市場上比較火熱的金庸先生出售的杭州別墅一樣,當初1400多萬購買的豪宅,到了現在依舊能賣出6800多萬的價格,就是因為房子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資源,面朝錢塘江,背靠大青山,自然環境優美。

而且除了這一個原因之外,之所以現在市場上還有房價上漲的地方,主要是因為現在市場上的房價的確在慢慢上漲!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平均房價上漲了10.7%,這樣的上漲幅度已經比較誇張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城市房價出現上漲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那麼為什麼明明房價在上漲,卻很多人說房價下跌呢?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大家喜歡看見房價下跌。樓市過去二十多年裡,房價不斷上漲,大多數居民因為房價上漲而買不起房子,或者需要承受巨大壓力才能買得起房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希望房價能跌倒一個相對正常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出現房價下跌消息之後會迅速擴散的原因。就像現在一樣,只要一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了下跌,那麼這個消息就會馬上被各大媒體報道,迅速成為熱點話題。

只要那些房價還在上漲的城市,自然就會被媒體所忽視,畢竟現在國家整體要求是樓市保持穩定,堅決抑制房價上漲。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肯定也不願意報道房價上漲的消息。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部分房子的確在漲價,而且媒體也不願意大家知道房價上漲,所以市場上到處就都是房價下跌的消息了。


樓盤網


問:為什麼有人說房價在降,但其實有些地方房價在漲?

所謂市場經濟社會,就是隨行就市,市場是變化多端,變化莫測的,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市場行情很多,別的地方昨天是陰雨天,你這裡是晴朗天,今天你這裡是陰雨天,別的地方可能天放晴了。市場猶天,天變化無常,價浮動不定。

關於價格,有一點我們當記住,有市才有價,價隨市場動,比如房市,你不能眼光盯著別的地方漲或跌了,這或許對你那市場有影響,但還沒影響到你那去,其畢竟不是你那市場,你要關注的重點是本地市場,這樣才能把握機會。還要記住的一點是,價不是一成不變的變的,有市價也有時價,還有實價,這就看你的溝通能力了。

我認為中國房地產熱,有開發商們開展圈錢運動的特性,哪裡冷下去他們就會讓哪裡熱起來。他們要幫助把市場搞繁榮,以達到全民致富,你住的房子價越高,有認認為身價就越高。社會在發展,眼當向前看。


楚人一丁


買房就是買心安,心不安沒人敢買!

中國房價已到了讓民眾無法承受的地步,再進一步是萬丈深淵,只有往後退還有生路。

過去有銀行寬鬆的貸款,優惠的利息支持,民眾才能買的起房,房價才獲得支撐。

現在國家不允許炒房,銀行就不敢貸款給炒房者,炒房者就無法炒高房價,而會選擇落袋為安,才導致房價下跌。

只要炒房者退出,房地產就回歸理智,交給市場選擇。

現在買房的都是剛需,沒有炒房者了,市場迴歸理性了,有漲有跌很正常。

漲的多的城市肯定下跌,比如北上廣深廈,漲的少的有可能上漲,可也不敢亂漲。

好比股票市場,不可能全綠,總有一兩隻紅股點綴。

房地產市場也如此,下降概率高於90%,就可以說行情不好,投資有風險。

買房就是買心安,心不安就不要買,否則後悔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