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私募基金首被金穩會“提名”,中小銀行改革仍為重點

私募基金首被金穩會“提名”,中小銀行改革仍為重點

在1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第十次會議上,有兩大類市場主體被“提名”,一是已多次出現的中小銀行,二是首次被提及的私募基金。

據中國政府網28日晚間公告,金穩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多渠道增強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資本實力,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和中小銀行改革,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今年包商銀行因嚴重信用風險被接管一事,折射出國內中小銀行野蠻生長問題,中小銀行頻頻被金融監管點名。一位私募業研究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私募行業今年在市場宣傳、科創打新方面有不少捅婁子的案例,近期監管也在私募基金登記、“偽私募”出清等方面出拳,此次金穩會點名私募基金,可能未來行業的運作運營、合規風控等方面都會有更明確嚴格的規定。

中小銀行連續第三次被提及

改革和增強資本實力為重點

金穩會第十次會議指出,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市場秩序好轉,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金融風險,根本上要靠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前期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措施取得明顯成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支持了經濟平穩運行。下一步要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注重在改革發展中化解風險。

會議第三度點名中小銀行。金穩會稱,要多渠道增強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資本實力,同時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和中小銀行改革。在第九次會議約千字公告中,“中小銀行”出現7次;第八次金穩會會議公告中,“中小銀行”也出現2次。

據11月25日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目前國內中小銀行已達4000餘家,發展能力總體較好,風險可控。但從金融機構評級來看,中小銀行評級分化明顯,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整體評級墊底。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央行將持續關注中小銀行流動性狀況,加強市場監測,不斷加大對中小銀行的政策支持,推動中小銀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高風險防控水平。報告同時提出,將積極探索以存款保險為平臺,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金融機構退出機制。

首提私募基金

將引導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金穩會第十次會議在下一階段突出問題導向方面還提到,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規範健康發展,這是私募基金首次被提及。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的數據,截至2019年9月底,全國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4399家,管理基金79720只,管理規模13.40萬億元。私募行業已成為我國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行業“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的頑疾仍未根治,亂象屢禁不止,問題風險頻發。

“此次金穩會點名私募基金,或和點名中小銀行一個思路,都是看到市場冒頭的風險,所以發出規範信號。” 一位私募行業研究員對新京報記者舉例稱,今年私募在市場宣傳、科創打新方面有不少捅婁子的案例。

公開報道顯示,在參與網下申購時,有私募機構出現超規模申購科創板新股的違規行為。今年7月,中證協將29傢俬募機構旗下139只涉違規行為的私募產品列入網下打新限制名單,受限時間少則半年,多則一年。

對私募基金的整肅不止於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近日發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首次明確非金融機構、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在註冊名稱和經營範圍中原則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字樣。不久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座談會,也明確提出“堅持行業定位,逐步出清’偽私募’”,倡導“堅持刀刃向內,切實改進登記備案工作”。

北京證監局11月27日表示,私募行業風險今年以來不斷顯現,高管人員失聯跑路、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傳導、以私募名義從事非法集資等事件時有發生,北京證監局已於7月面向全轄區4000餘家管理人啟動年度自查工作,助力出清“偽私募”,加強分類監管信息基礎。

上述研究員表示,可能監管不僅是在清除偽私募方面要開展工作,在私募具體的運作運營、合規風控、市場宣傳方面都會有更明確嚴格的規定。監管做好去劣的工作,市場第三方做取優的工作,分工明確,最大可能幫助潛在投資人選擇優質私募投顧。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